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动物会自发各类肿瘤。这是它们的重要生物学表现的一个方面,也是选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肿瘤学研究时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料。SMMC/C系小鼠是作者培育的近交系小鼠。为了观察该系小鼠在生育和未育条件下各种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作者进行了以下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和结果一、方法:全部动物分三组进行观察:第Ⅰ组为第24代生育组SMMC/C系小鼠,按一雄一雌终身同窝饲养,共60只(雌雄各半),平均生育7次;第Ⅱ组为第24代未生育过的SMMC/C系小鼠,于2月龄时雌雄分开饲养,共80只(雌雄各半);第Ⅲ组为第24代未生育的SMMC/C系小鼠,离乳后雌雄分开饲  相似文献   

2.
SMMC/C系小鼠是我校实验动物所用昆明种小鼠近亲交配繁殖的第24代小鼠。为了解SMMC/C这个新品系小鼠的生理特点,作了它的细胞核型的分析,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 SMMC/C系小鼠12只,雌雄备半、体重23~25克,腹腔注射0.1%的秋水仙素溶液0.5毫升。注后4小时脱颈处死,取出股骨剪去两端,用注射器冲出骨髓,置Hank’s它溶液内,充分打匀,去其残渣,1000转/分离心5分钟。奔去上清液,加入予温至37℃的0.075 M kcl低渗液中,置恒温箱中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为了减少和避免实验动物个体间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常常需要用近交系动物做实验。目前全世界各国实验室维持和使用的小鼠近交系及其亚系至少在250种以上,曾被广泛道选用于遗传、免疫、肿瘤、代谢、内分泌等各方面的研究。但易于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品系,国内外报道极少。疟疾为我国常见病之一,也是军事医学研究的重点项目,防疟有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战略意义。为了开展人类疟疾病因和防治实验研究,需要建立约氏疟原虫敏感近交系。SMMC/C小鼠是我校建立的第一个对约氏疟原虫敏感的近交系动物。在培育过程中,某些生物学特性已表现出相对稳定,也受到医  相似文献   

4.
前文已经报导近交系小鼠(SMMC/C系)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1ii)一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系统最为敏感,经子孢子和输血感染后的动物阳性率均为100%,蚊虫的腺感染率为73.20±5.92%.因而把这一鼠株作为这一系统的实验动物模型,是适宜的.本文研究环境温度、不同鼠龄和性别的近交系小鼠对约氏疟原虫发育过程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文报道了SMMC/C系小鼠培育的历史和建立经过。为了解SMMC/C小鼠的生长繁殖特性,我们对繁殖用的30对种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生物学观察、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一、动物:所用SMMC/C系小鼠是我校1977年从昆明种小鼠,严格按兄妹交配、常规饲养繁殖的24  相似文献   

6.
SMMC/C 系(C 系)小鼠系本校动物所培育的近交系动物,现已繁殖到第26代(F_(26))。虽已做过一些指标的检测,但多属细胞水平或形态学方面的表观检测。为给 C 系小鼠提供纯度的直接判定指标,作者从血红蛋白(Hb)及其亚基的遗传关系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SMMC/B系小鼠是第二军医大学培育的又一株近交系小鼠,与SMMC/C系小鼠是姐妹系,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经毛色基因、皮肤移植、生化遗传标志基因等检测证明是纯合子,并已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对SMMC/B系小鼠进行了27项生化值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源: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培育的SMMC/B系小鼠,第35代,雌雄各半。鼠龄为60~70天,体重28~30克。大体解剖无巨观病变。  相似文献   

