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的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0例。2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使用针刺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所有患者每周连续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30例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30组例给予传统的针刺治疗.治疗3月后, 观察2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及Fugl-Meyer运动积分(FMA)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结果 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经传统的针刺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3个月后,FMA运动积分及ADL评分治疗组与时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瘫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偏瘫患者最佳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7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后,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提高老年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3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7)和对照组(67),研究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照组单纯给予针刺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患肢运动能力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4% (62/67),对照组为71.64% (48/67),组间比较,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程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2 2例脑卒中患者 :康复组 12例 ,对照组 10例。 2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按“中风后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进行康复训练 ,分别于康复前、康复后 1月和 3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测评结果显示 :康复组有效率 83 3% (10 / 12 ) ,对照组 30 % (3/10 ) ,2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 :康复组有效率 91 7% (11/ 12 ) ,对照组 4 0 % (4 / 10 ) ,2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康复训练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沙必利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针刺组(60例)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60例),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优于单纯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常规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和联合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康复训练),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联合组(97.62%)高于常规组(88.10%),(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但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中风偏瘫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以穴位注射治疗为主,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巨刺联合常规针刺交替使用治疗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交替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2组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及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交替针刺组予以巨刺法+常规针刺法,隔日交替针刺,常规针刺组仅予以常规针刺瘫痪一侧穴位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交替针刺组各项评分的改善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交替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时机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以急性期即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63例急性期仅口服西药,至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7d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即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针刺组治疗后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有效办法。[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服用美多巴,治疗组针刺四肢关节的穴位。[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运动障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灸能提高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疗效,能减少西药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与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方案,对照组20例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每周治疗6次,连续3周,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四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三项量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3月后随访当日予以评定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四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以及治疗后3月回访中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四肢运动功能等症状,效果显著,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海飞  宋丰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918-1921
目的 研究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旨在为更好地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与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 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9% vs. 83.78%,P<0.05);②2组治疗前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④2组治疗前VFSS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⑤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 vs. 5.41%,P>0.05)。 结论 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著提高总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后评分结果,对两种方法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作出疗效评价。[结果]两种方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后肌张力都有下降,治疗后组间Ashworth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与传统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都能较好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间F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侧针刺结合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NP、ET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64.06%,总有效率79.69%。对照组总显效率31.25%,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总显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安眠穴施用滞针震颤法治疗失眠症,观察其临床疗效,判断滞针震颤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技术是否值得推广。 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诸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9例失眠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取安眠穴采用滞针震颤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取照海、申脉、足三里、三阴交、神门、百会、四神聪及内关等穴位,得气后采用电针疗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评定2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4,P<0.05)。观察组针刺干预后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模块(除催眠药物外)及总分上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干预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总分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针刺干预前比较,各因子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针刺干预后比较,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以及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四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滞针震颤针刺法刺激安眠穴治疗失眠症比常规针刺法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天灸,一般在夏季三伏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天灸组总有效率为90.0%,针灸组为83.33%,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天灸组明显优于针灸组治疗后的VAS及LK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天灸组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0.01),2组在治疗后的LKSS评分上(P<0.05)。[结论]天灸疗法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远期疗效理想,对早期患者可望治愈。  相似文献   

20.
rhEGF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r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门诊就诊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123例患者,随机的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常规治疗方法、贴膜法、应用rhEGF喷剂法、贴膜和rhEGF喷剂联合应用法),定期观察鼓膜愈合情况、瘢痕的轻重,记录鼓膜完全愈合的时间,按鼓膜穿孔的大、中、小,分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小穿孔4种治疗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愈合时间,P>0.05),对中等穿孔,传统组、贴膜组与rhEGF组、贴膜 rhEGF组之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大穿孔,传统组、贴膜组、贴膜 rhEGF组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中的中等穿孔和大穿孔应用rhEGF或rhEGF与贴膜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地缩短愈合时间,并减轻鼓膜瘢痕,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