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归不同产地加工品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当归不同产地加工品全当归和当归头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药典法、苯酚-浓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加工品全当归和当归头的各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该分别制定当归头和全当归药材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当归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方法使用HPLc方法对多个产地当归中的阿魏酸含量,使用蒸馏法对总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当归,在阿魏酸含量上为0.2756-0.7154mg/g之间,总挥发油的含量在2.0197-16.6974mg/g之间。结论不同产地的当归中,其有效成分即阿魏酸和总挥发油的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当归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穗华  林海  高妮 《当代医学》2011,17(22):140-141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当归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当归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其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在0.2752~0.7094mg/g;藁本内酯的含量在0.8186~6.8832mg/g;总挥发油的含量在2.0517~16.2316mg/g。结论不同产地的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挥发油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浸出物含量评价不同储藏时间、不同生境、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茬次和不同农家品种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结果:不同储藏时间金银花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基本一致,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有差异;不同生境下同一农家品种的金银花浸出物含量基本一致;不同方法加工的金银花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硫熏晒干法金银花浸出物含量最高,晒干法次之,烘干法最低;两种浸出物以三、四茬金银花含量较高,其次是二茬花,头茬花含量较低;不同农家品种金银花浸出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以3号鸡爪花的两种浸出物含量最高,也是当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不同溶剂浸出物含量可以应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评价。建议将两种浸出物含量列入金银花质量标准,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以干燥品计算,金银花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冷浸法)不得少于30.0%,70%乙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热浸法)不得少于3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中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绿萼梅产地加工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波直接干燥和微波“杀青”后干燥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新鲜绿萼梅进行加工,以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测定其含量,探讨不同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并与产地工艺加工的样品比较。结果 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微波“杀青”后干燥方式较优,成品花萼色泽呈黄绿色,外观性状较佳,且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微波直接干燥。优选出的微波干燥工艺:取绿萼梅置微波托盘中,薄膜密闭,90 ℃微波干燥2 min,取下薄膜,晾2 min,摊于微波托盘上50 ℃微波干燥10 min。结论 不同的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绿萼梅杀青干燥工艺,为绿萼梅新型加工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杀青"后干燥的方式对新鲜绿萼梅进行加工,以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金丝桃苷及异槲皮苷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微波干燥工艺,微波干燥样品中绿原酸含量高于传统干燥样品,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干燥方式作为绿萼梅新型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保存绿萼梅的有效成分,提升绿萼梅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为中医传统常用补血药,其成分主要为多糖、阿魏酸、挥发油、微量元素等.本论文通过对不同方法炮制后当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对当归的炮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实验用电感耦合发射光谱法测定当归中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通过不同方法炮制的当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熏硫对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地加工中熏硫对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当归药材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熏硫后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阿魏酸的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的阿魏酸含量高低依次为归尾、归身、归头,但商品等级与阿魏酸的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熏硫不仅影响药材的外观性状,还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由于目前完全禁止熏硫还有一定的难度,在保持当归传统加工习惯的基础上,须研究合理、规范的熏硫工艺,以保证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岷当归3种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原子吸收法测定各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各样品中阿魏酸及重金属含量的比较,对岷当归3种不同初加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熏炕法所得岷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硫黄熏干法和晒干法的样品,熏炕法和晒干法所得样品中5种重金属的总量均低于硫黄熏干法的样品。结论岷当归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应选用熏炕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没药的不同炮制方法,评价其最佳质量。方法 用水和醇为溶剂从没药中提取出水溶性成分和醇溶性成分,根据2005版药典对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对没药,醋没药和炮制品进行含量比较,评价其品质。结果 炮制品易于粉碎,刺激性气味较低,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较生品没药和醋没药高,挥发油含量低。结论 实验能达到炮制目的,炮制过程中药品干燥较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当归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观察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Molish反应和FeMing实验反应对当归提取物进行鉴定,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其糖含量;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当归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当归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其糖含量为81.4%,此提取物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提高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结论此当归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多糖,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方法给大鼠灌胃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收集大鼠消化道内容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内容物中当归挥发油的指标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以藁本内酯作为指标评价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评价制备微丸的结肠靶向性。结果藁本内酯在大鼠消化道内容物中的线性范围为1.268~507.2 mg/L;在大鼠给药后4 h,即可在盲肠和结肠部位检测到有药物释放,而且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持续释时间超过16 h,说明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可以在大鼠结直肠部位维持长时间的释药。结论制备的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有较好的结肠靶向性,可以用于后期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抗辐射致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X线照射Wistar乳鼠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当归红芪超滤物进行干预,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辐射损伤模型组、当归红芪超滤物不同浓度(3、6、9 mg·mL-1)干预组(UFE-AH)。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细胞Bax的表达,蛋白印迹半定量测定各组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辐射损伤模型组比较,当归红芪超滤物各干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当归红芪超滤物具有拮抗辐射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产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新疆尼勒克县产中国沙棘果实挥发油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尼勒克县产中国沙棘鉴定出50种化合物。结论:中国沙棘挥发油以分子量较小的烷烃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阿魏酸、藁本内酯、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为指标,优选活络效灵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及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含量,用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评分优选复方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当归中的两种有效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的方法,以及同时测定丹参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方法。经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评分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0.5 h、提取3次。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0.5 h、提取3次,按上述工艺将当归及丹参合并提取,该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当归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对脾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合成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探讨氯磺酸对当归多糖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和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BaSO4比浊法测饰物的硫含量;MTT比色法研究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到8种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硫含量为93.7-171.4mg.g^-1,产率为0.737-0.884g.g^-1,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在剂量为500mg.L^-时,给药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作用与剂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提高氯磺的比例,可以提高产物的硫含量,但收率降低,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活化的T细胞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烟熏加工当归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探讨烟熏温度及烟熏时间对当归薄层色谱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甲苯-乙酸乙酯-冰乙酸(90∶10∶2)为展开剂,阿魏酸、Z-藁本内酯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8批不同烟熏条件加工的当归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方法药材用量少,薄层色谱信息丰富,操作简便、快速。结论不同烟熏条件加工的当归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该法为烟熏加工当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核心用药.方法:选择数据库中2006年3月-2009年5月经刘新祥教授诊治显效或好转的肾系病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提取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常用药物配对.结果:在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土茯苓、芡实、当归、丹参、党参、柴胡、淫羊藿、白术、白花蛇舌草、巴戟天、凤尾草.药物配对有熟地、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山药、芡实;白术、茯苓;当归、丹参;丹参、淫羊藿;黄芪、党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黄芪、芡实;山药、熟地;芡实、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土茯苓.在最低条件支持度≥3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山药、黄芪、芡实、丹参、当归、党参、土茯苓.药对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黄芪、党参;黄芪、芡实;芡实、当归;黄芪、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山药;黄芪、土茯苓.结论: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常用药物为肾安汤,核心用药围绕益气、固摄、通络、化浊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景参丸中红景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优化景参丸的干燥工艺.方法:①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