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离体脑片灌流的电生理技术,观察吗啡成瘾大鼠的视皮层诱发场电位及其特点。结果显示:吗啡成瘾可以明显易化视皮层诱发场电位,使出现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样变化,而且强直刺激对其增长的影响不大。结果提示:成瘾性LTP与强直性LTP现象可能具有相同的机制,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突触可塑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包括突触传递可塑性、突触发育可塑性和突触形态的可塑性,一般如未作特殊说明,即指突触传递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科学领域近年来进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大的研究领域。其主要表现形式—长时程增强(10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10ng-term depression,LTD)现象已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3.
倪虹  葛敏 《医学综述》2009,15(10):1547-1549
感觉经验可以使主要躯体感觉皮层分布发生可塑性改变。无论在幼年还是成年动物,该区均显示出很强的经验依赖型可塑性,但有关以突触为基础的可塑性机制研究较少。最近的研究表明,促成可塑性的机制可能包括兴奋性突触的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抑制性突触数量改变等。  相似文献   

4.
突触可塑性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玉  王忱 《重庆医学》2006,35(21):1992-1994
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外环境作用下,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发生适应性变化来维持其相对稳定,即可塑性变化。宏观上为脑功能、行为表现及精神活动改变;微观水平则是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细微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突触是神经可塑性变化的敏感部位,其可塑性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可塑性,包括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长时程增强(long-term depression,LTD)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是主要表现模式。过去对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触后方面,  相似文献   

5.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前人关于突触可塑性的实验及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包括两种表现形式,即结构上的修饰和功能上的修饰,而其中最重要和研究最多的是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并对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特别是LTP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正如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突触可塑性可能是学习记忆的分子细胞层面的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永杰 《医学综述》2012,18(8):1141-1143
近年来,突触可塑性在学习记忆中所产生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突触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突触形态的改变、新的突触的形成及传递性能的建立,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其介导了神经兴奋性的传导,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构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现就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探讨突触可塑性及其相关物质对于揭示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发现长时记忆需要新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由此可见各种物质的作用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因而也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为此,本文着重就上述物质与突触可塑性变化和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Reel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以往的研究认为其主要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在神经元的有序排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在发育成熟的神经组织中reelin也有较高的表达,并且对突触的功能产生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谷氨酸盐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亚单位重组是突触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形式,在学习记忆和疼痛信号的传递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reelin调节突触可塑性变化,尤其是调控谷氨酸盐受体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变化如长时程增强(LTP)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1],其研究亦主要集中于学习和记忆,而LTP其它潜在的作用或其他类型的突触可塑性被忽视。LTP诱导和维持有关的许多分子过程与神经兴奋毒性过程中激活的分子相同[2-5]。因此,在神经病理改变和LTP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另外,某些形式的LTP可以在病理刺激下诱导,如缺氧[2];一些LTP引起有益的改变而另一些则可能引起病理改变如发生癫痫、兴奋毒性[6]。此外,体外氧糖剥夺研究得到大量关于能量剥夺后急性和迟发型神经元死亡机制的数据表明[7,8],神经元可能通过产生病理性突触…  相似文献   

11.
Synaptic plasticity of barrel cortex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topics in neuro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of the rodent has a good topology character,which provides an ideal experimental model for plasticity study. This system displays very strong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both during development and in adulthood. The changes of sensory cortex's neural circuit can induce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the synaptic level,thalamocortical synaps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location of plasticity. In the circuit level,both synapses from layer 4 to layer 2/3 and those within layer 2/3 are also the necessary parts of achieving synaptic plasticity in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The GABAergic inhibitory circuit may be involved in this plasticity of S1, but the exact mechanism remains unknown.  相似文献   

