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掌握疟疾流行态势。方法:分析各县(市)疟疾疫情报告。结果:全省疟疾流行可分为4个时期,即暴发流行期(1971~1977)、流行期(1978~1986)、基本控制期(1987~1992)、流行稳定期(1993~1997)。经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疟疾流行期及不同媒介地区,随着发病率的不同,疟疾病人分布范围及发病高峰日、流行期亦不同。结论:27年间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并形成一定的周期性,年均下降速率为27.07%。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1971~1997年的疟疾疫情,将这27年间全省疟疾流行态势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暴发流行期(1971~1977年),流行期(1978~1986年)基本控制期(1987~1992年),流行稳定期(1993~1997年)。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疟疾流行期及不同媒介的地区,随着发病率的不同,疟疾病人分布范围及发病高峰日,流行期也不同,这期间疟疾发病率逐渐下降,并显示一定的周期性,平均年下降速率为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罗湖区疟疾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订正数据及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和探讨罗湖区1984-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的0.16/10万,下降幅度为99.97%,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平均发病率比值为0.29:1.4-10月占总发病数的82.9%,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2%,15-39岁占发病数的87.9%,民工占75.9%。结论:自1984以来,伴随经济开发而发生的疟疾流行经历了爆发,控制和基本消来阶段,其发病,控制动态与当地经济开发动态和疫情防制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珠海市地处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区 ,适合传疟蚊媒的孳生繁殖 ,是容易流行的地区。自 80年代中期到现在 ,珠海市疟疾流行经历了低流行期、高流行期及有效控制期三个不同阶段。本文通过对此进行系统分析 ,探讨珠海市近年来疟疾的流行特征 ,为目前疟疾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珠海市 1986~ 199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疟疾病例登记表及历年疟疾监测与防治资料。结果 珠海市 1986~ 1999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 4710例 ,发病率最低为 1999年的 1 5 4/ 10万 ,最高为 1993年15 8 0 1/ 10万。其中 1986~ 1990年疟疾流行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50-2015年奉新县疟疾疫情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奉新县1950-2015年疟疾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0-2015年奉新县共报告疟疾43 748例,无病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从1952年325.80/万下降到2014年0病例报告,且2012-2015年连续4年无本地病例报告;高发流行期、控制流行期、基本消灭期、巩固与消除期这四个阶段的发病率呈现显著性下降趋势(χ2=101 581.94,P<0.001);全县各乡镇场均曾有病例分布,1970年前以边远山区为主,之后主要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疟疾发病高峰期在夏秋季6-10 月,职业以农民为主,16~59岁年龄组疟疾发病较高,男性多于女性(χ2=3 848.38,P<0.001);疟疾自然传播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疟疾发生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是间日疟原虫。结论 经过66年防治,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今后疟防工作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和输入性疟疾的监测管理,同时要做好大众健康教育工作,动员全民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分析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为消除疟疾提供左证。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将疟疾流行趋势划分为3个阶段,流行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年均疟疾发病率为143.91/万。年发病率呈正偏态下降趋势(Cox-Stuart趋势检验,P0.01);在流行、控制和消除阶段年均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 393 984.77,P0.01)。其中,流行阶段各年代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3 427 043.85,P0.05),控制和消除阶段各年代年均疟疾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 683 066.63,P0.01);暴发流行期、流行后期、流行控制期和流行稳定期年均发病率依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9 917.17,P0.01;x2=40662.65,P0.01;x2=464.09,P0.01)。结论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社会因素对疟疾传播和流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和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长葛县位于豫中平原,属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的非恒定性间日疟流行区。历史上不断发生暴发流行。建国后疟疾流行可分为四个时期,1951~1962年为小流行期,1963~1978年为大流行期,1979~1982年为局部流行期,1983~1987年为零星散发期,发病率分别波动在10.43~69.95/万,25.48~1081.99/万,2.23~8.28/万和0.07~0.76/万之间,本文就1983年以来疟疾发病率降到1/万以下的五年中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作一探讨。一、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动态五年内共发生疟疾74例,经血栓疟原虫阳性的48例占64.86%,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襄阳市襄州区疟疾发病特点,提出控制对策。方法对襄州区2004-2010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襄州区为间日疟流行区,全区此期间共报告疟疾2 03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28.60/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55.77/10万,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10年为3.06/10万;5~9月为流行期,缺水的襄北发病率(15.20/10万)较非缺水地区襄东(35.51/10万)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53∶1),农民(71.2%)和学生(18.9%)是主要发病对象。结论襄州区疟疾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是主要传染病之一。农村和学校是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应继续采取控制传染源为主和媒介防制的综合措施,控制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泗县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1年疟疾监测数据及控制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疟疾发病率1.63/万。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7、8、9月份。2011疟疾发病率下降到0.11/万。结论泗县疟疾疫情经历了从低发、高发到有效控制3个阶段,控制传染源是消除疟疾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商水县基本消灭疟疾10年后引起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疟疾发病率下降。但疟疾防治工作仍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岗区几年来疟疾流行病学特点,评价现行疟疾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3-2001年深圳龙岗区疟疾流行、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以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疟疾防治效果。结果: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有如下特点:(1)疟疾发病率高低受流动人口多少的影响;(2)疟疾发病集中在每年4-10月份;(3)疟疾发病多数发生在中青年,由于采集各项措施,疟疾发病率从1993年的158.43/10万下降至2001年的1.75/10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主要受流动人口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措施可行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江都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辖13个镇309个村,人口1065280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村庄密集,自然因素有利于疟疾流行。1流行情况江都市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少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1960年和1971年,曾发生2次大规模的间日疟流行,年发病率高达15.29%和24.49%,最高的乡年发病率达34%。1963年首次发现恶性疟,至1965年共97例,此后未再发现。70年代以后,疟疾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年发病率以县为单位1976年下降到1%以下,  相似文献   

13.
