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予 《中国当代医药》2012,(36):125-12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在掌握透析低血压病因的前提下,对3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预防、治疗及加强护理措施,总结防治透析低血压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加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监护、透析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实施整体化护理,选取的30例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11100次,发生低血压799次,发生率为7.2%;727次低血压得以纠正并继续透析治疗(占91.0%)。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姚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627-628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HD)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次HD中发生低血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15.08%,经对症治疗及护理,319例次继续透析,51例次因持续低血压结束透析,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要加强巡视,定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预防发生低血压出现低血压时,要静脉推注50%葡萄糖静脉滴注0.9%氯化钠,轻症患者大多很快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钠梯度透析在透析中对透析性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20例血液透析患者248次透析分2组进行常规透析和钠梯度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结果 钠梯度透析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并且钠梯度透析患者低血压时症状较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钠梯度透析在透析性低血压中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左俊荣 《天津药学》2006,18(6):37-38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基础上联用左旋卡尼汀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4例经常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低温透析,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并与低温透析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低温透析基础上加左旋卡尼汀,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由低温透析31.4%降到15.7%,避免了因症状性低血压时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的容量负荷,也避免了因严重的症状性低血压结束透析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结论:低温透析基础上联用左旋卡尼汀能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钠曲线行高-低钠序贯血液透析预防低血压发生及对Urea、Cr、Na+清除效果。方法对12例标准血液透析时经常发生低血压患者,在标准血液透析1个月后改为钠曲线透析1个月,观察两种透析方法低血压发生情况及透析前、后血清Urea、Cr、Na+。结果钠曲线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较标准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血清Urea、Cr、Na+,组间透析前、后分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钠曲线血液透析可有效预防低血压发生,有效清除Urea、Cr,并未引起高钠血症。  相似文献   

6.
廖锦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39-293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高/低钠序贯透析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约为10%~15%),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患者的增加,透析中急性并发症——低血压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血液透析中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处理低血压和防止再次复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血液透析低血压30例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观察透析过程中使用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对血透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序贯透析组和普通钠常温透析组,两组均每次透析4小时,每周2次,各治疗6个月,观察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 每一个月查一次透析前后的血生化,观察透析疗效.结果 序贯透析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普通钠透析组明显降低 对患者的血肌酐,血钾、尿素氮清除较好,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透析低血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使用序贯透析,能较好地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不影响透析费用,不影响透析效果,操作简便易行,是防止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称透析)过程中如何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高/低钠序贯透析法以及调节透析液温度等方法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透析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科室8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研究组),观察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44例,共血液透析1013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55次(占对照组的15.30%);研究组45例,共血液透析961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09次(占研究组的11.3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结论整体的心理护理、透析护理以及科学膳食能够明显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使患者透析充分,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方法 根据原因对症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透析宣教等方法 预防低血压.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96例,共4606例次血液透析,268例次发生低血压.结论 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廖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98-600
目的在血液透析中观察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手段。方法对113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发生低血压后立即给予降低血流量、暂停超滤量,同时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其中60例(60.18%)患者低血压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完成透析;8例患者不能完成透析,提前下机。结论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不同的透析方案,并做好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透析的充分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20%@30%[1]。低血压的发生影响透析充分性和透析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血液透析中血压控制的好坏,对提高透析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性、舒适度,降低治疗费用,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30例,在透析过程发生低血压者,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减少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纠正低血压,避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及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低血压发生明显减少.结论:针对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加以预防,能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15例经常性反复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上机后即采用低温透析327次,293次有效地预防了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成功率达89.6%,无1例因症状未缓解而结束透析。现将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曲线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存在反复性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低温曲线钠血透模式治疗,透析结束后对比两组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220次血液透析,对照组发生64例低血压,发生率为29.1%,观察组发生26例低血压,发生率为11.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透析过程中观察组最低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温曲线钠透析模式可有效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可作为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透析过程,认真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性低血压的多种因素。采用静脉滴注高渗溶液,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减慢透析脱水速度等措施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采用控制脱水速度,低温透析,合理使用药物,改变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结果血透相关性低血压原因多样,症状因人而异,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无1例死亡。结论根据不同的人及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接诊血液透析患者34例,行血液透析3326次.所有患者在行血液透析前均进行健康宣教,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压则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结果 共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227次,占透析总数的6.83%.其中201例次(88.5%)经有效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完成血液透析;26例次(11.5%)经治疗无效,停止血液透析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血压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是纠正低血压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参麦注射液对28例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升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402-2403
症状性低血压症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30%。有文献报道,尽管近年血液透析技术和条件有很大改进,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几乎没有下降。因此,探索透析低血压的防治对策,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血液净化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我科于:1998年~2004年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单纯程序超滤对容量负荷过度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程序超滤透析组(A组,n=36)和标准透析组(B组,n=36)。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在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不同时间段及总时间内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程序超滤模式可有效预防过度容量负荷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