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应用PICC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0年12月前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提出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75%,并发症发生率为9.3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5.00%,研究组为96.87%;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细致完善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至4月收治的7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教育;2017年5至7月收治的72例患者为干预组,在传统照护基础上给予4周居家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可有效提高留量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减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戴娟  高洁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2):1721-1723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效果,以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本院肿瘤科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200名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全部成功,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穿刺部位渗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PICC护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通过观察36例经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应用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与传统的浅表静脉穿刺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肿瘤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由沟通能力好,知识较全面的资深课题小组成员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由其他护士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化疗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全面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化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了治疗护理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进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和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的比例明显提高,而部分依从的比例则明显降低,干预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导管堵塞和导管脱落的比例均明显降低.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cations and compliance of cancer patients with PICC. Methods 86 tumor patients selected from June 2007 to June 2010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given additional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iming at PICC complications and complian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full complianc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rate of partial complianc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phlebiti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nd catheter blockage and catheter off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nclu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ancer patients with PICC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m and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7.
将肿瘤患者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在穿刺部位换药方法、封管方法、预防性应用热湿敷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换药感染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堵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采用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三重消毒法进行穿刺部位消毒,采用脉冲式SAS封管,预防性应用湿热敷等可降低感染率、堵管率、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方法:对8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技术输入化疗药物,在此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出院时进行护患满意率调查。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护患满意率为100%。结论:在PICC置管过程中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并分析精准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经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取精准护理干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护理干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12/4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时候采取精准护理干预措施平均置管时长和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精准护理干预,患者对于其护理满意度(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结论针对肿瘤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精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降低PICC机械性静脉炎形成,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俊英  李虹 《华西医学》2005,20(2):385-386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5天~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PICC不仅减少病人直接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然而,PICC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导管破损、感染、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提高和并发症的减少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江兰  汤晓丽 《护理学报》2010,17(17):54-57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1年7月—2009年9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监护室所有需肠外营养且放置PICC的20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8例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为(16.7&#177;10.3)d,所有患儿总的留置时间为3 474导管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者(理想位置)179例占86.1%。208例患儿中完成治疗且未发生导管不良事件者152例占73.1%;发生不良事件45例次,发生率为12.9/1 000导管日。PICC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导管堵塞、液体外渗、导管滑出、疑似感染、静脉炎、导管断(破)裂、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是本次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14例次,发病率为4.0/1 000导管日。其中38例次由于发生导管不良事件而拔管,7例次继续进行原位治疗(2例次静脉炎、2例次外渗、2例次穿刺点渗血、1例次疑似感染)。结论 PICC可以为早产儿肠外营养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感染、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导管不良事件,降低导管堵塞、静脉炎的发生率是目前PICC维护工作的核心;原位治疗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重庆市PICC专项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制定PICC专项技术培训方案,并对辖区内56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为期3周的全脱产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1)56名学员均通过了理论考核,模拟实训考核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临床实践考核均达到了优良;所有学员都获得了重庆市卫生局颁发的《重庆市PICC专项技术培训结业证书》。(2)56名学员对课程总评价、理论课程教师授课质量、实践课程教师授课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43%、98.22%、100%和92.86%。结论 (1)PICC专项技术规范化培训受到参训护士的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由卫生行政机构指导的PICC专项技术全脱产培训迫在眉睫,而培训过程应体现可持续性和科学性,并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安排等方面严格控制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余利君  胡琪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86-1486,150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患者进行院外导管自我维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化疗间歇期每周来医院维护导管1次,观察组住院期间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维护指导,化疗间歇期患者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在家中每周自我维护导管1次。患者返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固定情况,堵管、感染、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拔管时两组患者近心端导管细菌培养的结果等。结果化疗期返院时,两组患者的导管均固定良好,对照组34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置管部位的局部红肿,无堵管及移位发生;观察组34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导管堵管、局部红肿或移位。化疗结束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近心端导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PICC置管患者进行导管的院外自我维护具有可行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利于PICC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蔡昌兰  黄叶莉  谭敬华  李琼  韩雪  王红  康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2):1717-1718,1720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9例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探讨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9例患者置管的一次成功率为88.8%,置管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与穿刺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导管异位等。结论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患者行PICC置管,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叶丽梅  刘红  陈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46-1247
目的观察护士接受专项培训对PICC置管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探讨专项培训对提高PICC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对PICC操作护士进行PICC专项培训,对理论培训前后PICC护理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培训前为35.9%,培训后为22.7%,培训后PICC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培训前;培训后PICC留置时间长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专项培训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PICC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成神经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幼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NB多见于婴幼儿,且发生部位隐匿,又无特殊症状,故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时约50%~60%已属晚期。该病治疗难度大,多以局部手术、放疗及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肠外营养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mral catheter, PICC)的效果。方法分析48例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及常见护理问题的处理。结果患者导管留置3d至3个月,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或出现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P1CC置管简便易行,并发症轻微,可长期留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马容莉  马姗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93-1194
目的探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应用于老年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66例需行PICC穿刺的老年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法或盲穿法。结果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一针穿刺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可显著提高老年高龄患者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保证置管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不同路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所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30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穿刺路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上肢静脉组(n=236)、下肢静脉组(n=48)、头部静脉组(n=22),比较三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9.82土10.86)、(20.57士12.58)和(17.95±10.64)d,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1.6%、72.9%、7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置管导管异位发生率分别为3.4%、16.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2,P0.05)。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药物外渗、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置管路径各有优点,在为早产儿行PICC操作时,应常规使用经上肢静脉置管路径,在经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置管路径均受阻时,再考虑经头部静脉置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