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总结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在鼻咽温32±1℃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跳动下完成畸形矫正。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房、室缺病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轻,优于常规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跳液,心表面不降温。在鼻温32-33℃、心律30-50次/分、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肺动脉瓣狭窄修补成形术1例。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手术显露良好,术后心功能良好,术中术后始终保持窦性心律,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无血红蛋白尿及气栓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尤其对心律影响小,不担忧术后心脏复跳,有利于术后恢复。气栓加以预防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右侧开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2 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房间隔缺损 ( ASD) 1 7例 (继发孔缺损 1 5例 ,原发孔缺损并发二尖瓣裂 2例 ) ,室间隔缺损 ( VSD) 3例。右腋下小切口 1 3例 ,右前外小切口 7例 ,经第 4肋间开胸。全部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缺损修补术。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中无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 ,术后无脑部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右侧开胸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具有美容效果好、创伤轻、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体外循环和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不适合复杂的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灌注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46例浅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建立体外循环后缓慢自然降温至31~33℃,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完成心内畸形纠正术。结果全组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心律失常和术后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的体外循环灌注法,避免因心脏停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能最大限度保护心脏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6例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施行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体温维持在(32±1)℃,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成后即停可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等药物用量减小。低心输血量发生率降低,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降低。血液生化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均显示较传统方法好。无空气栓塞发生,早期病死率降低。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尤其在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以下的欠发达地区的医院与国内大医院及心脏专科医院相比较,存在着软硬件等诸多方面的不足,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心肌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大大提高了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与研究在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情况下的心脏直视手术 (常温体外循环 )与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的心脏直视手术 (低温体外循环 )对心肌损害程度。 方法:将 3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术中控制心肌缺血时间在 35 min以内 ;实验组 :在常温体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 ,阻断上、下腔静脉 ,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测定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和肌酸激酶 (CK)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 c Tn T和 CK在血中的释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体外循环时间为 (2 1± 5 ) min,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出院时间为 (12± 2 .5 ) d,随访 1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的心内直视手术中 ,心肌有持续供血、供氧 ,无再灌注损伤及心脏复苏时心脏按摩及电除颤等引起的机械性损伤 ,此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 ,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5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液,心脏表面不降温,在鼻咽温31~35℃,心率40~60次/min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心肌缺血、低氧及再灌注损伤,手术效果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疗效评价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12例施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2~35℃,阻断上、下腔静脉,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结束能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0%,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1例心房切口缝合针眼渗血,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32h发生急性肺梗塞,均经治疗痊愈。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11例先心病施行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术中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部温度维持34-37℃,均在心脏空跳的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很少,无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3年,均能参加正常活动,无残余分流和杂音。结论 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避免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及再灌注损伤,使术中心肌代谢处于接近生理状态,具有较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常温麻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3 0例 ,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心电图以及心肌酶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 ,术后心电图S T段改变轻微 ,无低心排综合征发生 ,心肌酶改变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常温麻醉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相比 ,前者对心肌酶的影响轻微 ,并可缩短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术中应用保持鼻咽温在34℃左右的高流量灌注:小儿2.8~3.0 L/(m2*kg);成人2.4~2.8 L/(m2*kg),术中头部降低15°~20°,保持心脏在空腔状态下手术;另选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结果与心脏直视停跳手术相比,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早,无1例发生血气栓,血液生化变化小.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避免心肌的再灌注损伤,同时减少了体外循环时间,较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温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99例心脏病患者采用了常温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维持鼻咽温35℃~37℃,阻断上、下腔静脉,并行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早期死亡4例,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其中6例为一过性的.平均住院14.6d.随访6月~6年,发生室间隔残余分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后致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2年后因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常温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的手术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心肌损伤并能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总结 2001年7月至2005年11月间80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3±1)℃,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完毕可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2~5 μg/kg·min,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6.25%.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总结 2 9例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鼻咽温维持在 (33± 1)℃ ,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 ,未用正性肌力药物。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3例,左房黏液瘤2例,二尖瓣中度狭窄1例.结果 全组术后无死亡,无栓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8.4±16.2)min,术后胸液引流量(150.5±36.8)ml,住院时间为(7.0±1.5)d.全组患者随防3~12个月,心脏无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残余分流或瓣周漏,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参加正常活动.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具有该术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经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出血少、疗效好,切口隐蔽、美观,符合微创外科原则.  相似文献   

16.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阻断主动脉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缺点,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1],有效减少和防止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0例,通过对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行为干预,有效的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治疗时间缩短,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手术修补的临床资料.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自视手术,收紧上下腔静脉套带,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维持在33±1℃,均在心室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自视手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胸腔引流少,无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对内环境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张春桂  陈芳 《右江医学》2009,37(2):233-234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阻断主动脉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缺点,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有效减少和防止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0例,通过对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行为干预,有效的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治疗时间缩短,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矫正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手术的经验。方法:126例先天性心脏病均在浅低温(32℃-34℃)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施行心内畸形矫正术。结果:全组均无气栓发生,术后低心排血量5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1例,死亡率0.79%。结论: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简化手术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温体外循环下(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38例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不降温的常温体外循环,并且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状态下进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中,室间隔缺损(VSD)16例,房间隔缺损(ASD)12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肺动脉瓣狭窄(PS)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OS),无脑气栓发生,无死亡.结论:常温CPB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对于切开右心系统的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