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起的,二者对肝外胆管扩张和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胆管炎可引起间断性阻塞性黄疸,但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常不显著。梗阻近端扩张,远端萎缩是普遍特征。胆总管末端形态和密度变化的分析对鉴别诊断尤为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T检查对诊断阻塞性黄疸平面和原因的价值。方法:67例阻塞性黄疸病人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20~70岁,其中肿瘤45例,炎症8例,结石14例。结果:扩张的肝外胆管在腹部扫描时所见为低密度环影,阻塞平面按其解剖部位分四部分: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及壶腹段,CT能准确地确定阻塞性黄疸平面,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为89.6%。结论:在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中,CT检查可免去一些损伤性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超声诊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超声影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胆系肝外结石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7例,其中,胆囊癌2例,肝外胆管癌3例,原发性肝癌5例,壶胰癌3例;胆管扩张7例,其中,肝内胆管扩张3例,肝外胆管扩张4例;胆总管内病变引起的梗阻7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超声诊断与手术证实符合62例,符合率92.5%。结论:B超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方便、无创、快速,对局限性占位、结石、先天性畸形等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疽的鉴别敏感而准确。在干扰严重致使显示不清或者无明确结石、肿瘤时,B超能发现一些间接征象,明确部分病情,为进一步针对性检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142例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7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4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20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4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4例。结论:B型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良恶性鉴别以及CT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病例,主要对肝内胆管扩张的不同表现及胆管内的密度与良恶性梗阻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30例阻塞性黄疸中,20例为良性梗阻,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扩张者占89.5%(17/19),且主为轻、中度或无扩张者占90%(18/20);10例为恶性梗阻,肝内胆管呈“软藤征”扩张者占100%,且主为中、重度扩张者占80%(8/10)。肝内胆管扩张的密度,恶性较良性更低。结论:“枯树枝”与“软藤征”胆管扩张及胆管内密度的高低虽不是鉴别良恶性梗阻的特异征象,但结合B超、临床以及生化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提高诊断符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的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CT在梗阻性黄疸检查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CT追踪确诊的、术前均行CT检查的梗阻性黄疸病变54例,良性21例,恶性33例。本组资料均显示梗阻性黄疸病变中有不同程度的肝内或/和肝外胆管扩张,部分合并胆囊扩大。其CT表现均显示为低密度环状或条状影,胆囊直径增大。CT诊断梗阻平面的准确性为100%,对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为852%。肝胆管扩张的程度和梗阻平面的形态学表现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CT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定性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提讨用MRC(磁共振胆道成像)显示胆道梗阻部位和程度,以对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检查病人38例,均应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成像技术.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非梗阻性黄疸病人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全貌.结论:MRC能显示胆道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并与MRI、Bus及CT结合能准确地诊断胆道梗阻部位及原因.可为选择手术下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未发现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二维超声检查或CT/MR检查未发现结石24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可以准确地显示梗阻水平,三维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树结构,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以及胆总管。结论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胆管解剖,对阻塞性黄疸患者能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135例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6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3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19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1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3例.结论 B型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6.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MRC(顾共振胆道成像)显示胆道梗阻部位和程度,以对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检查病人38例,均应用均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成像技术,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均能显著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非梗阻性黄疸病人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全貌。结论:MRC能显示胆道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并与MRI,Bus及CT结合能准确地诊断胆道梗阻部位及原因,可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One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of surgical obstructive jaundice were admitted to Army Hospital, Delhi from July 1991 to June 1994.