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61例胃粘膜球样异型增生的石蜡连续切片进行了观察,详细地描述了球样异型增生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把不同程度的球样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等级。描述了典型的Ⅲ级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可突破腺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形成初发癌灶;并通过Gordon Sweet氏染色示显了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向间质浸润,破坏基底膜瞬时图像。通过对61例球样异型增生和51例印戒细胞癌病人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的分析,发现两类病例女性病人的平均年龄均较男性提早10年。最后得出球样异型增生可能是印戒细胞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球样异型增生细胞的癌前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粘膜球样异型增生细胞的癌前意义潘彦珞王新允张乃鑫林建韶赵风喜李薇赵天茹郑海燕有关弥漫型胃癌特别是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研究尚少。有学者认为胃印戒细胞癌常伴有一种特殊形态的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globoiddysplasia,GD)。我们应用组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43例球样异型增生和印戒细胞癌的细胞粘液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两类细胞所含三种类型粘液(中性粘蛋白,唾液酸粘蛋白和硫酸粘蛋白)的百分比非常相近,提示两者关系密切。所出现的酸性粘蛋白,尤其硫酸粘蛋白是胃上皮细胞去分化后异常功能的结果。Ⅰ型球样异型增生所含粘液以中性粘液为主;Ⅱ型以酸性粘液为主。球样异型增生细胞中癌胚抗原阳性物质的量(ABC法)随其异型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其在细胞内分布形式与印戒细胞癌细胞有同样特点。分析认为,球样异型增生细胞的粘液种类可做为分型的参考指标,癌胚抗原含量的多少可以做为分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分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在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进行分级时,应首先考虑其类型的不同。因为不同类型的异型增生,不但其组织发生不同,甚至其性质亦异。作者将152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类型:腺瘤型异型增生多为隆起样病灶,异型增生发生在粘膜浅层,为肿瘤性质的病变;隐窝型异型增生起始于肠化生腺管部隐窝水平,是一种非肿瘤性质的病变。文内对这两型异型增生的组织发生进行了探讨;再生型异型增生虽然多是一过性可逆性病变,但也有少数呈现较重度者,并有发生癌变的病例。本文也对目前文献中所使用的有关名称进行了对证,以期有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合理名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某些胃部疾病,包括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肠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慢性胃溃疡,巨肥厚性胃炎和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易患癌症。根据组织学变化,胃上皮异型增生的存在与否似乎是发生胃癌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胃粘膜尤其是活检标本上发现异型增生是非常重要的,它除提醒人们注意有胄癌共存的  相似文献   

6.
<正> 胃粘膜异型增生指胃粘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现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由于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病变而受到重视。然而迄今为止,异型增生的诊断和分级主要通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异型性而作出的判断,尚缺少客观的定量或定性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132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例,分为腺瘤型、隐窝型和再生型;并分为轻、中、重三级及可疑癌,其中腺瘤型44例,隐窝型43例,再生型45例,轻度异型增生47例,中度异型增生49例,重度异型增生32例,可疑癌4例。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复习,发现该病变高发年龄组为60岁年龄组,平均56.4岁,且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发病平均年龄增大,高发年龄组后移;患病男女比例为2.57:1;病变部位主要是胃窦部(占77.5%),胃底喷门少见。粘液组化染色发现随病变程度加重,细胞浆内粘液含量逐渐减少,在重度异型增生细胞浆内含量极少,主要位于近细胞游离缘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28例各种类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病理切片的复查,发现并详细地描述了不同类型异型增生腺管和上皮细胞癌变的初发点(Start point)。其形态有的是从再生腺管的腺颈部或底部以“发芽”形式,向质内浸润并分枝生长;有的是从再生腺管基底膜向侧方的间质浸润。从再生的胃上皮型异型腺管所出现的癌变多为低分化型腺癌;从肠上皮型异型腺管所发生的癌变则为高分化型腺癌。强调了胃粘膜再生性异型增生有些具有癌前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粘膜细胞内叶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胃镜取活组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 3 0例、胃癌癌前状态 3 8例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1 8例 ,中度非典型增生 2 0例 )、正常胃粘膜 3 0例 ,测定以上组织中叶酸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细胞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细胞和癌前状态细胞 ,而癌前状态细胞内叶酸水平又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细胞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内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胃粘膜细胞内叶酸水平从正常胃粘膜到胃癌癌前状态及胃癌呈依次性递减 ,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内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粘液组化及PCNA表达在胃粘膜肠化、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意义张金玲,张祥盛(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淄博市255400滨州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关键词粘液组化;胃病变;PCNA;免疫组化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大肠型化生,可发生异型增生及癌变。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与胃粘膜异型增生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内早期癌及进展期胃癌进行病理学对比观察、分析。结果 发现胃粘膜异型增生的Ⅰ、Ⅱ两种类型的细胞形态、演变过程及与胃癌生长方式等各有所不同。结论Ⅰ型异型增生发展较缓慢,形态特点突出,与膨胀型生长胃癌有关,而Ⅱ型异型增生发展较快,与浸润型胃癌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对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的ABC法检查了38例胃癌和28例胃癌前期病变及22例正常胃粘膜。观察结果表明,GST-π阳性物质为棕色,分布于细胞浆内,根据其在细胞内分布的特点可分为胞质型、周边型、分泌型和印戒型。胃腺癌组织中GST-π的阳性率可达95%以上,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阳性率分别达100%和85%,且活性高,但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低,而且活性也低。作者认为GST-π可作为人类胃癌和胃癌前期病变的新的标志酶。  相似文献   