12.
超抗原是一种功能非常活跃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刺激大量的T、B淋巴细胞活化,增强T、B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超抗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超抗原的免疫佐剂作用、提升细胞数量、尤其是超抗原疫苗的应用和抗肿瘤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超抗原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李秋菊 《重庆医学》2021,50(20):3571-3575
胆囊收缩素(CCK)作为一种肽类激素,在与靶细胞的CCK受体(CCKR)结合后调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多项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受CCK调节的功能包括胆囊收缩、胰酶分泌、胰腺生长和胃肠蠕动等;而在心血管系统中,CCK参与心率和血压的调节;在神经系统中,CCK则作为神经递质,在进食、疼痛、体温及情绪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CK和CCKR与肿瘤密切相关,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寻找肿瘤的治疗靶点,并设计出针对独特靶点的药物,进而为相关肿瘤的治疗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增敏胰岛素的作用。脂联素的这些效应必须通过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AdipoR2的介导。近年的研究发现,AdipoR1在骨骼肌中有丰富表达,AdipoR2主要在肝中表达;AdipoR1和AdipoR2也在人和鼠的胰岛β细胞中表达,其水平与肝中类似,比骨骼肌更高;AdipoR1和AdipoR2也可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PPAR-γ和肝X受体(LXR)的激动剂以及生长激素(GH)可影响脂联素受体的表达和调节。  相似文献   

15.
气单胞菌及其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有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致病性菌株可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气单胞菌可引起人肠道感染和肠道外感染,如败血症、伤口、眼、骨关节、腹腔感染和其它感染,其中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典型的人-畜-鱼共患病原菌,人类可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而发生腹泻、食物中毒、继发感染等等。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气单胞菌的感染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先行胡须依赖实验,训练达标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胡须刺激组。在显微镜下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2~3根分支构建大鼠胡须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胡须刺激组于缺血3 d后开始刺激大鼠左侧胡须。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再次行胡须依赖实验直至再次达标,记录各组所需实验次数,并于术后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缺血区周围的血流量,HE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周围CD34的表达情况并测量微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胡须刺激组能显著减少胡须依赖实验再次达标所需次数(P<0.01),提高缺血区血流量(P<0.01),改善病理组织学,提高缺血区周围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增多(P<0.01)。结论: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诱导CD34的表达上调,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颈椎病是常见的慢性颈椎病,即使手术解除脊髓压迫,仍有部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欠佳.其原因可能是脊髓受压的同时,大脑由于长时间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刺激异常,而发生功能重塑.本文对近年来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脊髓型颈椎病脑功能重塑的研究进行综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从大脑局部活动、脑区间功能连接、到各个尺度脑网络拓扑属性,以及...  相似文献   

18.
 Dot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最初在芽殖酵母中通过遗传筛选基因被发现, 缺失则会引起端粒沉默。Dot1和其脊椎动物同源物DOT1L(Dot1-like)都具有催化组蛋白H3第79位赖氨酸(H3K79)甲基化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在人类各种组织中, DOT1L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均呈现极低的DNA甲基化水平, 说明DOT1L基因在人体中广泛中等程度表达。DOT1L基因在EBV转化的细胞及睾丸中表达水平升高。Dot1/DOT1L介导的H3K79甲基化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并在小鼠基因损伤实验中发现DOT1L在心功能、红细胞生成、白血病及多种肿瘤的疾病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因而DOT1L已成为针对表观遗传修饰因子的重要药物靶点。本文对Dot1/DOT1L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在消除疟疾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疟疾风险评估的工作倡议.无论是疟疾流行地区还是疟疾消除地区,疟疾风险评估领域相关研究都有一定基础,以人群疟原虫抗体水平、人群血检阳性率、疟疾发病率等作为反映疟疾疫情的指标,研究方向包括影响因素与疟疾疫情的关联性研究、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等.根据已纳入的研究,疟疾疫情程度与人口流动、生态条...  相似文献   

20.
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主要分布于疼痛传递与调控通路的神经元突触末梢,参与疼痛介质(如谷氨酸和P物质)的释放和调节,在疼痛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阻断N 型钙通道可以产生镇痛作用,特别是慢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FDA已批准肽类阻断剂齐考诺肽鞘内给药,治疗全身性疼痛以及吗啡耐受或无效患者的严重慢性疼痛,证实N型钙通道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镇痛药物研究新靶标。近年来,口服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文献和专利报道的新结构类型层出不穷。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