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泪腺癌8例     
我院1975年至1989年收治泪腺癌8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收治住院病人的0.035%。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5例、女3例,年龄32~55岁。左右眼各4例,病程3个月至4年余,平均病程15.1个月。临床眼部症状和体征:有泪溢、胀痛、发痒、视力下降,突眼、失明及头痛。在病变部位均可触及不同大小的肿块,最大约3cm×3cm×2cm。2例耳下及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X线片及CT检查7例眶壁骨质破坏,1例侵犯视神经。治疗方法:肿块切除和单纯放疗各1例;肿块切除加放疗1例;眶内容挖除加放疗4例;单纯眶内清除术1例。  相似文献   

2.
陈海林  卫光宇 《癌症》1994,13(1):83-83
鼻咽癌放疗后的颌下(颏下)淋巴结转移——附26例病理及临床分析陈海林,卫光宇,林萍湛江粤西农垦第一医院放疗科(524002)初治前的鼻咽癌较少发生颌下和颏下淋巴结转移,但在放疗后可出现颌下和颔下淋巴结肿大。及时确定其性质对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3.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淋巴结肿大中最常见 ,而淋巴结转移癌在淋巴结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我院收集从 1995年至 2 0 0 1年近 6年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 4 5例 ,给予细针吸取活检细胞学检查 ,探讨其临床及细胞学特点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5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6 0岁者 2 4例、4 0~ 6 0岁 16例、<4 0岁者 5例 ,平均年龄 6 3 5岁 ;部位 :左颈部 16例 ,左锁骨上12例 ,右颈部 7例 ,右锁骨上 5例 ,右颌下 3例 ,左颌下 2例。1.2 方法 采用干燥无菌 5 0ml注射器及 8号针头 ,常规消毒后快速穿刺肿大…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价值。方法 44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2~60个月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后18例,手术加放疗后6例,放疗后20例。单纯适形放疗30例,加用常规放射治疗14例。结果 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Ⅰ~Ⅱ级27.3%(12/44)、Ⅲ~Ⅳ级20.5%(9/44);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Ⅰ~Ⅱ级31.8%(14/44)、Ⅲ~Ⅳ级11.4%(5/44);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31.8%(14/44),部分缓解(PR)50%(22/44)。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2/44)、40.9%(18/44)。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5.
颊部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一例许昌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张现军,刁玉敏,李亚林患者男,17岁。于1993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诉右额粘膜无痛性肿块1个月,肿块渐渐增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一)。右侧颊部轻度肿大,表面皮肤无红肿,颌下淋巴结无肿大。张口不...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瑞  涂青松  袁君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6):401-402,412
目的:分析原发性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起源、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0年12月收治4例原发性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均有病理证实,中位年龄为66岁;主要症状是声嘶,呼吸困难.吞咽疼痛,4例均手术治疗,2例行第2次手术治疗(全喉切除术)。3例行术后放疗,采用^60Co,6MV X线,放疗剂量为60~62Gy/6周。结果:3例健在,分别已生存11年,4年,3年;1例未放疗者术后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带瘤生存10个月。结论: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高度浸润性,易复发,手术加放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NK/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放化疗的选择及先后顺序对鼻Ⅰ、Ⅱ期NK/T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例病理明确,AnnArbor国际分期Ⅰ、Ⅱ期NK/T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采用同期放化疗者CR6例,4例存活5年,3例存活2~4年.1例存活9个月。8例先行6程化疗后放疗者,CR4例,2例存活5年,4例存活2~4年.2例9个月内死亡。4例单纯化疗者1例CR,存活34个月;1例PR,23个月死亡;2例PD,5、8个月死亡。[结论]鼻Ⅰ、Ⅱ期NK/T淋巴瘤应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介入时间的早晚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综合治疗后远处淋巴结复发转移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例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所有患者术前磁共振显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而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2年出现,其中4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经全身化疗及三维适形放疗,4例死亡,平均生存15.3个月.1例带瘤生存24个月。结论:腹主动脉旁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宫颈低分化癌患者远处复发转移部位之一,需要应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扫描(SPECT)技术是诊断、随访及评价预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400年前Acraeus[1]首次指出乳腺癌也可能发生在男性。Crichlow[2]1972年收集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乳腺癌中0.38%-1.5%,平均1%。我院自1985-1995年共收治男性乳腺癌5例,占同期乳腺癌的0.98%(5/508),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者67岁,因左乳肿物6年,快速生长半月于1988年2月就诊。检查:左乳内上方有一3X4cm肿物,质硬、固定、表面皮肤正常,同侧腋下可触及2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1x1cm。经针吸活俭细胞学检查,诊为:左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髓样痛,腋下淋巴结转移,术后半月行60Co放疗…  相似文献   

11.
