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终末期肝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和严重的疾病.病死率较高.自1965年世界第一例肝移植获得成功以来,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肝移植的开展,其预后有了很大改善,目前肝移植患者术后存活最长者已达34年.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我院于2002年10月对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已经成功为2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术,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的肝移植适应症主要为肝恶性肿瘤,现在主要是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硬变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肝炎导致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时进行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近年来,随着外科学、麻醉学、免疫学和血液学等学科的发展,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张鸾 《天津护理》2011,19(6):319-320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对99例肝移植术前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护理措施,确定复查的频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以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死率,延长肝移植术前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早期重症肺炎易感因素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重症肺炎是肝移植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患者肝移植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Pirat等[1]报道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死率接近40%.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病终末期的有效方法.2000年4月18日,我院成功地为一名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术,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各类肝炎、肝硬化、肝癌、先天性与代谢性肝病等造成的终末期肝病仍然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肝移植是治疗上述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但随着适合肝移植的患者逐年增加,供肝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10年来,欧美国家患者在等待肝移植过程中死亡的比例已增加10倍,为解决供肝短缺的问题,1988年巴西的Raia和澳大利亚的Strong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随后活体肝移植在亚洲特别是日本得到迅速发展。1993年日本京都大学的Yamaoka报道了首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1997年香港的范上达报道了首例扩大右半肝的成人间活体肝移植。21世纪以来,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开始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为针对肝移植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其尽快进入移植的角色,降低肝移植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肝移植患者术前全身情况较差,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腹胀是肝移植术后较早、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已逐渐成为部分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肝血管的术前影像学评价和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CT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方便、快速的特点,在肝移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器官移植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肝移植为先天性代谢性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肝脏肿瘤等终末期患者开辟了新途径,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伴随着器官移植的迅猛发展,肝脏移植也突飞猛进,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术式。围手术期护理在肝移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和预后。现将肝移植及围手术期护理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肝移植发展史临床上,对良性终末期肝病,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使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是目前各种终末期肝病及肝衰竭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肝移植早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直接影响肝移植的成功.现将本院收集的4例CPM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血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患者存活的惟一希望。近年来 ,随着外科学、麻醉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等学科的发展 ,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外文献报道 ,1年及 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 90 %和 86 % ,最长超过 2 6年。但是 ,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出血是一个棘手问题。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术中和术后有完善的实验室监测及合理的治疗 ,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1 肝移植患者出血机制 肝移植患者术前即有凝血障碍 ,使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大大降低 ,易于发生手术出血。其临床出血发生的机制主要为①终末期肝病患者除了因子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引起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25例,选用Richard镇静激越评分系统(SAS)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在5级以上者诊断为精神状态异常,在Logistic回归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肝性脑病、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对术后精神科的并发症加以识别、处理和心理辅导,并积极采取密切观察、严格遵医嘱给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减轻肝移植患者精神异常的程度。结论术前血氨和手术方式为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引起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25例,选用Richard镇静激越评分系统(SAS)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在5级以上者诊断为精神状态异常,在Logistic回归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肝性脑病、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对术后精神科的并发症加以识别、处理和心理辅导,并积极采取密切观察、严格遵医嘱给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减轻肝移植患者精神异常的程度。结论术前血氨和手术方式为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与监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移植是指临床上对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通过手术植入健康肝脏,使肝功能得到恢复.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1].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而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4.8%~11%,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或肾移植分别治疗终末期肝或肾脏疾病目前临床均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对肝肾均为终末期病变的患者,单纯的肝移植或肾移植则不能达到目的,需行肝肾联合移植术。我国肝肾联合移植起步较晚,例数不多,我院自1996年成功施行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以来,至今已完成肝肾联合移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