元江、新平属云南省内地疟疾高发县,是玉溪市的主要疟疾流行区,海拨为328~3137m,年平均气温23.9℃,年平均降水量1159.3mm,自然因素极有利于疟疾的流行。1994年主要传疟媒介数量多、分布广泛,疟疾发病率较高。为控制疟疾发病率,1998年开始实施大面积辛硫磷室内滞溜喷洒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分析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抗疟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襄州区63年间共发生疟疾病例917 068例,年均发病率为143.91/万。疟疾流行阶段年均发病率为352.55/万;疟疾控制阶段年均发病率为11.81/万;疟疾消除阶段(期)年均发病率为0.09/万。不同阶段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393984.77,P<0.01)。结论不同流行阶段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和措施不同,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效果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常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流行区。辖金坛、溧阳2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区,辖区人口335万。1961年和1973年曾有2次爆发流行。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268.72/万。此后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在1987~1999年间,经考核各辖市区达到基本控制,至2000年疟疾的发病率已降至0.03/万。但我市疟疾传染源、传播媒介依然存在,人群抗体水平低下,在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曾于2001年出现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蚌埠市疟疾流行趋势及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8年疟疾流行及其控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蚌埠市疟疾疫情从2001年(发病率4.02/万)快速上升后,2003年和2006年的发病率分别达到10.97/万、10.18/万。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9月份。通过采取监测和传染源控治等一系列控制措施,2007年、2008年疟疾发病率分别下降到6.29/万、4.03/万。结论蚌埠市的疟疾疫情经历了从低发、高发到有效控制3个阶段。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疟疾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慈利县是历史上的高疟区,疟疾发病率曾高达701.56/万。1971~1986年,我县的疟防措施,尽管每年都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预防三根治”(流行期预防服药、现症病人根治、休止期根治、远期复发根治)。但发病率下降幅度不大。从1987年起,在上海寄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荆门市沙洋县1995-2014年疟疾疫情,为修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14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年来累计报告疟疾584例,年发病率为0.48/万;疟疾发病率已从1997年2.31/万下降到2010年0.02/万,2011-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病例中本地疟疾占98.46%,输入性疟疾占1.54%;其中间日疟占99.14%,输入性恶性疟占0.86%;男性患者占64.56%,男女比为1.82﹕1;30~59岁年龄组发病占58.56%;农民占75.17%。疟疾流行期(1995-1998)本地病例呈点状、带状、片状分布,控制期(2000-2010)呈点状散在分布,消除期(2011-2014)为输入性疟疾散在分布。结论荆门市沙洋县疟疾已从控制走向消除,输入性疟疾逐年呈上升态势,提高对输入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芦山县1950年~1979年间疟疾的下降趋势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年平均下降率为98.98%。疟疾发病的季节特征是,3~5月为流行前期,6~10月为流行期,11月至次年2月为流行后期。新发病高峰月在8~9月。经相关回归分析,气温、降雨量和蚊密度三个因素均与发病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_1=0.74,r_2=0.69,r_3=0.58)。建立了同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骆源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91-2793
上海市金山区历史上曾是疟疾高发地区,流行虫种为间日疟。解放后经过积极的疟疾防治工作,发病率逐年下降,从1980年起疟疾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86年经上海市卫生局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疟疾防治措施需要重新定位思考与调整。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近年来疟疾流行形势,进一步完善疟疾防治措施,现将金山区2000—2009年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