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尹一兵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0):779-782
摘要: 呼吸道感染和炎症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健康,其发生、发展都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发现,检测患者血清或支气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浓度,不仅能够促进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机制的了解,也可有助于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疗效监测。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应该重视和加强对体液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实验室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宜昌市第一人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将进行体检的8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实验室检测,研究组采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IL-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10、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升高,多种因子联合检测有助于反映患者体内感染情况。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能使细胞发生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总称,最早发现于哺乳动物、鸟类及鱼类动物体内,为一类结构、功能相似,分子量8—10KDa小分子量蛋白质,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产生,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表面,亦可表达于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结构细胞。趋化因子受体与趋化因子相互作用,通常一种趋化因子受体能与多个趋化因子相结合,而一个趋化因子可能有多个高亲和性受体,它们共同构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在多种炎性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仅对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在疾病转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趋化因子CXCR受体5(CXCR5)、同型半胱氨酸(HCY)、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HIV感染患者73名为HIV感染组,同期选取7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XCR5、HCY、RANTES表达,分析CXCR5、H...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与造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与骨髓造血功能密切相关的趋化因子。该因子在体外可刺激B细胞增殖,在体内与淋系和髓系造血也有密切联系。同时它还是至今被发现的第一种可趋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CD34~+造血祖细胞的高效趋化因子。其受体在HIV感染T细胞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本文即对此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要概述,并着重介绍其在造血生理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消化系统肿瘤的形成、发展及转移受到众多细胞因子的作用。趋化因子在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抗感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趋化因子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转移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LR+CXC是含有ELR基因列序(Glu-Leu-Arg)趋化因子分类中的一亚型,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蚀、迁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文章就ELR+CXC类趋化因子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造血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克霞  贾乃镛 《临床荟萃》2003,18(8):473-474
细胞的增殖分化受正负信号的调控 ,造血细胞也有增殖、分化和生长抑制的调节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一些参与炎症及免疫反应的趋化因子是造血负调控因子的主要成员。现介绍一些对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造血细胞的调节作用。1 趋化因子的分类及其受体趋化因子超家族的成员多为相对分子质量 80 0 0~12 0 0 0的小分子蛋白 ,主要由白细胞分泌 ,能引起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 ,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化、功能的发挥及淋巴细胞再循环、组织定位和免疫应答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相似文献   

