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目的。方法按规范要求设置检测点,对粉尘、毒物及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工怍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噪声强度超标严重。结论物理因素对职工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要注意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在噪声的防护上加强技术改造,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纺织机械厂作业环境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以及采取和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对该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以及职业健康检查;所得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该行业作业环境粉尘和毒物浓度测定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清砂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7 d B(A),冲压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8 d B(A),噪声强度超标。结论噪声是该行业对职工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还要注意粉尘、噪声、酸、碱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在噪声的防护上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某汽车制造公司职业危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危害和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作业场所粉尘、各种毒物、噪声、高温等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等方法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工作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作业工人检出尘肺病Ⅰ期患者1人;无尘肺0^+者(即疑似职业病)70人,异常率高达15.05%。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5.45%,噪声作业工人检出听力异常者58人,听力异常率高达35.58%。苯作业工人检出白细胞偏低者49人,红细胞、血红蛋白两项偏低者2人。经郑州市职业中毒诊断专家集体会诊,7人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4人被诊断为苯观察对象。此外,脂肪肝、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88%、7.35%,占作业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1、第2位。[结论]作业工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聚氨酯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方法对某建厂刚1年的聚氨酯材料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定量分级。结果各岗位(检测点)毒物、粉尘和噪声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明,目前尚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异常反应和体征。结论虽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均未超标,且工人体检结果亦无阳性发现,但该厂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原料较多,还应注意加强对毒物的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职业危害事故。  相似文献   

5.
郑晶  王纯慧  高群  刘放  任刚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05-2607
目的对某煤矿拟新建矿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以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拟建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职业病防护措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设计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等依托总公司,也基本能够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经类比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物和粉尘能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后,可以减轻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结论某煤矿拟建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餐厨垃圾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提出针对性职业病防护措施建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分别选取7家不同地域和规模的餐厨垃圾发电企业作业场所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预处理及厌氧车间氨及硫化氢浓度均检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有一家企业预处理车间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一半;污水处理岗位氨、氯化氢、氢氧化钠均检出,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沼气发电机噪声强度超过标准,各巡检岗位个体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餐厨垃圾发电处置过程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防止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某化工有限公司2万t/年偶氮二甲酰胺(ADC)发泡剂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防治职业病,保护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方法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现行法律规范标准,结合该项目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有ADC粉尘、煤尘,氯气、氨、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化氢、二氧化硫,噪声和高温等11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毒物、高温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粉尘达标率为57.1%;噪声达标率为82.8%。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毒物危害防护措施切实有效,但粉尘及噪声危害防护措施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粉尘和噪声危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识别、分析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对策,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的方法调查分析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采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法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采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结果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工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热辐射、工频超高压电场、CO、CO2、NO、NO2、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硫酸等;工程采用的生产工艺先进,工人作业方式主要为巡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基本合理;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31个噪声作业点中有5个点超标,超标率为16%,循环水泵旁噪声最高为94.4 dB(A);个体噪声及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运行岗位高温危害分级为Ⅱ级。结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噪声和高温。氨、联氨、盐酸、氢氧化钠、硫酸等化学有害因素应加强管理。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用品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及热辐射、工频电场、氨(氨水)、肼、氢氧化钠等化学毒物。共检测作业场所中噪声46个点,合格率为76.1%,最大值为97.4 d B(A);工频电场强度、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结论企业应加强局部通风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改进尿素投料口设计,增设应急救援措施,完善各类告知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某制帽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劳动者接触情况,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收集资料和数据,结合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该制帽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共监测60个粉尘作业点,22个化学毒物作业点、117个噪声作业点,其中,化学毒物和粉尘检测结果均合格,噪声有5个岗位12个监测点超标。结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乙二醇、丙酮、环己酮、一氧化碳;作业场所中的防尘和防毒措施效果较好,防噪设施还应完善。对接触噪声工人要配备专用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工程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噪声、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是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4个噪声测定点超标,该4点均为巡视人员巡检岗位,其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为77.7dB(A);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作业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该项目采取了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周成光 《职业与健康》2014,(19):2786-2788
目的了解聊城市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结果氯气、粉尘和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氯气浓度为〈0.04-1.68 mg/m3,部分岗位氯气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8-2.7mg/m3)、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2.3-3.7 mg/m3)和噪声强度[〈85 dB(A)]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化工企业工作场所中氯气浓度超标,会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发生职业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条例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选择某污水处理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检测5个接触噪声作业工种,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4种有毒物质的测试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硫化氢,部分工作岗位品噪声强度超过90dB(A),硫化氢浓度低于检出限0.35mg/m3。结论应加强有关作业工人的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通过职业病卫生学调查,对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该家具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结论该家具厂多个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标现象,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乳制品加工基地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收集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并对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及热辐射、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硝酸、氢氧化钠、其他粉尘、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工频电场、硫化氢等,个体噪声共检测20个点,合格率为85.0%,最大值为88.1 d B(A);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企业对噪声、毒物设置有防护措施,对工人配备有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职业禁忌症1人,其他未见异常。结论该基地职业病防护措施合理,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企业应加强局部通风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设置酸碱配置间,完善应急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某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机加车间喷砂机操作工接触的矽尘总尘时间加权浓度为1.6 mg/m~3,呼尘时间加权浓度为0.3 mg/m~3,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经整改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余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净化间超声波清洗设备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6.2 d B、超声波塑胶熔接机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104.8 d B、粉料间粉料机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5.2 d B,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其余各操作位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铜(按Cu计)铜烟、二氧化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其他粉尘(总尘)、电焊烟尘(总尘)、矽尘、噪声和紫外辐射,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矽尘、噪声的危害程度较高为关键控制点,工人作业时应注意工程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索的种类及产生的主要环节。检测工作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设施的效果。结果(1)某焦化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辐射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苯、甲苯、二甲苯、酚、氰化物、焦炉逸散物、苯并(a)芘;(2)在检测的工作场所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酚7种毒物的浓度均达到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粉尘、噪声超标较为严重,其中粉尘超标率达50.0%,噪声超标率达31.6%;(4)苯并(a)芘浓度大部分超过了标准要求,超标率达84.6%。结论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护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该焦化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基本能够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某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检测结果表明,30个接尘工种中4个工种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浓度CTWA范围为0.4~5.9 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作业人员接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锡、碳酸钠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镀膜操作工接触异丙醇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对33个接触噪声的工种进行了噪声等效声级测定,其中4个工种作业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63.9~88.7 d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高温作业人员WBGT指数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卫生管理、工程防护设施、严格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综合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船用设备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各岗位(检测点)毒物、粉尘和噪声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检出1例噪声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56%。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有效的,但还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客车公司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和工人健康状况,评价其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公司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粉尘和噪声是该公司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浓度在1.2~77.5mg/m^3之间,超标数占测定点数的75%,游离SO2,含髓大多超过10%,对人体危害较大;噪声强度在66.7~95.2 dB(A)之间,超标点数占总测定点的44.1%,频谱分析以中高频为主;毒物监测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职业性健康体检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电焊作业工人以双七肢皮肤灼伤及眼角膜改变为主,尿锰异常检出率35.6%,反映出工人近期锰吸收情况。结论 该公司建设项目基本符合国家建没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要求,同时要继续完善综合防尘、毒、噪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加强个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环境监测,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