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胆囊意外发现胆囊癌的诊断及处理方式.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现意外胆囊癌患者,回归性分析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其中Ⅰ、Ⅱ期14例患者均存活6年;Ⅲ期6例包块切口种植;Ⅳ~Ⅴ期10例患者6个月~2年内死亡.结论:注重胆囊癌的高危人群的临床诊断,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胆囊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30例腹腔镜意外胆囊癌手术病人的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30例腹腔镜胆囊癌患者中:26创为胆囊炎、胆囊结石;4例为胆囊息肉.Nevin分期I期患者12例;Ⅱ期患者14例;Ⅲ期患者4例.1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2例行根治术。随访至今.死亡12例.仍存活18例.结论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应重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和早期胆囊癌诊断意识.术中标本的解剖检查和快速病理检查.根据临床病理分期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案.力求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3.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螺旋CT增强扫描可发现胆囊腔内强化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的强化等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螺旋CT增强扫描可发现胆囊腔内强化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的强化等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率,现将我院自1998~200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胆囊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观察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包括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瘤病等病症,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多数人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Moosa指出"隐性结石"5~20年后发生胆囊癌者占3.3%~50%,国内大宗资料报告20%~82.6%的胆囊癌合并有胆结石,国外报告则高达54.3%~100%.癌肿的发生与结石的大小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小于10mm者癌发生的几率为1.0%,结石直径20~22mm者的几率为2.4%,结石直径在30mm以上者的几率可高达10%.还有人提出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病人的胆总管下端和主胰管的汇合连接处存在畸形有关,因有此畸形以致胰液进入胆管内,使胆汁内的胰液浓度提高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黏膜变化生,最后发生癌变.因此,积极寻找理想的防治胆囊良性疾患方案对胆囊癌的一级预防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胆囊癌进行临床比较,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早期胆囊癌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30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感染、胆漏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但是复发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临床应首选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其虽然创伤相对较大,但是其复发率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胆囊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明显胃肠道远期并发症。其中发生切口感染5例,腹腔镜手术后,因钛夹脱落致胆囊管残端瘘1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11 d后闭合,腹腔镜手术无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于术后1 a和3 a出现与术前相当的右上腹疼痛不适,B超和再次手术证实为术后残余胆囊,经二次手术摘除。结论手术切除胆囊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好,无明显手术严重并发症。但应注意预防残留胆囊和意外胆囊癌的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化脓性胆囊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化脓性胆囊炎及12例厚壁型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两组病例临床表现类似.26例老年化脓性胆囊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主要为胆囊壁弥漫增厚,边缘模糊,16例壁内可见间断或连续的低回声带、小片状无回声区;16例胆囊腔内可见点状、絮状物回声;14例显示胆囊壁内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12例厚壁型胆囊癌均表现为胆囊壁局部增厚,轮廓不清,肝内转移灶7例及肝内胆管扩张7例,10例显示胆囊壁内血流信号丰富,分布杂乱,可见异常小动脉绕行或穿行.结论:老年化脓性胆囊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与厚壁型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一2009年6月收治并确诊行手术治疗的58例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组: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复发率等。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0.05,P<0.01。但复发率明显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首选胆囊癌根治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检查情况分为超声与CT联合检查组30例,单纯CT检查组25例,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同时回顾同时期入院的34例胆囊腺肌症患者超声诊断资料,比较胆囊癌及胆囊腺肌症超声检查的影像特征。结果超声与CT联合检查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检查组(P<0.05);胆囊癌患者组超声检查最大血流值、RI值均明显高于胆囊腺肌症患者组(P均<0.05)。结论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加入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术前确诊率,更好地鉴别胆囊癌以及胆囊腺肌症。  相似文献   

11.
尤建良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97-1799
胆囊癌为原发于胆囊黏膜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不易,晚期胆囊癌,尤其在入院时已有阻塞性黄疸或腹部包块的患者,肿瘤多已侵犯邻近脏器,一般情况下已无法手术切除,治疗较为困难,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简称胆囊癌)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相混淆。因此发现晚,预后差。现就手术活检确诊的95例胆囊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其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1资料与方法95例胆囊癌标本均为1990—2010年间手术活检确诊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57例,男女之比为1:1.5;发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总结了13年的B超及CT资料完整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病例,并就其诊断体会结合文献着重讨论B超及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1临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42~63岁,平均54岁。全部行B超检查,12例确诊或可疑诊断为胆囊癌,其中2例表现为胆囊内息肉样实质占位,3例胆囊增大,4例胆囊肿块伴肝内胆管扩张,3例胆囊壁增厚。行CT检查者15例,其中胆囊内实质占位2例,胆囊肿块4例,胆囊壁增厚2例,胆囊腔缩小2例。B超和CT证实合并胆囊结石7例。2讨论迄今胆囊癌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其重要原因是大多数病例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4.
胆囊结石与原发性胆囊癌——30例胆囊癌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总结原发性胆囊癌30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为1)直接征象:结节、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和形态改变;2)间接征象:相邻脏器或组织受侵、肝转移、转移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胆结石.结论:全面分析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可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CT对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8饲胆囊癌患者术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CT表现为:直接征象:胆囊腔内结节灶6例、肿块14例及胆囊壁增厚8例;间接征像:相邻脏器或组织受侵12例、肝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2例及胆结石22例。结论:全面分析胆囊癌CT的直接征像与间接征象,可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胆囊癌52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对患胆石症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胆囊癌多期增强扫描及各期图像重建的CT表现,并与国内赖旭峰等报导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原发性胆囊癌中壁厚型8例、腔内型5例、肿块型12例,其强化特点为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即原发性胆囊癌的多期增强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和肝脏,且强化时值延长.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强化特征及不同的后处理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68岁 ,全身皮肤黄染 ,两巩膜黄染 ,陶土样大便 1周。 B超检查 :肝脏体积略增大 ,表面不光滑 ,于肝右叶胆囊窝区可探及一实性强回声光团 ,大小约为 7.5 cm× 6.3cm,形态规则 ,边缘清晰 ,内回声尚均质。于其下方可探及胆囊回声 ,大小形态正常 ,壁不厚 ,内透声可。肝内外胆管均扩张 ,肝外胆管内径约 2 .1cm,中下段显示不清。B超提示 :1肝癌。 2胆管扩张。CT诊断 :1胆囊癌 ;2肝内转移灶。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并非少见 ,根据胆囊癌的大体形态改变、进展程度及声像图所见 ,对胆囊癌进行声像图分型 :1壁增厚型 :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癌的征象特点与鉴别体会。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23例进行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本组患者包括胆囊壁增厚型7例、胆囊腔内肿块型9例、胆囊区肿块型4例以及混合型3例。结论:在充分掌握征象特点与鉴别方法的基础上,采用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囊癌的早期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