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云芝 《中医杂志》2003,44(10):731-731
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能补血行血,舒筋活络,为补肝血、通经络之良品。其气味平和,守走兼备,能化阴生血,温通经脉,活血通络,有润而不燥,补血不滞,行而不破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血虚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风湿痹痛等。笔者在临床上重用本品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人现总结1989年8月至1997年12月间共诊治的不宁腿综合征患者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1例,女性19例;其中农民21例,教师5例,干部3例,工人1例;发病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42岁;发病一月内共4例,1~6个...  相似文献   

3.
王剑波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0):457-457
不宁腿综合征是神经科临床上睡眠相关性疾病的一种 ,其病因不明 ,主要症状是以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 ,夜间有加重趋势 ,可导致睡眠障碍 ,动作后暂时减轻。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 1 8例 ,疗效满意。1 8例中男 6例 ,女 1 2例 ;年龄 54~ 72岁 ,平均 63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 6个月 ;1 0例为初诊 ,8例经西医治疗乏效。治疗方法是取 2 8号 1 .5寸针数枚 ,先刺双侧感觉区的上 2 / 5,以局部发紧发麻为效 ,捻转1~ 3分钟。再分别直刺风池、完骨、天柱各 1 .5寸 ,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 ,每穴施术 1分钟。又直刺腰 2~ 5夹脊 2~ 2 .5寸 ,平补平…  相似文献   

4.
不宁腿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又称不安腿综合征,临床主要特点为下肢,尤其是小腿部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活动,安静时发作,夜晚或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最严重[1]。国内在1978年首次报道,1984年才有中医治愈报道,至 1990年前,中医已治愈百余例[2]。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由于病因不十分清楚,疗效欠佳。本文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情况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代谢障碍、血管功能失调、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用自拟木瓜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中,男 12例,女 20例。年龄最大 68岁,最小 25岁。病程最长 2年,最短 10天。诊断标准:一侧或双侧小腿深部酸麻胀沉,似痛非痛,灼热,蚁行感或难以形容的不适感。白天或活动时减轻,夜间或休息时加重,甚则彻夜不能眠,常需不停地拍打、按揉局部或不停地活动小腿以减轻不适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并除外神经官能症等。  相似文献   

6.
不宁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淼 《河南中医》2001,21(4):41-42
不宁腿综合征又称腿不宁综合征 ,是指患者睡眠时自觉小腿酸沉困胀 ,不能安放的复杂症候群 ,甚则辗转反侧 ,夜不能寐。对本病的中医治疗 ,文献中记载甚少 ,笔者临床体会此病可分肝肾阴虚、湿热下注、气血两虚、瘀血阻络四型施治 ,现分述如下。1 辨证施治肝肾阴虚型 :主症见两腿困重 ,腰膝酸软 ,虚烦不眠 ,五心烦热 ,咽干口渴 ,每因足心烦热而两腿躁动不安 ,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病机为阴虚筋脉失于濡润 ,治以滋补肝肾 ,舒筋缓急。方选六味地黄汤合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 2 0g ,北沙参 15g ,白芍 12g ,山茱萸 12g ,山药 15g ,牡丹皮 12g,…  相似文献   

7.
以"肝肾同源"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与肝肾两脏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刮痧疗法治疗不宁腿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鸡鸣散加味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笔者采用《证治准绳》鸡鸣散加味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10d。所有病人的小腿单侧或双侧深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酸麻胀、似痛非痛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休息或夜间就寝时明显加重,白天或活动时减轻,常因不适感而致彻夜不眠,须拍打、捏拿或不停地活动小腿以减轻不适症状。排除神经官能症,多发性肌炎,腓肠肌痉挛症等疾病。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槟榔10g,陈皮10g,木瓜10g,川牛膝10g,木防己10g,桔梗6g,吴茱萸6g,紫苏叶6g,薏苡仁30g,生姜3g。加减:…  相似文献   

10.
李某 ,女性 ,48岁 ,农民。 1 997年 9月 1 2日来诊。自诉 5年来 ,每晚上床后 ,双腿出现不可言状的难受 ,似虫爬 ,似蚁行 ,似针扎 ,莫名其妙 ,酸胀不适 ,致不停地屈伸摆动位置 ,有时必须起床在室内活动以减轻痛苦 ,常常因突然抽动梦中惊醒。白天如常人 ,无任何症状。曾求治多方  相似文献   

11.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述肿瘤血瘀证与纤维蛋白原 (Fng)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 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Fng含量 ,其中肺癌组 (未转移者 ) 5 0例 ,转移组 2 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 2 0例 ,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 肺癌组、转移组较对照组Fn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转移组与肺癌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血瘀证特征者 ,Fng含量增高尤其突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肿瘤血瘀证 ,而肿瘤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始终 ,在此基础上 ,根据辨证和病程辅以其它治则。  相似文献   

12.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探讨脑缺血发生后由于局部瘀塞不通进一步派生"痰(饮)、风热、瘀毒"等多种病理产物,导致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形成"炎症—血栓"的恶性循环,使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加重,甚至成为不可逆的脑缺血坏死,是病情发展演变与恶化加重的根源,故在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大法,可使瘀阻得通,风火得清,痰饮得平,而肿毒自消,并可改善脑部的炎症、损伤、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使脑脉通畅,血供恢复,减轻或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从而有效降低病残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黄桂灌肠剂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黄桂灌肠剂抑制家兔“血瘀”及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黄桂灌肠剂分别给新西兰家兔、SD大鼠灌肠 ,观察其对全血黏度变化及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灌肠剂能明显降低“血瘀”家兔的全血黏度 ,能明显减轻大鼠血栓湿重。结论 黄桂灌肠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思路。方法:采用单味饮片与西药的药理学对照。结果:活血化瘀药组与西药组有相对应的药理学效应联系。结论:中西药药理学效应对照研究方法是中药现代化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文章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分类出多种活血化瘀方法,并列举出常用方法,且初步阐述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原则,为人们重新审视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地位提供了必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探讨活血化瘀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应用方法。认为恶性肿瘤之病理变化与血瘀状态及瘀血产物密切相关,临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当与病机相应,重成瘀之因;与病程相应,明瘀成之时;与病位相应,知生瘀之处;与病理产物相应,晓瘀生之度。活血方药之用,以扶正为先,以正本清源为治;化瘀治法之用,中病即止,时时养血,以防瘀血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组方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明确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及作用时效。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评价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克隆形成、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将子宫内膜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异位病灶后予药物干预,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观察姜黄散高、中、低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的变化。[结果]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分别为20 mg/mL及10-6 mol/L,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及微球体形成能力。姜黄散高、中剂量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病的生长,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较给药前均明显减小。[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必经环节,有效的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肝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发挥了自身的特点,对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对活血化瘀中药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此类药物在肝纤维化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