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AFP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40例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远外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mRNA。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45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31例(68.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8例(34.8%)及正常肝14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6例(42.3%);在高分化(8/17)、无肝内转移(16/28)、无淋巴转移(18/31)的肝癌中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3/28)、有肝内转移(15/17)、有淋巴转移(13/14)的肝癌病人(P〈0.05)。结论:b-FGF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AFP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血行播散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样本 ,4 0例原发性肝癌 ,1 2例慢性肝病 ,5例继发性肝癌患者和 7例健康人各 5ml外周血样本检测AFP mRNA。结果 AFP mRNA在 0 .5× 1 0 1 mlHepG2细胞可检出 ,在肝癌组阳性率为 5 2 .5 % ,其他各组均为阴性。肝癌患者的AFP mR NA表达与肝内播散情况、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巢式RT PCR技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 ,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可作为肝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FN和PTE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84例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N蛋白、PTEN蛋白、mRNA表达情况。分析FN和PTEN基因表达及肝细胞肝癌的关系。结果:FN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外基质中。FN 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9.76%,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明确定位于肝细胞胞质内。PTEN 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38.09%,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在合并癌栓,淋巴结转移,AFP阳性,肿瘤数目多发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而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肿瘤直径的肝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在低分化肝癌细胞,合并癌栓,AFP阳性,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cm的肝癌组织中表达较低,而在不同肿瘤数目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TEN蛋白表达与HBsAg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及转移有关。结论:肝癌组织中FN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而肝癌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FN和PTEN基因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癌及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AFP) mRNA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样本(5 ml) 分别采自32例原发性肝癌、23例肝炎肝硬化、6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及16例健康自愿受试者,外周血有核细胞AFP mRNA采用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PATTY)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65.6%(21/32),AFP mRNA水平为(1.6×106±34.4) copy/μg RNA,外周血AFP mRNA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明确相关(P<0.05),与肝癌大小、分化程度及血清AFP浓度无关.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8.7%(2/23),AFP mRNA水平皆为1×103 copy/μg RNA,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患者(P<0.01).其余受试者外周血AFP mRNA全部阴性.结论:外周血AFP mRNA定量检测有助于循环肝癌细胞与肝细胞的相对区分,高水平AFP mRNA可作为循环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水平仅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阴性和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比较AFP阳性与阴性原发性肝癌患的一般情况,血清生化,肿瘤的大小,以及与乙肝感染状态,是否合并肝硬化等特点,方法:共收集199例经B超、CT或手术下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资料,观察血清AFP、肝功能指标,乙肝标志物,肿瘤的大小,数量,有无远处转移,患是否合并肝硬化等指标。结果:共有124/199例(62%)患AFP阳性,75/199例患阴性。AFP阳性原发性肝癌患的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后,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92/124比38/75),合并肝硬化率也明显高于后(92/124比39/75)。AKP、GGT在AFP阳性和阴性的患中均有升高,且阳性的患的水平高于阴性患,但统计学上无显性差异;女性患的AFP阳性率低于男性患(44.7%比66.5%)(但差异无显性;血清AFP与肿瘤大小并无相关性。结论: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的肝功能情况一般较AFP阴性差,提示前预后较差,因此,对于AFP阳性的原发性癌患更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分次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变化及其与复发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分次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69例,以免疫发光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血清AFP水平。结果:①与伽玛刀治疗前比较,69例伽玛刀治疗后1,3,6个月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AFP平均水平均下降明显(均P〈0.05)。②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无转移患者为28例,占40.58%(28/69),其中无AFP增高者、AFP正常13例、AFP下降〈50%者7例、AFP下降≥50%者8例;有转移患者41例,占59.42%(41/69),其中AFP增高者6例、AFP正常0例、AFP下降〈50%者24例、AFP下降≥50%者11例。③等级相关分析发现,AFP下降程度与复发转移呈负相关(r=-0.272,P=0.024)。结论:原发性肝癌行分次伽玛刀治疗后血清AFP降低程度与复发转移呈负相关,可作为分次伽玛刀放射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和TSGF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AFP mRNA情况和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同时采用TS-GF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TSGF含量。结果: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53.5%(46/86),血清TSGF阳性率为80.2%(69/86),AFP mRNA阳性率与TSG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15,P<0.05)。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肝癌肝外转移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与血清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癌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检测外周血AFP mRNA和血清TSGF含量对判断肝癌细胞发生肝内外转移的风险可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探讨CK20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大肠癌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对照组(非癌肿)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CK20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非癌肿)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均为阴性表达。大肠癌组42例,手术前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0.0%(21/42),手术后48h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9.5%(25/42)。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及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操作会促使肿瘤细胞向血液中播散,手术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癌细胞的播散。  相似文献   

10.
