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躯体化障碍是一类通常首诊于综合性医院的精神问题,因为患者的多系统躯体症状往往比心理症状更为突出,所以经常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笔者通过检测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旨在探究一种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来较客观地识别症状,为患者早期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现亚硝酸盐类中毒的病历逐渐增多,心肌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心肌损害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尚未明确,国内外有关报道较少。现对1998-2001年我院急诊收治的10例亚硝酸盐类中毒并心脏受损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150mg/kg)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方法:采集4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SSR检测数据,与28例健康志愿者SSR检测数据相比较,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规律。结果: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病灶侧和病灶对侧SSR潜伏期显著延长,病灶侧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反射弧除有中枢的抑制外,可能还存在传入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失眠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会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据统计,有10%~1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失眠,其中一大部分为原发性失眠,但对其诊断缺乏客观指标。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医证型及其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itc skin response,SSR)的关系。方法记录378名DPN患者的SSR检测结果、血糖、血脂、血压、中医症状及舌脉,按照先辨单一证候,然后将单一证候组合形成证型的辨证方式进行中医辨证。结果 DPN中医证型以阴阳两虚血瘀证最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阴虚或兼痰瘀证、气阴两虚或兼痰瘀证的比例逐渐降低,阴阳两虚或兼痰瘀证的比例逐渐升高。SSR异常率为67.5%,阴阳两虚或兼痰瘀证的SSR异常率与其余各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该组中的主要证型阴阳两虚血瘀证及阴阳两虚痰瘀互结证与SS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SSR异常与阴阳两虚血瘀证及阴阳两虚痰瘀互结证之间具有相关性,为DPN的中医辨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评价芪黄通络汤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的临床疗效,并对尿毒症毒素和致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维B注射液,肌肉注射,2 mL/次,3次/周;和甲钴胺片,口服,0.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黄通络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量起始潜伏期(Lat)和峰-峰波幅值(Amp),测量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进行治疗前后脾肾气虚,瘀血阻滞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L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尿毒症毒素水平;检测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等致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6%,高于对照组的74.29%(χ~2=9.212,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Lat均短于对照组,上、下肢Amp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SR异常率为26.39%,低于治疗前的66.67%,(χ~2=23.471,P0.01),并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的44.29%(χ~2=4.983,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TH,β2-MG,LP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CRP,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芪黄通络汤治疗UPN患者,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尿毒症毒素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失眠主要是指在正常生活中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闲倦等。  相似文献   

9.
交感神经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用6-0HDA对成年小鼠化学性切除外周交感神经,并用SRBC予先给与免疫,探讨外周交感神经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结果:(1)电针对正常小鼠(仅用SRBC免疫)脾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溶菌酶(IZM)含量却明显下降(P<0.01)。(2)用6-OHDA后小鼠的脾重量、脾指数、脾细胞数、胸腺重、胸腺指数均明显下降,IZM及IgG含量亦显著减少;而LTT、IL-2及空斑形成细胞(PFC)未见明显变化;唯胸腺细胞数反见明显增多((P<0.01)。(3)在6-OHDA组动物给与电针刺激,见到对因6-OHDA而降低的多种免疫参数可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6-OHDA无明显改变的LTT、IL-2活性及因6-OHDA明显增多的胸腺细胞功能均呈增强作用,IL-2增强作用尤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对周交感神经参与针刺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了解甜梦胶囊治疗失眠症患者期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 0和皮肤交感反应 (SSR)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患者 30例 ,年龄相对应的健康志愿者 30例作对照组。失眠症组给予甜梦胶囊 ,分别在服药 4周和 8周治疗后进行P300和SSR检测 ,比较药物治疗前后的P300和SSR的变化及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的关系。结果 :失眠症患者P300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SSR检测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与治疗前相比 ,P300仅在8周时Cz点波幅降低有改善 (P<0.05);随着症状和PSQI分数的改善 ,SSR潜伏期、波幅在 4周多数指标有改善 (P<0.05) ,在 8周时更为明显 (P<0.01)。结论 :甜梦胶囊治疗失眠症期间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改善 ,而皮肤交感反应则有明显的改善 ,PSQI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皮肤交感反应(SSR)、焦虑及抑郁等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失眠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表达量表(Hama/Hamd)、PSQI评分和SSR检测。结果失眠程度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及躯体化焦虑互呈正相关;躯体化焦虑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正相关;SSR与PSQI相关系数为0.323,无相关性。结论失眠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相关性显著;女性易患失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等因素的相关性,尤其是皮肤交感反应是否可成为判断失眠患者严重程度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方法对48例病例组失眠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A/HAM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皮肤交感反应(SSR)评定,另选47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ASP、SSR异常率比较,P值分别为0.015和0.02,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②病例组ASP与SSR,ASP与PSQI比较,P值分别为0.001和0.000,相互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结论①ASP可用于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估;②SSR可作为反映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早期损害的较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的诊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近10a来失眠症的特点、发病率以及病因病理、治疗的各种方法特点,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五脏不安,营卫失和是失眠的病机关键.中焦居于脘腹,是营卫二气产生之源,是五脏所藏精气之源,是失眠的主要病位.脏腑及营卫气机失调均易反映于腹部,运用中医腹诊,触按以脐为中心的腹部五脏分区,观察腹部寒热、压痛、血脉搏动等情况,对明辨失眠的病位病机、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指有充足睡眠时间个体出现长时间的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或醒后不易再睡、睡眠质量不佳、持续睡眠时间减少等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此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精神疾病,本文旨在对失眠症的症状、诊断、治疗的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失眠症虽不是危重疾病,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存在依赖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而针灸疗法具有疗效迅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医文献认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倦及思虑太过、体虚久病是失眠证的主要病因,而"阳不入阴"为总病机。分析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病证的文献,其临床用药规律以补益、安神、清热三大类药物为主线,多随证配伍化痰、行气、消食、活血、平肝、温里、固涩之品,对现代临床治疗失眠证的选方用药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