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肖力屏 《云南医药》2014,(6):711-712
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是急救中心的生命线,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是急救中心永恒的主题。王一镗教授认为,现场救治的质量是急症病人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1],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控制是急救中心管理工作的重点,应从"120"电话受理质量、院前医疗急救病历质量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满意度3方面进行评价。一、评价"120"电话受理质量检查电话受理登记单(以下简称"调度单"),按有无缺陷情况评价"120"电话受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卫星定位的现代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在医疗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采用卫星定位的现代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前(2008年1~12月,对照组)、后(2009年1~12月,实验组)我市120急诊救治急危重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的救治总数、救治成功率、院内反应时间、出车到达现场的时间、从发出求救信号到到达现场的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实验组院内反应时间、出车到达现场的时间、从发出求救信号到到达现场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卫星定位的现代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能缩短单位报警时间,提高急救接警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医药》2014,(2):85-86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现状,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2年中我市120分布在各区域的五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死亡病例126例,对急救反应时间,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出救至到达现场进行急救的时间平均为9.70min。另外我市120出救的通讯调度时间平均为1min,因此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在10min以上。救护车到现场前,极少数患者有机会接受心肺复苏。126例病例中仅有2例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结论今后的院前急救发展方向:①应加强网络分站建设,力求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②在市民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意识;③加强院前急救的规范性,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安庆市院前医疗急救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逊  荣光才 《安徽医药》2016,37(2):224-226
目的 了解安庆市院前医疗急救的基本状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安庆市紧急救援中心及下属的8个分站急救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应电子数据库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安庆市紧急救援中心接听电话数、有效接警数及救治患者数均呈平稳增长趋势。接警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点和季节特点,13~18点和冬季接警所占比例最高。排在前3位的急救病谱依次为:交通事故、心血管疾病、晕厥。结论 安庆市院前急救资源相对不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人才、专业设备和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急救中心1992年动工,1994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急救中心大楼座落在省城福州市五四路口,建成后各项功能逐渐完善,至今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今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我市城区120急救医疗服务的运行情况。一、120运作模式目前,我国急救中心运作模式多样,根据福州市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的是集中调度,分区划片救治的模式,即以120调度为统一指挥中心,以市区各大医院为骨干,急救中心挂靠医院为依托,形成省、市、区医院及部队行业医院共同参与的120急救网络。M、网络的组织与协调城区120急救网络系统由省卫生厅、市卫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及有效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急救体系内容分析及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科学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盘活了医疗急救资源,提升了急救能力和水平。结论通过急救服务体系的建设有效的打造了“15min急救圈”,确保了救护车辆和急救人员在短时间内能够到达事发现场开展急救医疗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护理在抢救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于1991年在急诊科基础上创办了龙岩急救中心,同时开通“120”呼救电话,为了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护能力,于1996年8月开设“急救生命绿色通道”服务,建立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的急救网络,从而初步解决了危急重病人的及时抢救问题。为使护理工作具有预见性统一性、规范化,5年多来我们在工作中合理应用急救护理程度,抢救成功率从78%提高到89%。急救护理程序包括:接“120”电话,病情评估,准确分诊,实施抢救措施,护送,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接好“120…  相似文献   

9.
目的简要探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救治的120例创伤患者病例,对患者致伤的原因、伤情、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及时正确的护理方式提高了院前创伤急救患者的存活率,120例创伤急救患者中,成功抢救患者113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4.17%。结论高素质的急救护理人员和及时恰当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珠海市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珠海市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2007年1月-2009年12月63670次院前救护的调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和描述分析。结果珠海市总体120急救网络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03.76±3.21)min,城区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0.73±2.42)min明显短于乡镇的(16.79±5.84)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市乡镇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与城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探讨与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区域性连续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深圳特色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突出表现在:①高度权威的急救医疗指挥体系;②覆盖全市的急救医疗纲络体系;③制定了确保急救医疗网络体系规范运作的制度保障体系。深圳市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是要建立健全含社区急救、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三者有机结合的贯穿急救全流程的区域性连续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旨在充分利用街生资源,缩短急救半径,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做到无“缝隙”急救,使伤病员尽早得到确定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化军民融合,建强一体化网络,打造先进的平战结合创伤急救体系平台。方法研发并应用自主创新技术项目,提高综合急救水平;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社会力量的急救能力素质;配置先进急救车载装备,提高创伤急救规范水平;加强信息化急救指挥平台建设,进行平战任务转换和演训。结果平时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有力,战时实施区域内高效联动救援。结论创伤急救体系高度集成、高效运行,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急诊急救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根本利益,院前急诊急救事业的壮大势在必行.急救体系架构建设完成后,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急救的规范操作仍是当下急诊急救工作的重点.院前急诊急救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可以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本文首先分析院前急诊急救操作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中心目前临床院前...  相似文献   

14.