黄勇  窦科 《医学争鸣》2002,23(12):1103-1105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应运地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β-连环蛋白半定量检测。结果:有49例(78%)原发性肝细胞癌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低分化癌的β-连环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P<0.05)。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FP高表达肝癌组高于AFP低表达组(P<0.05)。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肝癌组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患者2a生存率(11%)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32%,P<0.05)。结论:β-连环蛋白表达与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AFP水平呈正相关,β-连环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患者血液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液甲胎蛋白(AFP)mr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93例肝癌患者,1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0例健康人静脉血各5ml,应用巢式RT-PCR检测其周围静脉血中AFPmFNA。结果:在50个肝癌血标本中检测到AFPmRNA(53.8%),而对照组中未检测到1例。AFPmRNA检出率与肝癌分期、血清AFP浓度、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有明显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RNA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mRNA。【方法】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AFPmRNA。【结果】 49例肝癌中 17例检出AFPmRNA ,阳性率 35 % ,其中 9例证实有转移的 6例阳性 (6 7% )。 19例肝硬化、6例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例肝良性肿瘤、6例肝内胆管癌、11例肝转移癌、1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肿癌灶的数目、是否有门静脉癌栓形成、远处器官转移与肿瘤的TMN分期密切相关 ,与血清AFP浓度无关。【结论】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 ,可帮助早期发现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3.
肝癌外周血AFP mRNA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AFP mRNA。方法 将患者分成四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38例,慢性肝炎组9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例。通过采肝素抗凝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RNA、逆转录合成cDNA、设计AFP基因引物来进行巢式PCR扩增。 结果 所有正常人外周血中AFPmRNA全部阴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外周血中AFP mR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mRNA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5 6例肝细胞癌、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 34 6 44 .6± 9490 5 .4copies/μgRNA ,其中 2 9例为阳性 ;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患者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未检测到AFPmRNA的表达。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密切相关 ,与肿瘤直径、数目及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 ,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外周静脉因和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检测的比较,旨在寻找一种比较好的监测肝癌细胞转移的方法,并了解肝癌细胞在体内的转移机制。方法:抽取肝癌患者外周及肝静脉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AFPmRNA,比较二者的阳性率。结果:在肿瘤直径>5cm的肝癌患者,其外周血,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618),而在直径<5cm的肝癌患者,其二处血AFP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28)。结论:肝癌直径<5cm的患者,直接检测肝静脉血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癌细胞肝内播散的情况。肝癌直径>5cm的患者中,外周血,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这部分患者的外周血AFPmRNA可代表其肝静脉血中AFPmRNA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mRNA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5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的表达。结果: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0.01)。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表达与患者的肝外转移可能相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数目、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AFP-mRNA可作为血液循环中肝癌细胞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SCID鼠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SCID鼠外周血甲胎蛋白(AFP) 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mRNA水平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SCID小鼠随机分为程序移植(A)组、单次移植(B)组及对照(C)组,行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周,将肝癌细胞株(HCCLM6)肿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受鼠肝脏,10 d后切除荷瘤肝叶,4周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组外周血AFP mRNA和VEGF-C mRNA的表达,观察肝内复发和肝外转移的情况.结果 移植瘤切除后A、B、C各组肝内复发率均为100%,但复发瘤体积大小[(367.18±31.86) mm~3、 (648.26±155.22) mm~3、 (811.38±127.36) mm~3,P<0.01]、肺转移率(14.3%、66.7%、 1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7%和20.1%.AFP mRNA (1.95±0.92、 5.23±1.96、 6.36±3.38,P=0.02)及VEGF-C mRNA(2.48±2.25、3.45±2.81、6.60±5.81,P=0.27)在各组的相对表达量亦不相同,提示外周血AFP mRNA和VEGF-C mRNA的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关系.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人源细胞嵌合率的增加,抗肿瘤效应也相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