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宁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8):29-34
创伤是小儿致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小儿多发性创伤中,泌尿系创伤的发生率仅次于颅脑创伤,居第2位。泌尿系创伤早期救治不当常导致器官丢失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泌尿系创伤可分为开放性(穿透伤)和闭合性(钝性伤)两大类,小儿多为闭合性创伤。在受伤器官中又以肾脏最多见,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标准化急诊创伤复苏单元,组建合格的创伤小组,发挥急诊创伤复苏平台在创伤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借鉴国外及香港创伤中心急诊创伤复苏平台的建设经验,分阶段推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创伤复苏平台标准化建设及运行管理.结果 急诊创伤复苏平台硬件部分于2015年全部完成,创伤小组成员历经3年于2016年全部完成高级创伤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创伤外科医师的现状及现有创伤急救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创伤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创伤学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创伤学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与创伤学的发展相适应,以及提出创伤(急救)科综合救治组运行模式,以更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创伤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历创伤事件者的创伤后分离体验与精神痛苦,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名交通事故伤员、生产事故伤员或经历暴力事件者分别采用创伤后分离体验问卷(PDEQ)和创伤后精神痛苦调查(PDI)对其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分离体验和精神痛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PDEQ和PDI得分在男性与女性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创伤后分离体验和精神痛苦的相关性。结果经历创伤事件者的PDEQ和PDI均分中位数分别为1.00和0.92,创伤后分离和创伤后精神痛苦呈正相关(r=0.823,P<0.001)。无重度创伤后分离体验者创伤后精神痛苦处于低水平状态;分别有71.43%和28.57%的创伤后重度分离体验者伴有重度和中度创伤后精神痛苦。结论创伤事件后个体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在创伤事件发生1周内及时对经历创伤事件者进行PDEQ和PDI心理评定非常必要。创伤后分离更趋向于是由重度创伤后精神痛苦所导致的或其本身就是重度创伤后精神痛苦的一种附属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复苏单元的设计与建设。方法借鉴澳洲阿尔弗雷德创伤中心的经验.根据深圳龙岗区域创伤系统建设的需要.以及根据本院急诊科的平面布局,经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创伤领域专家、设计院、承建商、卫生局和人民政府代表,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代表的联席论证会议,最终确定本我院设计和建设2间创伤复苏单元。结果经过多方的努力,本院于2011年6月份完成2间创伤复苏单元的建设,每间创伤复苏单元面积约45平方米,配备可拍片移动床、悬吊式数字成像系统、床旁B超、转运呼吸机、复苏系统、手术配套系统以及其他配套相关设施。结论创伤复苏单元可能是创伤复苏阶段最佳的救治场所,并且可能为多学科创伤小组提供了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有效评估方法,以便对重伤患者作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法于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采用创伤评估法即CRAMS评估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我院急救医学中心收治的1 213例创伤患者的评估救治。结果CRAMS〈7分(重伤)329例,创伤评估程序发现有危及生命的解剖部位伤216例;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创伤评估法发现,在CRAMS≥7分的884例创伤患者中仍存在生命伤27例。结论CRAMS法可作为遴选,创伤评估程序可作解剖部位损伤的评估,二者结合而成的创伤评估能弥补相互的缺陷,既能保证重伤患者的及时抢救,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急诊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经历创伤事件者的创伤后分离体验与精神痛苦,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0名交通事故伤员、生产事故伤员或经历暴力事件者分别采用创伤后分离体验问卷(PDEQ)和创伤后精神痛苦调查(PDI)对其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分离体验和精神痛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PDEQ和PDI得分在男性与女性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创伤后分离体验和精神痛苦的相关性.结果 经历创伤事件者的PDEQ和PDI均分中位数分别为1.00和0.92,创伤后分离和创伤后精神痛苦呈正相关(r=0.823,P<0.001).无重度创伤后分离体验者创伤后精神痛苦处于低水平状态;分别有71.43%和28.57%的创伤后重度分离体验者伴有重度和中度创伤后精神痛苦.结论 创伤事件后个体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在创伤事件发生1周内及时对经历创伤事件者进行PDEQ和PDI心理评定非常必要.创伤后分离更趋向于是由重度创伤后精神痛苦所导致的或其本身就是重度创伤后精神痛苦的一种附属现象.  相似文献   

8.
介绍经外科手术抢救6例心脏创伤成功的价值,强调在胸部创伤中应对是否有心脏创伤、早期伤势的正确判断和积极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创伤评分(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等评分法的某些不足和计算过于复杂,我们通过对1874例一般创伤的研究总结,提出一种简便创伤评分法,并将简便创伤评分法分别与创伤评分(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Glasgow昏迷评分法(GSC)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简便评分法比上述三种评分法比较简便易行,客观地能反映70%以上的准确率,可向基层医院推广,在估计伤情、诊断、指导治疗、预测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创伤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实验模型。然而,这些创伤模型主要的缺点是,致伤能量传递差异大,难以测量和标准化,不易相互比较。为此,我们试图建立1个适用的创伤实验模型以供深入探讨创伤后机体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创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创伤的急救与治疗已引起医务界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在抗休克,防治感染及重症监护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严重的复合创伤病人的死亡率很高。我限1983年10月~1989年10月共收治重症创伤75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9.3%。在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形成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组织。现仅就综合性医院救治严重创伤病人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杨建  刘启茂 《四川医学》1994,15(5):254-256
1297例创伤严重度评估和结果预测—RTS、AIS—ISS和TRISS方法运用探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杨建,刘启茂,张世文,程述森,石应康现代社会的创伤发生率越来越高。评估创伤程度和预测结果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注意。1981年Cha...  相似文献   

13.
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通常采用创伤评分描述,创伤评分是根据创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特征、结局等进行定量分类和评分,通常用数值代表其损伤严重程度。根据创伤评分所适用的时间阶段、场所、指标类别以及专科情况的不同可将创伤评分进行不同的分类,每一类创伤评分系统均有其适应证。危重症创伤患者的评估通常需要根据其解剖学损伤程度、病理生理学指标变化以及机体耗竭程度等指标综合进行评价,以判断其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创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多发伤的急救是一个序贯的过程,包括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的急救和医院急诊室的急救。一旦发生严重创伤。如何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通过对我院28例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与途中护送的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肛门会阴部的创伤由于其本身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创伤原因的不同,病情较复杂,常伴有合并伤,如诊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2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肛门会阴部创伤患者64例,现就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表浅皮肤创伤伤口或创伤后感染伤口的处理是外科门诊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该伤口的愈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换药敷料的不同,伤口的愈合亦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应用不同敷料换药对168例创伤伤口或创伤后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了解不同敷料换药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D-二聚体的动态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测定60例骨科创伤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创伤评分作比较,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D-二聚体值能更准确反映创伤反应,其中中度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水平高,持续时间长,与轻度创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方案的客观指标,D-二聚体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患者创伤越重.  相似文献   

18.
创伤有突发、危急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约有20%的伤员会威胁生命,特别是严重创伤危险性更大。因此,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现将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和"伤"是危害人类健康以至生命的两大类疾患.近几十年来,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疾病已能得到有效的诊治,但创伤却有所不同.一方面,创伤的救治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过去认为必死无疑的危重创伤患者也可能救活以至治愈;另一方面,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高,死伤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创伤已被称为"现代社会疾病"或"发达社会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及亲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60例汶川地震经历者,其中创伤患者40例(创伤组)及亲属2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SCL-90总分和各项分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转归情况差;损伤程度、受困时间、治疗效果和生活正常化程度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和迁延的影响因素.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迁延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