<正>军事演习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急救是一个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急救有组织的连续过程。伤员从受伤开始到得到有效救治这段“黄金时间”决定了绝大部分伤员的预后。一个规范、程序化的院前、院内急救流程是确保伤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改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模式的方法,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1998年1月以来3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分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患者出院时即按GOS评分标准评定,无或轻度残疾147例(40.61%),中度残疾59例(16.30%),重度残疾46例(12.71%),植物状态14例(3.87%),死亡96例(26.5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院前及院内急救专业性强,对参与急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重大车祸伤的救治作用。方法对13起重大车祸伤136例伤员实施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急救措施分别是心肺复苏48例次,心脏电除颤36例次,吸氧、辅助呼吸65例次,静脉穿刺输液95例次,加压包扎止血42例次,颈托夹板固定16例次,院内专科手术36例次。结果恢复良好105例,伤残26例,死亡10例,其中现场死亡7例,院内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脑疝、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失血性休克。结论对重大车祸伤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使整个急救程序环环紧扣,保持了治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使急救工作达到快捷、规范、优质、高效的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福州第八医院120急救出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的120急救出诊现状,探讨120急救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以我院120出诊登记本为依据,统计分析近年出诊次数、出诊原因、呼叫—反应间期、出车时间、空车率、现场抢救成功率、出诊收入与欠费情况及影响院前急救的因素等。结果近年我院出诊次数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在20%以上,出诊的原因分别是外伤、车祸、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急性中毒及其它原因;呼叫—反应间期超过10分钟,但逐年缩短;2005年前平均出车时间白天超过1分钟,夜间超过3分钟,2005年白天与夜间分别接近1分钟与3分钟;近年出诊空车率均在10%以上,出诊现场抢救成功率在94.5%以上;除去空车及无法收到的出诊费用,出诊平均收入不超过95元/(人.次),无法收到费用的出诊次数逐年上升。结论120急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医院自身加大投入,更需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稳定急救队伍,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加急救设备的投入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马烨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75-3476
我院于2000年12月加入市“120”急救网,出诊救护车上配备了车载电话、除颤仪、电动吸引器、心电图机、简易呼吸机、微量血糖分析仪、血氧饱合度监测等急救仪器和药品。1一般资料从2002年7月 ̄2005年7月,因服毒向我院求救患者58例,年龄15 ̄68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3例,安眠药中毒18例,毒鼠类药中毒7例,吞服毒品4例,其它16例;误服15例,自服43例;接诊时昏迷12例,嗜睡20例,清醒26例。2典型病例2005年7月6日,1例42岁女性患者因被肺部疾病困扰,在家吞服有机磷农药(剂量不详),处于昏迷状态,瞳孔针尖大小,口唇青紫,口吐白沫,有大蒜臭味,全身湿冷,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与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多发伤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生命救治,有效地进行现场救治、转运监测和院内抢救措施,提高了伤员急救成功率。结果合理掌握优先处理原则,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掌握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地采取急救措施,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院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观察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除4例在护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死亡外,其余38例在经过医护人员的急救和护理之后,均成功到达医院,到达医院时,轻度中毒患者7例,四肢无力、头晕、头痛的症状均减轻,中度中毒患者30例,其中7例由浅昏迷转成昏睡,23例从昏睡转成嗜睡,重度中毒患者1例,从深睡眠转成浅昏迷。结论及时实施院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