对32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照射剂量为50~55Gy,腔内治疗剂量为50Gy/10周,放疗结束后2~4周给予手术,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22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8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盆腔淋巴结清除6例,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活检10例。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未发现癌残留者28例,有癌残留者4例,宫旁切缘无1例查见癌,各组淋巴结均未查到癌转移及未见癌残留;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17/18)、71.4%(10/14)。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肉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颈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癌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9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葡萄状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5例,内膜间质肉瘤1例。2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3岁,其中癌肉瘤患者的中位年龄47岁(19~69岁),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中位年龄43岁(34~47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中位年龄21岁(20~37岁)。21例患者均有阴道出血症状及宫颈肿瘤。6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患者均有质脆的葡萄状肿物填满整个阴道并有肿块脱出。4例患者仅行单纯放疗,17例患者均采用联合治疗。本组有6例患者肿瘤复发,复发率为28.5%(6/21)。中位复发时间为29个月(10~194个月)。6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2例生存已超过10年。寿命表法计算21例患者的生存概率为:1年70.0%,3年36.9%,5年22.1%。4例单纯放疗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6、32、36个月死亡;2例放疗加化疗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4、10个月死亡;15例手术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4例分别于治疗后2、4、5、24个月死亡,儿例患者随访中,其中8例生存已超过2年,5例已超过3年,3例已超过5年,其中2例长期生存已超过10年。5例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治疗后6个月死亡,4例生存已超过32个月,最长1例已生存了318个月;6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2例于治疗后2、4个月死亡,3例生存超过28个月,2例已超过5年,最长生存156个且无肿瘤复发;9例癌肉瘤患者,6例分别于治疗后3、4、5、24、32、36个月死亡,1例生存超过48个月,另2例分别在治疗后18、37个月失访;1例内膜间质肉瘤治疗后6个月死亡。结论子宫颈肉瘤以手术联合化疗和或放疗为宜,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患者的预后较好,而癌肉瘤患者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肉瘤(Stromal sarcoma of the breast,SS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4年5月~2007年9月收治的6例SS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1例绝经.发病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8岁.患者均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3例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肿物中位最大直径6cm(3~15cm),3例有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病史,1例伴间断性疼痛.按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制定的临床及病理分期(第六版)标准:ⅡA期1例,ⅡB期2例,ⅢB期2例,1例无法评估.4例患者首次治疗采用乳腺肿物局部切除术,复发后采用全乳切除或改良根治术,侵犯胸大肌者则行根治术.最终2例行全乳切除术,2例行乳腺根治术,2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间质肉瘤,其中1例伴灶性骨化,1例伴粘液变性.4例患者首次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未行放疗.术后中位随访36.5个月(8~204个月)间,4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均复发,其中3例患者2次以上复发,首次复发中位时间为2.5个月(1~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出现双肺转移,未治疗,余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乳腺间质肉瘤术前诊断困难,肿物局部切除术后易复发,保证切缘阴性的局部扩大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是治疗乳腺间质肉瘤的合适手段,腋淋巴结清扫是不必要的.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的疗效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阑尾转移癌极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半个月于1992年2月9日入我院。体检:T36.5℃,BP14/10kPa,慢性病容,右颌下可触及一直径为3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经胸片、肺CT、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左上肺未分化小细胞癌。头部CT检查见脑占位性病变。右颌下淋巴结活检病理学回报为转移癌。