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3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分娩方式。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者产后出血率较自然分娩高。结论 加强孕前、孕期、产前、产时及产后的预防和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后出血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8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自1995年至2005年本院阴道分娩致产后出血85例的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结果:85例产后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5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8例,胎盘胎膜残留14例,软产道裂伤4例,羊水栓塞2例,产后尿潴留1例。85例中有80例在催产素静滴引产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产程干预。结论:产前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严格掌握催产与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是预防产生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5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相应的预防、护理、急救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 h内,给予正确处理,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重视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产后2 h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安全。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4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雪霞 《护理与康复》2003,2(4):238-239
目的:分析14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5月本院146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7.83%,高于文献报道。146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90例,占62%;软产道损伤29例,占20%;胎盘粘连19例,占13%;其它8例,占5%。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随访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前及孕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及降低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7.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对32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作出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联合早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10~12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饮水疗法。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首次排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有效率,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相关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针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措施进行研讨。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非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将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贫血、高龄、流产2次以上、文化程度较低、高血压、第三产程时间较长等因素均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有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除妊娠期糖尿病外,流产次数、生产次数、怀孕次数、年龄、体重指数、胎盘因素、第三产程、妊娠期高血压、文化程度、软产道裂伤、贫血、瘢痕子宫、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巨大儿均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相关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与针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并探索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用群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容积法辅以面积法对全院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分娩的孕产妇有关资料进行收集.结果全年分娩数为2260例,其中产后出血73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23%.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季节、孕妇的城乡差别、分娩方式、胎儿体重以及第一产程等.结论要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必须做好产程的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重视群体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HBV携带)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HBV携带阴道分娩产后出血74例。结果 宫缩乏力是HBV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5.95%;,多次妊娠增加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妇健康教育减少高危因素,加强产程支持,能有效地预防早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我院近年来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7%,造成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娩期是围生期最关键的时刻,应针对出血原因,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将产后出血发生率降到最低,对于高危产妇应尽早做好处理和准备工作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0-2012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268例为病例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3 97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宫缩乏力及未早接触早吸吮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go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按OR值大小依次排列为前置胎盘、宫缩乏力、胎盘早期剥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早接触早吸吮,其中早接触早吸吮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避免产前非意愿妊娠以减少前置胎盘和胎盘早期剥离、及时处理子宫收缩乏力、提倡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117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正常阴道分娩的61例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65%,产后出血组胎儿体重、产后2h出血量、分娩前后Hb差值、分娩前后HCT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90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86例(95.56%),产道裂伤50例(55.56%),胎盘因素8例(8.89%)。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高危因素、及时处理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10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80例(76.19%),软产道裂伤13例(12.38%),胎盘因素11例(10.48%),凝血功能障碍1例(0.95%)。105例产妇经急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正确处理各产程,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孕产妇死因之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本文通过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的系统复习,重点提出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措施和体会。现分析总结临床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武建岭  戚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22-6422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方法对8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发生产后出血的89例产妇无一例死亡,有效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同时明显地提高了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及产科护理质量。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及护理,是保证孕产妇分娩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出血指娩出胎儿24 h内出血量>500 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后出血多由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所致,选取有效方案进行针对性预防,是提高产科分娩质量、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关键[1]。本组选取相关病例,就常规处理与加用葡萄糖酸钙与碳酸氢钠联合防治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70例,将其随机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容积法测算出产后出血量,分析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因素。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而影响因素主要有分娩次数、分娩的方法、新生儿的体重和妊娠合并症等。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按摩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以便对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自然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再采用产后康复按摩,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产妇护理后子宫底下降幅度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护理后的子宫底下降幅度、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自然分娩产妇采用产后康复按摩措施,能有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情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