8.
SMMC/C系小鼠下颌骨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物骨骼的形态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各种骨骼的形态、大小及出现的差异,均可作为鉴定动物品系的方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的研究。英国实验动物中心Festing氏进一步发展了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并将之应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的监测。我们根据Festing氏的方法,对SMMC/c近交系小鼠的近100只左右的下颌骨标本作了分析研究。证实SMMC/c近交系小鼠是符合纯系动物遗传质量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取样: SMMC/c近交系小鼠是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室所培育,该品系是1977年从昆明种小鼠经严格兄妹交配,常规饲养至今已达26代。检测的标本系在具有完整谱系记录的种子群中,对60日龄以上体重相似的雄鼠进行随机取样所得。 (二)下颌骨的标本按常规进行制备,然后进行测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了8株近交小鼠及1株远交小鼠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急性感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15、C_(57)BL及SMMC/C×615三株小鼠在每鼠腹腔接种利杜体3×10~6、9×10~6及2×10~7后均可达到全部或接近全部感染成功,而且感染度也较高,接种量加大感染度亦加重,属于敏感株小鼠。其余6株小鼠则不易感染成功(SMMC/B、SMMC/C、ICR/JCI及昆明株)或仅有低度的感染(SMMC/A、SMMC/D),故属于不敏感株小鼠。鼠株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敏感性似与宿主的基因控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SMMC/C 小鼠为第二军医大学用昆明种培育的近交系[1],并经毛色基因测定[2],皮肤移植试验[3],生化标志基因测试[4]等确定已纯化。并知对约氏疟原虫具有敏感的生物学特性[5]。为了弄清其临床生化值背景,本文对 SMMC/C 小鼠及其原非近交的昆明种封闭群小鼠一起进行了多种生化指标的测定比较,其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1.
我校动物所自1977年起从昆明种小鼠,按同胎兄妹交配纯化了24~25代,建立了近交系 SMMC/c小鼠。为了进一步在遗传学上鉴别其纯合程度,作者应用了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主要组织容性程度。其原理是利用不同品系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群(MHC)的差别,它们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时能相互识别,而发生转化、分裂和增殖等反应。反应强度可用~3H-TdR的参入值和刺激指数做定量表示。从参入值或刺激指数的大小,反映个体间的组织类型的差异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群的一致程度。本文观察SMMC/c系小鼠的自体或异体的淋巴细胞培养,以及SMMC/c系与昆明种小鼠混合培养时,个体间组织相容性程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SMMC/C系小鼠是我校动物所从昆明种小鼠严格按兄妹交配,常规饲养繁殖的24—25代种鼠,为了弄清该品系的造血系统,我们对其骨髓及外周血细胞进行了7项指标检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SMMC/c系小鼠生化标志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标志基因的检测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比较新的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的一种方法。为确定SMMC/c小鼠是否达到近交系的标准,我们特对 SMMC/c小鼠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11个位点进行了生化标志基因的测试。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及试样制备 1.动物用于遗传检测的小鼠系第二军医大学动物所培育的SMMC/c近交系白化小鼠原种群。该品系是1977年从昆明种小鼠经严格兄妹(bXS)交配,常规饲养至今已达26代。检测的标本系在具有完整谱系记录的种子群中随机取样取得,样品共20余份。 2.试样制备小鼠生化标志基因检测的试样主要是用血清、溶血液和肾匀浆上清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取小鼠血液,因实验要求不同,可分别用尾端血,眼静脉丛血和断头取血,为了弄清同一小鼠在不同部位采血其差异多大,笔者等做了下述工作。一、动物来源:SMMC/C 小鼠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动物所培育的纯系第24—25代,雌雄各半,鼠龄为4—5周,体重在22—37克之间,共30只。二、实验条件:为了使用同一小鼠作比较,尽量  相似文献   

15.
近交系小鼠具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基因。鉴定某一近交系小鼠的组织相容性基因是否一致,皮肤移植乃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因为只有当供体与受体的组织相容性基因一致时,移植才能被接受,反之即被排斥。为了鉴定SMMC/C系小鼠的遗传学质量,作者参考了Bjllingnam的皮肤移植方法,加以改进,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SMMC/C 近交系小鼠鉴定会于1984年9月5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学专题委员会(上海委员)、全军科技成果评审成员、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应邀参加这次鉴定会的还有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5a/C5aR通路对约氏疟原虫17XL(P.y17XL)的增殖及其对BALB/c小鼠致死率的影响。结论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BALB/c组和C5aR-/-BALB/c组,每组5只,相同剂量的P.y17XL(2×105)分别感染正常BALB/c组小鼠和C5aR-/-BALB/c组小鼠,于感染后0、2、4和6d观察两组小鼠原虫血症和存活率的变化,并且采用ELISA检测感染P.y17XLBALB/c小鼠血清中C5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C5aR-/-组小鼠生存期缩短,P.y17XL在C5aR-/-组小鼠的原虫血症较野生株小鼠高(P<0.05),而P.y17XL感染小鼠的血清中C5a含量低于未感染的小鼠。结论 C5a/C5aR能够抑制P.y17XL的增殖,并能延长感染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SMMC/C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应用昆明种培育的第24~25代近交系白色小鼠,为了弄清该品系的正常血液学值,进行了11个项目的检查,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经近亲交配的  相似文献   

19.
SMMC/B为第二军医大学应用昆明种培育的第35代近交系白色小鼠,是SMMC/C近交系的姐妹品系,通过动物模型以及生物学特性实验证明,各有其特点。为了弄清本品系的血液学参考值,并与SMMC/C进行比较,现将测定的10个项目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经近亲交配的第35代近交系小鼠34只,雌雄各半,鼠龄60~70天,体重28~30克。剖检无巨观病变。二、血液:在上午摘眼球取血,立即作血液常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血清在琼脂糖凝胶上,单独扩散可形成白色沉淀环的现象。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血清组及感染该株抗氯喹系小鼠血清组的沉淀环阳性率分别为73.7%(28/38)和86.5%(32/37),其沉淀环的清晰度和致密度在感染疟原虫后第2~6d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尢疟原虫感染的正常小鼠血清对照组阳性率仅为25.6%(10/39),其沉淀环均不清晰,也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沉淀环阳性率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此现象为研究疟疾早期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