临床诊断为左上肺未分化小细胞癌,脑、右颌下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合并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8例T1-4N0-1M0期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行预防性次全淋巴放疗,PGTV(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和町V(包括预防性次全淋巴照射区)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PTV—GTV处方剂量66Gy/30f,PTV—CTV处方剂量60Gy/30f。放疗期间及放疗前后PF或TP方案化疗4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按计划完成了全量放疗,21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15例患者接受1-2个周期同步化疗。CR28.6%(8,28),PR50%(14/28)。中位随访8.5个月(2~17个月),5例死亡。局部未控或复发率35.7%(10/28),无一例出现野内淋巴结进展或复发。远处转移率10.7%(3/28).其中1例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7例治疗后体重下降超过5%。无2度以上心脏、肝脏、肾脏毒性;无3度以上急性肺损伤;3-4度食管炎5例,均接受了同期化放疗;3-4度血液学毒性3例;2例食管瘘形成;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合并化疗是可以耐受的,可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野外淋巴结复发少见,但局部复发仍是主要失败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HART)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毒性和疗效。方法58例不能手术的ⅢA(N2)-ⅢB期NSCLC患者随机进入研究。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诱导化疗2~4个周期后进行LCHART。放疗第一阶段前后对穿大野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2.0Gy/次,1次/d,总剂量40Gy;第二阶段缩野照射临床肿瘤灶,1.5Gy/次,2次/d,总剂量27Gy。结果53例适合进行统计分析。放疗结束后1个月增强CT评价有效率为58.5%。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9.3%、22.8%、13.7%、11.4%,1、2、3、4年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3.6%、22.9%、12.9%、8.6%。粒细胞下降3级12例,4级3例;放射性食管炎2级14例,3级2例;放射性肺炎2级9例,3级1例。晚期放射性肺损伤2级6例,3级1例。化疗无效者中59.5%发生了远地转移,化疗有效者中仅18.8%(P=0.006)。结论诱导化疗2-4个周期加LCHA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毒性可以耐受,中位生存期较其他诱导化疗加常规放疗有所提高,胸腔内肿瘤进展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ot岁。因发现右耳垂下肿物6年,逐渐增大1年,于lop年10月2日人院。体查:右腮腺区们及一肿物4cmx3cm,质硬、活动差,边界不清,肿物浸润皮肤,右耳前淋巴结Icmxl.5cm,质硬、活动差,右颈深上们及3个肿大淋巴结,2cmx2Cm-3。X4Cm,质硬、活动差,颌下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下未们及,无面神经损害征。于10月10日在全麻下行右腮腺全叶切除、右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腮腺鳞癌。术后行”co外照射,腮腺区、右耳前、颌下淋巴引流区及右半颈gr5()Gy/3天/25次,随访至lops年9月,病人仍健在。讨论:腮…  相似文献   

18.
常规放疗加每周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Ⅰ期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常规放疗的同时每周1次紫杉醇持续3小时滴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DLT),确定此治疗模式下紫杉醇的最大受剂量(maximal tolerant dose,MTD)。方法: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进入前瞻性临床I期试验。急性毒性按常见毒性评价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Version 2.0,CTC2.0)分级,紫杉醇MTD定义为≥2/6患者出现DLT剂量水平的下一级剂量。紫杉醇每周1次,持续静滴3小时,开始剂量20mg/m^2,每个剂量水平治疗3例,如无DLT发生则逐次递增10mg/m^2。放疗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68-70Gy。结果:2000年12月-2001年6月,16例患者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在20mg/m^2剂量水平未发生DLT,30mg/m^2水平1/3患者发生Ⅲ级口咽部粘膜炎并持续5周,再以此剂量治疗的3例未发生DLT。40mg/m^2水平的3例中1例发生Ⅲ级粘膜炎并持续4周,1例发生Ⅲ级皮肤损伤并持续4周。为增加试验的可靠性,再以30mg/m^2治疗了4例患者,未有DLT发生。按照计划试验到此停止。中位随12个月后,1例放疗后6个月死于多发性骨转移,1例右上颈淋巴结足量照射后残留,观察至3个月时,淋巴结开始增大,予以手术摘除。其余14例均无瘤生存。结论:急性粘膜和皮肤反应是常规放疗联合每周紫杉醇持续滴注3小时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DLT,其他毒性轻微;紫杉醇MTD为30mg/m^2。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在切除术后或/和放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及术前后辅助放疗)后,仍有不少病例出现未控、复发、转移,需再次治疗。1991~1995年间我们以PPF(DDP、PYM、5-Fu)方案对此病例进行化疗,现将4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3例,女14例;中位年龄56岁(37~65岁),均为鳞癌,未用过化疗。其中32例仅有转移病灶,15例仅有或伴有局部病变。转移病灶为:颈、纵隔和腹腔淋巴结26例,肺18例,肝5例,椎体6例,皮肤4例,胰3例,胸水、心包积液4例。有1个器官病变者23例,2个者16例,3个以上者8例。入院KS计分40~80分。治疗以DDP80~100mg/m…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38岁,咳嗽半年,痰中带血3个月,胸部CT显示左肺中心型占位,直径5cm,表面短毛刺状,并左上肺不张。1998年6月8日入院,诊断为肺癌。在全麻下行左全肺切除、肺门淋巴结清除。术后病理为肺腺癌混合纤维肉瘤,肺门、隆突下、纵隔淋巴结腺癌转移4/4、3/3、1/4。术后给顺铂 依托泊苷方案化疗4个疗程。术后8个月死于脑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