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合是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植物,广布于全球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通过检索、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药用百合植物的鳞茎中主要含有甾体皂苷、酚酸甘油酯、黄酮、苯丙素、生物碱和多糖等类化学成分。本文主要对3种药用百合植物卷丹 (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 (L. brownii F.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和细叶百合 (L. pumilum DC.) 的化学成分进行文献总结,以期为百合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百合为常用中药,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效[1]。主产于湖南、甘肃、河南。《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了3个来源,即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又名山丹、线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1正品性状鉴别百合。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长1.5~3cm,宽0.5~1cm,厚约4mm,有脉纹3~5条,  相似文献   

3.
百合为滋阴润肺、止咳安神的常用中药。在近几年的商品流通中,其地方习用品、混乱品种竟达8种〔1〕之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的正品只有3种,且这3种百合商品药材又没有各自的性状描述,给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患者在鉴别和使用上带来了许多困难。今就市场流通的及部分药房、门诊部使用的商品百合的来源(原植物)和药材性状作一浅述,与同道商榷。1 百合来源:野百合或家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1~3〕。性状:卵圆形或狭卵圆形,顶端稍尖,长1.5~3cm,宽0.5~1cm,长宽比L=3〔4〕,厚约4mm,表面乳白色至…  相似文献   

4.
GC法分析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敏敏  蔡宝昌  张志杰 《中成药》2007,29(4):476-479
目的:比较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的区别。方法:以豆甾醇为指标性成分,通过GC法测定其在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中的含量,同时进行豆甾醇的药理活性研究。结果:因豆甾醇具有抗炎、止咳的作用,可代表百合的主要功效,选作为指标性成分。药用百合与食用百合中的豆甾醇含量差异显著,药用百合中的豆甾醇含量明显高于食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在鉴定学方面的不同。方法: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3方面研究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的不同,对兰州百合质量做出基本的客观评价,为药用百合提供后备资源。结果: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生药在外形及性状上相似,在灰分等理化鉴定方面差别较小,但在显微鉴定方面明显不同。结论: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仅在显微鉴定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后备资源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含量及多糖含量测定法、HPLC法、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查、GC—MS法对两类百合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类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HPLC、指纹图谱、GC—MS图谱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但食用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高于药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百合又名重箱、百合蒜。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t.viridulumBaker的干燥肉质鳞叶。其来源有卷丹、百合、细叶百合。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cm,宽1~2cm,中部厚0.13~0.4cm。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锥管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含量及多糖含量测定法、HPLC法、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查、GC-MS法对两类百合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类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HPLC、指纹图谱、GC-MS图谱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但食用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高于药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百合科植物,以干燥肉质鳞叶入药,名为百合。【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鳞茎卵圆状扁球形,高4~7cm,直径5~8cm。茎直立,淡紫色,被白色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20cm,宽0.5~2cm,向上渐小成苞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兰州药用百合鳞片气培繁殖法的基础上使用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牡丹头”优种百合鳞片发芽、生根,快速形成优良母籽。方法:6BA(2.00mg/L)单独使用或6BA+NAA(2.00mg/L+0.60mg/L)组合处理的“牡丹头”百合鳞片进行培养。结果:培养20天左右即可在鳞片基部维管柬处长出小庞状突点,随后逐渐长大成为小种球,经50余天,小种球的球径平均可达1.15cm,平均重量达1.03g/个。鳞片平均出芽率92.05%、小母籽平均生根率83.71%。结论:利用这种改良的鳞片气培法繁殖兰州药用百合,生产周期为两年半,相比传统繁育法可整整缩短一周年的培育期,而且大大提高成品百合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鲜百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鲜百合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王百合苷B含量;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结果 TLC定性鉴别采用硅胶G板,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7∶10∶7∶2)为展开系统,10%硫酸乙醇显色,365 nm下检视:鲜百合样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呈现相同颜色斑点,斑点清晰,重复性好;HPLC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在流动相乙腈-0.1%磷酸(17∶83)、检测波长312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条件下,王百合苷B在10.27~164.3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为2.31%)。20批样品中,王百合苷B含量0.62~4.71 mg/g;鲜百合粉末水分、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范围分别为7.53%~10.22%、2.63%~4.88%和23.07%~43.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鲜百合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鲜百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百合病钩玄     
笔者从事中医脑科临床近30年,反复诵读《金匮要略》“百合病”条文,并结合临证实践细细揣摩,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看法,以求正于同道。1百合病可分两类百合病条文说:“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即寓有百合病有原发与继发两类之义。“其  相似文献   

13.
百合属于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夏季开花,其色淡雅,可供观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剥出鳞片,鲜品即可食用或药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百合归入菜部,说明百合本身属于一种普通食用蔬菜.不过,百合也是一味治病良药和保健滋补食品.  相似文献   

