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严重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52例于2006年6月-2008年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药物治疗及氧疗)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在常规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急性肺损伤,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无创通气前、无创通气2h、24h和撤机时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37例,占88.1%,无效5例,改行有创通气,占11.9%。37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RR显著下降,SpO2逐步升高,PaO2及PaO2/FiO2逐渐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R下降、MAP及CVP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面罩比例辅助通气(PA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的疗效.方法 2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先进行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2 h,继而予PAV辅助通气30 min.监测患者在上述通气模式时的数据,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IP)、吸气时间分数(Ti/Ttotal)、动脉血气(PaO2/FiO2、PaCO2),计算平均吸气流速(VT/Ti).记录胃胀气、漏气、不耐受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BiPAP相比,PAV通气时的PIP、VT/Ti降低(P<0.05),Ti/Ttotal升高(P<0.05).两者胃胀气、漏气、不耐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V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应用,PIP、VT/Ti显著降低,Ti/Ttotal明显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郝双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27-52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监护室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59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29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总的通气时间、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时间、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死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h后的RR、HR、PaO2/FiO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FiO2低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上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通气的时间、VAP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有创通气。此外,无创通气的患者住ICU的时间也明显低于有创通气,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60例20 ~ 65岁收住院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抗感染及机械通气、对症及支持治疗,对照组用沐舒坦60 mg/天,静脉注射;观察组用沐舒坦20 mg/kg·天,静脉三小时微泵注入;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5天后、治疗7天后的肺损伤评分、PaO2、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4周存活率.结果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组患者的PaO2、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较常规剂量组疗效要好(P<0.05);两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大剂量沐舒坦的应用对重症肺炎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高频震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ARDS患者根据通气方式分为研究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研究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接受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比值(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O2、PaO2/FiO2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2小时时,两组患者PaO2、PaO2/FiO2、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疗效相当,均可以有效治疗ARDS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组(观察组)45例,拒绝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组(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吗啡静脉注射等常规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的pH值、心率(HR)、血气分析(Sa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的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经过抢救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aO2、HR、SaO2、R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能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生命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邵民坤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25-3227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RDS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组( SIPPV+VG组)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 NIPPV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治疗,并记录呼吸支持0 h、12 h、24 h、72 h吸入氧浓度( 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平均气道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计算P/F(PaO2/Fi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2),并分析两组间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间0 h、12 h、24 h、72 h后MAP、FiO2和P/F( PaO2/Fi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3.247、187.385、376.587、128.509、430.276、259.507,均P<0.05),且0 h分别与12 h、24 h、72 h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O2、SaO2、a/APO2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2.756、987.835、796.37、683.508、735.375、679.509,均P<0.05),且0 h分别与12 h、24 h、72 h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AP和气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0.02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NRDS患儿氧合状态、促进气体交换功能,NIPPV法可进一步减少VAP、气漏的发生率,是临床上首选的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使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救治方法。方法分析42例ACPE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面罩连接呼吸机BiPAP无创通气救治,据患者反应调节呼吸机参数,2h好转后,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和动脉血气: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 BiPAP治疗2h后患者的MAP、HR、RR、SpO2和动脉血气中PH、PaO2较治疗前均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面罩连接BiPAP无创通气可作为ACPE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尽早正确使用可以使许多ACPE患者避免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患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9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俯卧位,参考组采用半卧位,观察两组患儿氧合状态(PaO2/FiO2)、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PaO2/FiO2、RR、VT、PaCO2、SaO2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PaO2/FiO2、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儿动脉血pH值、FiO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PaO2/FiO2,保证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h、24h后HR、RR、PaCO2降低,PaO2及pH值升高,且治疗后HR、RR、PaO2、PaCO2及pH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可早期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7例,按照人院顺序及患者是否愿意进行呼吸机治疗分为NPPV治疗组24例与标准治疗组23例,标准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具有上呼吸机指标的情况下面罩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HR)、心率(RR)、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O2)、pH值变化及治疗转归。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h、24h后HR、RR、PaC02下降,PaO2/FO2、pH值上升,NPPV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治疗组仅治疗24h后PaCO2、PaO2/F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存活14例(60.87%),9例(39.13%)患者最终死亡;NPPV组经过治疗最终存活21例(87.50%),3例(22.50%)死亡。标准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24.45±12.13)d,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16.64±9.87)d。结论急诊科应用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快速改善患者通气情况,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效果.方法 将3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PPV组,其中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NPPV组1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无创正压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HR、BP、RR、PH、PaO2均明显改善;NPPV组通气治疗后1、3h的BP、PaO2及治疗后1h的PH、RR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且NPPV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较常规治疗能迅速纠正缺氧及改善心肺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MAP、RR、H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的90例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无创通气.检测两组患者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心率、呼吸频率,统计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在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具有无创、安全、治疗呼吸衰竭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并与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比较。方法:对12例ARF患者随机任选BIPAP和P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保持两种通气模式最高压力和呼气末压力(PEEP)相同及吸入氧浓度相等。BIPAP吸呼比为1∶2,给定呼吸频率为20次/min。观察通气期间呼吸力学、血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BIPAP模式通气时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高于PSV;其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率(HR)低于PSV,差异显著。BIPAP时心输出量(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PSV,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临床呼吸衰竭患者,与PSV相比,BIPAP氧合功能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科治疗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1h、24h动脉血气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及pH、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6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确诊后立即给予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P〈0.05);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银秀  李利 《安徽医药》2012,16(6):812-813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42~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低流量组(A组)和常流量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氧流量1.0 L·min-1,B组氧流量3.0 L·min-1,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T1)及单肺通气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P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