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定国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7,(Z2)
本文报告用赛庚啶(Cyproheptadine)成功地治疗皮质醇增多症一例。患者女,15岁,学生。生长迟缓、向心性肥胖及原发性闭经5年。根据午夜血浆皮质醇、促皮质素浓度和尿类固醇排泄的增加,于1975年12月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X线检查垂体凹正常,静脉肾盂造影伴断层摄片征实肾上腺正常。每天使用地塞米松2毫克不能抑制而改用8毫克才能抑制升高的血浆皮质类固醇。虽应用垂体照射,一年后患者仍无临床及实验室的改善。曾考虑施行全肾上腺切除术,决定每天试用赛庚啶24毫克进行治疗。开始一月内,出现月经并持续规则。满月脸及向心性肥胖逐渐减轻。三个月内,第二性征有明显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两例合并甲亢的肾上腺疾病,一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另一例为嗜铬细胞瘤。例1,男、50岁,1982年3月入院,住院号276683。患者近8年来常感头晕,血压140~170/90~100 mmHg,服降压药无效。近一年频繁发生四肢发作性软瘫,测血钾2.2~3.0 mmol/L,经静脉或口服补钾可缓解。既往体健,无类似家族史。体检:血压140/90mmHg,脉率96/分,身长175cm,体重66 kg。心、肺、腹部等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 相似文献
3.
4.
5.
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是指患者没有皮质醇增多的典型临床表现,而仅有轻度的皮质醇增多。尽管缺乏皮质醇增多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该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及椎体骨折的风险却很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报道1例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继发骨质疏松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血管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男性患者相对较少,本文报告1例68岁男性系统性血管炎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四肢末端红肿、青紫、疼痛、坏疽3年,进行性加重伴体重下降2月余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四肢末端红肿、青紫、疼痛反复发作,伴全身紫红色或暗红色皮疹、瘙痒,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1958~1983年住院诊治的40例皮质醇增多症(即 Cushing 综合征),包括本院31例、鄂医一院4例及武汉军区总医院5例。其中3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另6例具有典型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未作手术。现扼要分析如下,并着重讨论有关诊断问题。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8~53岁,其中21~40岁共26例(65.0%)。女29例,男11例,女性明显多见。病程0.3~12年,增生组平均2.7年;腺瘤组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等辅助检查的意义.方法:从年龄、性别、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观察22例不同原因所致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测定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22例中诊断库欣病(增生型)14例[63.6%,其中13例(92.9%)得到MRI检查证实],肾上腺腺瘤6例[27.3%,均得到MRI检查证实(100%)],另有肾上腺结节样增生1例(4.5%),异位ACTH综合征1例(4.5%).临床表现:按出现的频率前4位依次为,库欣病:高血压(100%)、满月脸(92.9%)、向心性肥胖(85.7%)、多血质(85.7%),肾上腺腺瘤:高血压(100%)、满月脸(100%)、向心性肥胖(100%)、多血质(83.3%).实验室检查:小剂量地塞米松不能抑制:库欣病与肾上腺腺瘤均为100%.结论:根据高血压、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MRI检查可诊断绝大多数皮质醇增多症. 相似文献
9.
皮质醇增多症一般进展缓慢,不易早期诊断,据报告,从起病至确诊平均为3年左右。我院自1961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皮质醇增多症44例,现作一分析讨论。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女32例,男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11.
皮质醇增多症和精神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醇水平变化和精神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确诊的133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按病因不同分成肾上腺病变组,垂体腺瘤组和异位ACTH肿瘤组,对比分析皮质醇变化和精神异常的关系。结果(1)不同病因引起皮质醇增多的水平和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高皮质醇血症患者的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忧郁、兴奋和其他精神异常。79.7%的患者有抑郁的表现。(3)异位ACTH肿瘤组皮质醇水平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上升幅度较另外两组显著升高(P<0.05),组内患者均有抑郁表现,自杀倾向发生率58.3%,较其他两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1)精神异常不仅和皮质醇浓度有关,还和皮质醇水平的波动幅度关系密切。(2)重视皮质醇增多和精神异常之间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是由于内源性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所致。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紫纹、骨质疏松、糖耐量减退、高血压、乏力,女性则有月经稀少、闭经、不育、多毛、雄性化表现,男性并发阳萎、性欲减退。病因可分三大类:(1)依赖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10%是由于垂体有 相似文献
13.
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有三:①垂体ACTH瘤;②肾上腺皮质瘤或癌,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mor);③异位ACTH瘤。正常人中枢神经系统可控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昼夜规律性和应激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增加。血浆皮质醇增加时又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醛固酮是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6岁。1971年无诱因地在躯干部出现散在丘疹,部分有脓点,伴低热、血沉快,在外院诊断为“丘疹性坏死性结核疹”,经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结核治疗无好转,皮疹逐渐增多延及胸、背、四肢。至1982年7月出现四肢大关节酸痛及四肢肌肉痉挛性疼痛伴手麻抽搐,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1982年10月仍低热,在肌肉注 相似文献
15.
16.
白耀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1)
本文报告一例23岁男性患者,因高血压入院,3年前发现血压升高,10个月前因高血压第一次入院,当时血中皮质醇日夜曲线正常,空腹血糖为94毫克%。本次入院检查有明显的皮质醇增多症表现,血压为170/110毫米汞柱,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排量为49.8毫克/每克肌酐,17酮类固醇(17-KS)为32.5毫克/24小时,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尿17-OHCS不被抑制,试验第二日17-OHCS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1)
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高、PCI治疗围手术期血栓事件发生率高。本文报道了一例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心肌梗死后给予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成功病例。 相似文献
18.
1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出血一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恰如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3)
患者男性,60岁,活动中突然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小时于1998年2月11日入院。无意识丧失,伴患侧肢体麻木,呕吐胃内容物3次,无咖啡样物。3年前因皮肤紫红经外周血及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经常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无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921-1923
正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且具有较高恶性程度的肿瘤,其发生位置遍布于毛细胆管至胆总管。胆管癌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其因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导致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引起外周血PLT明显升高,多数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1])。ET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倾向、血栓形成、栓塞及脾脏肿大等,少数患者可转变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白血病~([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