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as per the diagnostic protocol. The causes of obstruction were choledocholithiasis (24 patients), periampullary carcinoma and carcinoma head of pancreas (32 patients), carcinoma gall bladder and cholangiocarcinoma (11 patients each). The procedures performed to relieve obstructive jaundice in 89 cases included choledochojejunostomy (17), pancreato-duodenectomy (15), hepaticojejunostomy (15), choledocholithotomy (12) and choledochoduodenostomy (12). Mortality was 7 per cent in pancreatoduodenectomy and 8 per cent in palliative procedures.KEY WORDS: Biliary duct obstruction, Obstructive jaundice, Surgical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CT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2 3例 ,包括胆管癌 10例 ,胰头癌 7例 ,壶腹部癌 5例 ,胆囊癌 1例 ,胆囊癌并发胆管癌 1例。结果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CT征象包括“软藤征”,“截断征”,软组织肿块影 ,“双管征”,淋巴结肿大及腹水。征象越多则定性越可靠。结论 :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 ,但在具体病因确定上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109例黄疸原因待查(下称黄疸查因)患者中挑选105例有完整影像学(B超、彩超、CT、MRI、X线)检查报告的病例,对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探讨其在黄疸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03例患者做了上腹部(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病情需要者再加做CT和/或MRI、个别患者加做了x线钡餐透视或胸片检查。单独做CT或MRI检查者各1例。结果B超检查16例(其中3例加做了MRI,2例加做了CT),由此查清黄疸主要病因(出院第1或唯一诊断,下同)7例和次要病因(出院第2或第3诊断,下同)5例。彩超检查87例(其中25例加做了CT,15例加做了MRI,3例先后做了CT和MRI,3例加做了x线钡餐透视或胸片),由此查清黄疸主要病因37例和次要病因38例。结论常用影像学检查对黄疸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肿瘤、结石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各种原因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而对于各型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肝病则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的ERCP后CT扫描技术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病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在ERCP检查后 1/ 2~ 2h内进行CT横断面扫描。 5 3例病人采用普通CT机 ,后 2 8例病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按四分法分别对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图象质量和对病变的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普通CT图象优质的病例为 3 4% ,多层螺旋CT为 5 7.1% ,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利用多种三维重建法重建出的胆胰管树与ERCP的胆胰管树结构一致 ,用CT仿真内窥镜技术可以显示突向腔内的结节。普通CT图象质量较差的9例 (17% )是由于造影剂星状伪影、肠道大量气体及病人闭气不严所致。普通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2 .7% (5l/ 5 5例 )和 94.4% (2 7/ 2 8例 )。结论 :改进ERCP后CT扫描技术有助于改善图象质量和充分显示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5.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Kenyatta National Hospital (KNH) between June 1987 and September 1988 to look at some aspects of obstructive jaundice in patients above 12 years of age. Screening for cases was done by use of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A total of 20 cases (11 females, 9 males) were diagnosed. 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pancreas accounted for 55% of cases of the obstruction, followed by gallstones (10%),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10%) and gall bladder tumour (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低位梗阻性黄疸的CT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CT(16例)及ERCP(28例)表现。结果:良性梗阻一般表现为胆总管扩张较轻,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胆总管由上而下逐渐变细,CT上显示为胆总管下端等或高密度结石影,ERCP表现为胆总管下端充缺;恶性者则一般表现为胆管中-重度扩张,肝内胆管呈软藤状扩张,CT显示为扩张的胆管由上而下突然狭窄、巾断,ERCP则显示为胆总管下端偏心性、向心性狭窄或截断状改变。结论:CT和ERCP均能对梗阻性黄疽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而两者联合运用,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卢文彬 《当代医学》2013,(25):111-112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诊断及US诊断。比较螺旋CT诊断、US诊断对梗阻平面的诊断正确率、对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和对梗阻性黄疸的漏诊及误诊率上的差别。结果螺旋CT在对梗阻平面及梗阻病因上的诊断正确率要明显高于US诊断,且CT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漏诊、误诊率明显低于US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高于US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腺体尾部癌的临床规律,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1990年6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26例老年胰腺体尾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胰腺体尾部癌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有典型腹痛、腹部包块者仅占25%,其误诊率高达53.8%;并发症以便阻性黄疸、胰源性腹泻、肠梗阻等为多见,其发生率为50%,B型超声波、腹部CT或MPI检查是诊断胰腺体尾部癌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5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和CT影像资料,对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因进行定位、定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对照。结果良性梗阻病变79例,其中胆道结石64例,炎性病变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4例;恶性梗阻病变46例,其中胆管癌25例,胰头癌12例,壶腹癌3例,胆囊癌5例。肝癌侵犯肝门区胆管1例。64层螺旋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变显示清晰,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对梗阻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