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G)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89 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BNP水平,同时检测CAG程度和LVEF,分析血浆BNP水平与CAG程度及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BNP水平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813,P〈0.01);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呈负相关(r=-0.846,P〈0.01).结论 UAP/AMI患者在发病48 h内血浆BNP水平越高其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心功能越差.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血浆BNP水平对UAP/AMI患者在发病48 h内的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68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4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的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 ACS组血浆BNP水平和hsCRP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在ACS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LVEF<50%)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正常(LVEF≥50%)的患者(P<0.01).ACS组血浆BNP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87,P<0.01).结论 血浆BNP和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显著升高,血浆BNP的升高水平与LVEF异常明显相关.检测血浆BNP和hsCRP水平对ACS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BNP和vWF联合检测对老年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同时选择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清BNP、vWF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各组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CS患者各组血清BN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UAP组、AMI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NP与vWF、cTnI及Killip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BNP>532 pg/ml组随访期间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BNP≤532 pg/ml组。BNP及vWF水平均升高的患者,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NP或vWF升高者。结论 BNP和vWF水平与老年ACS患者危险分层相关,联合检测BNP及vWF水平对老年ACS患者MACE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BNP在急诊PCI治疗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08-06-2009-02,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0例,入院即时及出院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并根据PCI治疗后7 d的BNP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0 ng/L,B组为100~400 ng/L,C组>400 ng/L.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评估左室功能及心室重构.结果:BNP水平与AMI病变范围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CI治疗后不同心肌梗死部位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3组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增加的程度与梗死的范围呈正相关;AMI患者急诊PCI后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BNP水平可能可以作为患者左室功能及心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华 《山东医药》2008,48(7):51-52
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ASTEMI)组27例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32例,检测9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从对照组、UAP组、NSTEMI组至SIE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ACS患者24小时内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差异的临床意义,及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心内科ACS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38~84岁),并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同时入选同期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6例。对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检测NT-proBNP并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NT-proBNP与无创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ACS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高于UAP组(P<0.05)。在ACS组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期、主外周阻力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NT-pro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缺血的严重程度正相关,且与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线粒体衍生肽(MOTS-c)和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水平,探究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CAG)患者24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09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9例(AMI组),CAG正常者52例(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血清MOTS-c、sLRP-1水平。根据CAG结果评估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记录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中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清MOTS-c水平均明显降低,sLRP-1水平明显升高,且AMI组患者血清MOTS-c水平显著低于UAP组,sLRP-1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MOTS-c水平逐渐降低,sLRP-1水平逐渐升高(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MOTS-c水平依次降低,sLRP-1水平依次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MOTS-c...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7例。同时从体检中心选择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IA方法检测ACS患者血浆BNP和cTnI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组别差异,并分析BNP与LVEF和cTn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平均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组血浆BNP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673,P<0.01),与cTnI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即明显升高,且各临床类型的血浆BNP水平存在差异,BNP水平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性期蛋白五聚素3(PTX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PTX3与冠脉病变范围、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CHD)患者12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NC组)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入院时空腹血清PTX3水平,以及ACS患者(UAP组+AMI组)在入院规范治疗1周后的血清PTX3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的血清PTX3水平,出院后3个月对ACS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近期预后。结果:①UAP组、AMI组的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SAP组、NC组(P0.05);SAP组PTX3水平亦高于NC组(P0.05);而UAP组与AMI组的血清PTX3水平无差异。②ACS患者经过1周规范治疗后,复查的血清PTX3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NC组的正常水平(P0.01)。③冠脉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的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④血清PTX3、hs-CRP和TC影响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死亡或因心脏事件再住院)(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PTX3水平显著升高,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PTX3水平增高。血清PTX3水平增高提示AC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炎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及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65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按Gensini评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另1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列为对照组。结果:UAP组和AMI组的血清CRP水平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UAP组明显增高(P<0.01);血清sCD40L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逐渐增高,其中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在AMI组和UAP组之间以及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2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逐渐升高,且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这3个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RP的风险比值(OR)为1.452,P<0.05;sCD40L的OR值为1.071,P>0.05;MMP-2的OR值为1.152,P<0.05。结论:血清CRP、sCD40L、MMP-2水平能反映CHD的严重程度,并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CRP、MMP-2可能是AC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张子新  洪茜  余陆娇  谭玲 《心脏杂志》2016,28(4):443-44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1 01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缺血综合征(CIS)两种类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所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分析比较各组中房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脉病变支数、血钾、脑尿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的相关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ACS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脉病变支数、BNP、LVEF及LVEDD值在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钾值在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是低血钾(P=0.027,OR:2.009,95%CI:1.084-3.726)。②CIS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脉病变支数、血钾值在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NP、LVEF及LVEDD值在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S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是LVEF降低(P=0.048,OR:3.561,95%CI:1.010-12.553)。结论 低血钾可能是ACS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而LVEF降低可能是CIS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34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人院后第二天清晨及82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24h内的血浆BN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人院第二日清晨血浆Hey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AMI)组BNP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5)。ACS组的Hey水平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2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He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较UAP的更高,提示两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58例ACS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BNP和CRP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肌酐水平以及BNP与LVEF的关系,探讨BNP对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6例,记录其各项危险因素,入院时检测血浆BNP及血清肌酐水平,入院第2天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LVEF。按LVEF结果分LVEF≥40%组76例和LVEF<40%组50例,分析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并分析2组BNP、肌酐水平有无差异。结果与LVEF≥40%组比较,LVEF<40%组患者BNP、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例(80.0%vs 35.5%)和高血压比例(72.0%vs 51.4%)明显升高(P<0.05)。BNP与LVEF独立相关(r=-0.224,OP=1.199,95%CI:0.994~1.998,P<0.05)。LVEF<40%组患者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96,P=0.042),LVEF≥40%组患者BNP与LVEF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可作为更早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择期PCI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284例,根据病变分为单支病变组109例、双支病变组99例、多支病变组76例。分别检测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 d BNP、肌钙蛋白I(cTnI)和LVEF,同时分析PCI术前、术后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和多支病变组患者BNP和cTnI水平升高,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择期PCI术后BNP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择期PCI前后cTn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择期PCI可改善心肌缺血,降低BNP水平。BNP水平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测定7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至少1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血清VEGF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3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58,P<0.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白介素(IL)-6和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成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组、76%~90%组及91%~100%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浆IL-6及内脂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应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CS组患者IL-6及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和按照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分组后,血浆IL-6及内脂素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IL-6、内脂素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分别r=0.583,r=0.724,均P<0.01)。结论 IL-6及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