8.
正趋化因子是一类有着相似结构和功能,分子质量在8~10 k D范围内的具有趋化吸引活性的小分子量分泌蛋白超家族。根据其一级结构中氨基端2个残基位置分布不同可分为四大类:CXC、CC、C及CX3C~([1])。趋化因子的受体有7个跨膜区,根据受体结合的趋化因子种类的不同受体可将趋化因子分为四大类,分别是CCR、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验2型糖尿病(T2DM)并发感染患者炎症性趋化因子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病理机制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逆转录(RT-PCR)定量等检测技术,对48例早期T2DM(31~56岁,男、女各24名)并发感染患者治愈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8(IL-8)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以及与中性粒细胞(PMNL)、C超敏反应蛋白(hs-CRP)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的趋化因子IL-8和MCP-1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PMNL、淋巴细胞(LC)、血小板(PIJT)、hs-CRP和空腹血糖(FB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P-1、MCP-1mRNA以及IL-8mRNA的半定量值与中性粒细胞和hs-CRP呈显著相关性(均P〈0.05);趋化因子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有正相关性(IL-8为r=0.33;MCP-1为r=0.88;均为P〈0.05)。结论T2DM患者感染急性期趋化因子高表达,渗出的吞噬细胞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单核-巨噬细胞等在受到LPS刺激后产生趋化因子并不依赖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功能。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造血细胞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很快,已经发现了50多种趋化因子和17种趋化因子受体。现已证实,它参与了体内众多生理和病理功能。本文介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造血细胞的调节和一些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的趋化因子,并详细讨论SDF-1/PBSF和其受体CXCR4对造血细胞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具有跨胚层的多向分化能力,已被众多的体内及体外试验所证实.然而,启动、参与和促进其定向分化的相关因子和调控机制尚未阐明.近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相关受体在BMSC的迁移和功能调节中具有一定作用.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BMSC的表达及对其趋化性迁移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成为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具有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目的:构建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C57BL/6小鼠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全长1080bp的完整编码序列,通过穿梭质粒pAdTrack-CMV,将目的片段克隆入AdEasy-1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并感染293细胞,PCR鉴定、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构建成功,经PCR鉴定鉴定重组病毒中含有趋化因子受体4cDNA全长,经序列测定表明趋化因子受体4cDNA序列正确无丢失和错配现象,病毒滴度高,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29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的蛋白表达较未感染293细胞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与骨髓造血功能密切相关的趋化因子。该因子在体外可刺激B细胞增殖,在体内与淋系和髓系造血也有密切联系。同时它还是至今被发现的第一种可趋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CD34^+造血祖细胞的高效趋化因子。其受体在HIV感染T细胞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本文即对此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要概述,并着重介绍其在造血生理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具有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目的:构建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C57BL/6小鼠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全长1080bp的完整编码序列,通过穿梭质粒pAdTrack-CMV,将目的片段克隆入AdEasy-1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并感染293细胞,PCR鉴定、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构建成功,经PCR鉴定鉴定重组病毒中含有趋化因子受体4cDNA全长,经序列测定表明趋化因子受体4cDNA序列正确无丢失和错配现象,病毒滴度高,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29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的蛋白表达较未感染293细胞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感染对烫伤大鼠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ECKR)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假烫伤组和烫伤感染组及单纯感染组。烫伤感染组大鼠行总体表面积 (TBSA) 30 % 度烫伤 ,用 ATCC 2 785 3细菌菌液制备感染模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以白介素 8(IL 8)为配体检测大鼠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 :与假烫伤组比较 ,烫伤和未烫伤感染大鼠 ECKR结合活性均呈极显著性下降 (P均 <0 .0 1)。与感染后 6 h比较 ,感染后 8h大鼠 ECKR结合活性两组均呈显著性上升 (P均 <0 .0 1)。烫伤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比较 ,烫伤感染组 2 h与 8h两个时间点 ECKR结合活性均显著低于单纯感染组 (P均 <0 .0 5 )。烫伤感染组下降幅度较大 ,且最低 (2 h)出现时间比感染组 (6 h)早。结论 :感染可进一步加速烧伤大鼠 ECKR结合活性的下降 ,在抗感染的过程中红细胞可能参与体内趋化因子家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是一类细胞外的信号蛋白,分子质量通常小于80ku,由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在功能上表现出一种占优势的旁分泌方式。近年,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调节,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起一定的作用。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一、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是些分子质量较小的可溶性蛋白,已发现的人类趋化因子近40种,可分为CXC、CC、C和CX3C4个亚家族。4类趋化因子分别命名为CXCL1~14、CCL1~127、XCL2和CX3CL1。CXC趋化因子又称α趋化因子,含CXCL-1(GRO-α)、CXCL8(IL-8)、CXCL4(PF4)、巨噬细胞炎…  相似文献   

17.
肖硕  ;熊杏安 《新医学》2014,(10):640-643
CXC 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也叫 IFN 诱导蛋白10,属于 CXC 趋化因子家族非ELR 亚族的小分子趋化因子,对白细胞转运及内皮与血管平滑肌等组织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与特异性 CXCR3受体结合调控系列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表现。该文的目的在于阐述 CXCL10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并讨论其在将来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模式中作为生物学标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朊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CXC趋化因子配体1 (CXCL1)与CXC趋化因子受体2 (CXCR2)的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荧光双染实验明确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CXCL1/CXCR2的分布特征,确定CXCL1/CXCR2的靶细胞及与羊瘙痒因子样朊蛋白(PrPSc)沉积的关系。结果 通过全脑区免疫组化染色发现,CXCL1/CXCR2在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主要分布在海马、皮层、丘脑、小脑及延髓5个脑区。CXCL1与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而CXCR2与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在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CXCL1、CXCR2和PrPSc三者存在明显共定位。结论 CXCL1/CXCR2分布于朊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中朊病毒病理特征集中的脑区。  相似文献   

19.
Fractalkine 及其受体CX3CR1与临床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燕  樊均明 《华西医学》2005,20(2):409-410
趋化因子最早被描述为炎症部位细胞因子合成的化学诱导物,现在,大家都知道是白细胞募集和游走的主要调节蛋白。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的有40多种趋化因子,广义上分为两类:炎症化学增活素(炎症化学趋化因子)和自我平衡性化学趋化因子。根据氨基末端高度保守的两个半胱氨酸的数量和间隔特点分为4个亚类,即C-,CC-,CXC-和CX3C-。各种趋化因子表现为不同的细胞特异性,因此,炎症部位的特定趋化因子决定浸润炎性细胞的种类、数量和持续时间。引起细胞平衡状态改变的几乎任何刺激都能促使炎症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如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炎症化学趋化因子的异常升高可以导致广泛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募集功能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发生炎症、损伤及病原体入侵时,可以募集免疫细胞,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参与慢性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慢性痛(包括炎症痛、神经病理痛、癌痛等)产生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痛机制的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