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金匮血痹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血痹与痹证关系的讨论,揭示二者之间临床辨证的联系,即温阳通痹贯穿血痹与痹证治疗的始终,从而论证了金匮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血浊的性质特点和辨证论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分析血浊的病因病机和对五脏功能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血浊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明确血浊的临床表现和辨证分型,以清化血浊为根本治法,分析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优势,为防治现代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概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表现、中医学病因病机以及中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概括经典的DPN病因病机,并根据其特点进行辨证分型,再论治相应的中药治疗。结果:针对DPN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采用了近年来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治疗处方,详述了经典的DPN古籍药方、单味中药运用治疗和新型的医院制剂。结论:DPN发病机理复杂多变,虽然高血糖是DPN发病的始动因素,但它的发生发展还和其他因素有关。中医学上把DPN归于“消渴病”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通过辨证论治采用益气养阴、温阳补肾、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DPN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进行阐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狂证历史渊源、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临床实践论的剖析,论证了狂证的病机核心为热入营血、瘀熟互结,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在外力作用下引发的颈椎间盘内外动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引发的综合征,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对于颈椎病的研究尚无统一的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的标准,有以病因辨证分型者,有以病机辨证分型者,有以脏腑分型者,有以颈椎病解剖结构分型及临床表现分析者等等,这些分型缺乏规范化的标准,不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及对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掌握目前对颈椎病中医证型的研究,现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作一浅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崩漏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引起崩漏的原因有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经血非时而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崩漏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何某,女,32岁,2000年10月16日初诊。主述:药物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患者2月前因停经45d,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而行药物流产,药流后出血至今未尽,量时多时少,淋漓不断,色黯红有块,腹微痛.自觉腰困,乏力,纳食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干燥,舌暗红,苔薄白,脉弦。B超示宫内有残血。辨证:瘀血阻滞。治…  相似文献   

8.
以脑血辨证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阐述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用脑血理论探讨老年呆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特别强调脑神逆乱、脏病及脑在老年呆病发病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归属于脑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9.
汪剑  和中浚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5-2497
从《原机启微》眼科“十八病”的病因病机学说部分出发,论述其精辟内涵,将“十八病”内容概括为阴与阳、气与血、风与火几对病机总纲,并讨论其中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特色。认为《原机启微》病因病机学说不仅是眼科病证的辨证纲领,同样对临床各科的辨治也能起到提纲性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湿疹、银屑病、颜面再发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经验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通过总结艾儒棣教授对常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经验,归纳其总体辨证思路为以下两点。(1)血分论治是共同点:常用方有马齿苋汤、凉血消风散、简化消风散、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2)综合考虑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辨中医的病,将西医多种皮肤病按中医辨病归类论治。  相似文献   

11.
闫朋宣杜宝俊  郑瑗璟 《世界中医药》2013,8(10):1152-1153,1156
目的:本文依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方法:结合历代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结果:系统准确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探讨,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结论:肾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肝郁、痰湿、瘀血为其主要病机,但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型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炎血尿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现代临床上血尿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慢性肾炎血尿以尿中出现大量异常红细胞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无全身症状。血尿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尿血”,也被称之为“溺血”、“溲血”,笔者综合古今医家对血尿的认识,究其病因病机,在治疗上辨证辨病、补泻兼施,多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相关古、现代医籍进行整理及专家问卷调查,明确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病因病机。方法:通过手工或数据库查阅有关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古、现代医籍进行整理及专家问卷调查,得出其病因病机的统计结果,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中医病因病机。结果: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病因病机结果发现,风、痰、火、瘀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病位在脑,病变常涉及肝、脾、肾三脏腑。结论:通过对文献研究及专家问卷调研,得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中医病因病机,可用于临床辨证施方。  相似文献   

14.
徐永红  李学麟 《光明中医》2008,23(8):1186-1187
外感热病自古有之,尤以小儿为多,自仲师创伤寒六经辨证以来,历代医家几经探索,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药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六经辨证的一枝独秀到明清温热派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从通俗伤寒派的兼收并蓄到经典伤寒派的恪守六经,从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的分野到温热与瘟疫的划分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辨证体系,现将临床中对该病的认识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病变过程具有阶段性和进展性的特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难以整体把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性和病位等,不利于中医药精准治疗优势的发挥。六经辨证能综合反映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势进退,对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结合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系统剖析冠心病的辨治策略,旨在拓宽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思路,促进冠心病临床辨证体系趋向系统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对发颐、虾蟆瘟、鸬鹚温从病名,发病季节,发病年龄,预后,病因病机,临床主症,辨证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辨析,指出发颐与虾蟆瘟,颅鹚瘟病名不同,病因病机异中有同,病机变化均有少阳经脉阻滞,郁而不通临床主证同中有异,辨证治疗可互相参照,可选用柴胡葛根汤。  相似文献   

17.
从IgA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从以病辨证、分期辨证、按临床表现辨证、通过免疫机理微观辨证几个证型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IgA肾病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谢焕荣 《陕西中医》1996,17(2):68-69
通过研习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精瘀症的概念,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精瘀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肾虚精瘀、气滞精瘀、血滞精瘀、湿热精瘀、痰浊精瘀5型,并提出相应的辨证施治方药。  相似文献   

19.
肺瘘病的中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艳 《中医药信息》2003,20(6):10-11
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等方面论述了中医对肺瘘病的研究近况,主张在辨治肺瘘时中医辨证当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妇科疑难重症之一,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王佩娟教授认为崩漏的病因主要有阴虚、血热和血瘀。文章总结王佩娟教授对崩漏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经验,并对辨证用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