13.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观察52例不同类型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11例中重度异型增生、30例胃窦癌及4例正常胎儿胃粘膜和20例正常胃粘膜AgNOR量的变化,发现Ⅲ型肠化生AgNOR计数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生(P<0.05)。从正常胃粘膜上皮,经肠上皮化生到中重度异型增生到胃癌,AgNOR计数随细胞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各组间均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Ⅲ型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较高AgNOR计数的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4.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9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学者用幽门螺杆菌培养液诱癌和促癌研究发现,浓缩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液(称CHC S)喂大鼠结果大鼠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毒素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乃至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循此,我们有计划地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病例进行追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上皮异型增生并结肠及小肠性化生组织中PCNA、Cdk4和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结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27例,高度异型增生17例)和51例小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42例,高度异型增生9例)胃活检组织中PCNA、Cdk4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PCNA、Cdk4和Survivin蛋白在胃上皮异型增生并结肠性化生与小肠性化生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间PC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dk4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NA、Cdk4和Survivin基因的改变不仅与肠上皮化生的类型有关,而且与胃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密切相关。PCNA、Cdk4和Survivin蛋白可作为判断胃异型增生上皮并肠上皮化生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胃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并不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CNA、P53蛋白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结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27例,高度异型增生17例)和51例小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42例,高度异型增生9例)胃活检组织中PC—NA、P53蛋白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PCNA、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胃上皮异型增生并结肠性化生与小肠性化生间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间PCNA、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CNA、P53和Survivin基因的改变不仅与肠上皮化生的类型有关,而且与胃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密切相关。PCNA、P53和Survivin蛋白可作为判断胃异型增生上皮并肠上皮化生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与幽门弯曲菌检出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E、Gram、吖啶橙荧光染色及Warthin-Starry镀银技术,观察分析了50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活检标本的胃幽门弯曲菌的检出情况。31例标本做了幽门弯曲菌的培养。结果表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之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与对照组胃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再生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之幽门弯曲菌检出率与隐窝型之检出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再生型异型增生可能与胃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上皮异型增生并结肠及小肠性化生组织中PCNA、Cdk4和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结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27例,高度异型增生17例)和51例小肠性化生(其中低度异型增生42例,高度异型增生9例)胃活检组织中PCNA、Cdk4和Surdvin的表达。结果PCNA、Cdk4和Surdvin蛋白在胃上皮异型增生并结肠性化生与小肠性化生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间PCNA和Surdvin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dk4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NA、Cdk4和Surdvin基因的改变不仅与肠上皮化生的类型有关,而且与胃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密切相关.PCNA、Cdk4和Surdvin蛋白可作为判断胃异型增生上皮并肠上皮化生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粘膜癌变过程中bc1- 2、p53 和Rb的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0例胃癌 ,18例癌旁肠化生 ,7例癌旁轻中度异型增生及 9例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bc1- 2、p53 和Rb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上皮增殖带干细胞区bc1- 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 ,异性增生病变中 ,bcl- 2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肠化生病变和正常胃粘膜上皮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表达减少 ,p53 蛋白和Rb蛋白仅在重度异型增生病变和胃癌组织中表达。结论 bcl-2蛋白的表达主要是在胃癌的启动和促进阶段起作用 ,而在已具有恶性表型的细胞中不起关键作用。p53 和Rb基因的改变可能发生在胃粘膜癌变的较后期阶段 ,使胃癌的细胞凋亡受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两型肠上皮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我国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35~64岁的居民3401人进行了胃内7个标准部位的胃镜活检,对所有的活检材料均进行了病理检查,并研究肠化生类型及其与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这一人群的肠化生检出率为52.8%,异型增生检出率为20.1%,小肠型肠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33.6%,大肠型肠化生中的发生率为51%(P<0.01)。结论:研究表明,与小肠型化生相比较,大肠型化生更易于发生异型增生,因此,最终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可能高于小肠型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