14.
百合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慧芳  蔡宝昌  张志杰  李伟东  李林  杨晨 《中草药》2006,37(11):1675-1677
百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尔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卷丹Lilium laincifolium Thunb.、百合L.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百合性味甘、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百合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具有明显的补益作用与增强免疫作用,并具降血糖功能。百合以蜜制为主要的炮制方法,包括蜜炙法与蜜炒法,传统认为蜜制可增强百合润肺及补益的功效。本实验分别测定了生百合、蜜炙百合与蜜炒百合中的多糖,以考察百合的炮制与多糖的关系。1实验材料百合药材购于江苏宜兴,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建伟教授鉴定,为卷丹L.lancifolium Thunb.的干燥肉质鳞叶。试剂均为分析纯。AG285电子天平;Buchi V800旋转蒸发仪;YXJ-2离心机;DZF-6050真空干燥箱;TU-1800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15.
百合为传统常用中药材,来源于多种药用植物,历代本草对其正品基原和质量记载有所差异,为正本清源,该文通过百合的本草学考证,结合调查研究,对其基原及品质进行系统考证。考证结果发现,古代本草记载的药用百合主要来源白花、红黄花、红花3类,各本草均记载白花类的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为正品或质量为好,多数本草记载红花类的山丹(细叶百合)L.pumilum或渥丹L.concolor,以及红黄花的卷丹L.lancifolium质量差不堪入药,或者单列与百合功效不同。而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除渥丹外,其余均为百合药材来源品种,且从实际调查发现,现在药用百合的主流品种已变更为卷丹,与古文献记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为卷丹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仍应遵重古文献的实际记载,充分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百合不同基原品种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厚毅清  罗俊杰  欧巧明  裴怀弟  马得茸 《中草药》2020,51(16):4308-4315
目的开发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兰州百合L. davidii var. willmottia、岷江百合L. regale、香水百合L. casa和龙牙百合L. brownie var. viridulum的EST-SSR分子鉴别体系,分析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百合近缘种的开发效率和鉴别能力。方法利用MISA.pl程序对NCBI公布的百合属EST基因序列进行SSR位点的识别,通过Primer3程序模块批量生成EST-SSR引物,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引物进行初筛,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初筛引物,标记并分析不同种质的特征泳带,构建鉴别体系。结果共设计了199对SSR引物,经过26对引物的筛选,获得了2对高效鉴别引物,其中引物JZ391构建的分子鉴别体系,可有效鉴别混掺的商品百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结论基于研究材料具有极端的遗传特征,本实验鉴定标记开发非常高效,研究结果证实了物种的遗传基础是影响其EST-SSR分子标记开发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该案例可为其他类似百合遗传基础的中药材进行EST-SSR标记开发,提供参考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百合地黄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以乙腈(A)-0. 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 min,5%~11%A; 3~6 min,11%~12%A; 6~8 min,12%A; 8~12 min,12%~20%A; 12~13 min,20%~26%A; 13~15 min,26%~32%A; 15~17 min,32%~42%A; 17~19 min,42%~5%A; 19~20 min,5%A),流速0. 4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用SCIEX OS 1. 4软件,根据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等信息,结合对照品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在百合地黄汤中共鉴定出49个化学成分,包括酚酸甘油酯类5个,苯乙醇苷类15个,环烯醚萜类11个,紫罗兰酮类8个,苯丙素类3个,核苷类2个,有机酸类1个,其他类4个;其中酚酸甘油酯类来源于百合,其他成分主要来源于地黄,4个化学成分(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阿魏酸、咖啡酸)经对照品比对鉴定。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能快速、准确分析百合地黄汤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较全面地阐述了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成分信息,为该方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复方制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药百合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百合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加强对百合在药用和保健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百合多糖(LP-1,LP-2)对d-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胰岛β细胞(HIT-T15 cell)的影响,初步探讨百合多糖的降血糖机理.方法 用pNPG作为底物,以阿卡波糖为参照,用比色法测定LP-1和LP-2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1 (0.1,1.0,10.0 mg/ml)和LP-2 (0.1,1.0,10.0 mg/ml)对HIT-T15增殖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不同浓度LP-1和LP-2对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百合多糖可促进HIT-T15细胞增殖,在5.6 mmol/L或16.7 mmol/L葡萄糖刺激下,LP-1和LP-2可剂量依存性地促进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但对-葡萄糖苷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百合多糖降糖机理与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胃或肠功能性降低.主要为运动与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发现.病因多与精神因素有关[1].笔者于2000年~2008年采用自拟百合疏肝汤随症加减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