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承鼎 《家庭医学》2006,(22):49-49
小货车好容易开到了市医院,三个人把卢望达抬进了抢救室,请来了外科主任李大夫。李大夫翻了翻病人的眼皮,摸了摸病人的脉搏.轻声说:“他已经死了。”“卫生员”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可能!他刚才还是活的.和我说话来着。”李大夫没理“卫生员”,轻轻地拉了拉那根临时包扎伤口的“绷带”,说:“这绷带是谁绑的?它早就松了。病人动脉血管破裂.死于流血过多。”“卫生员”争辩说:“我绑牢了的,不过.可能是一路上颠簸弄松了吧?”  相似文献   

2.
闫龑 《医院管理论坛》2006,23(11):22-23
故事一:“最期待家庭病床” 朝阳庵社区居委会的于主任向记者介绍,印象最深的是设立“家庭病床”,“原来婆婆在世的时候,因为活动不便一直在家里输液,每次都是卫生站的医生出诊,节假日也不休息。看病、拿药、输液,都是卫生站的护士上门服务,都快成了我的‘私人医生’了。”在居委会办公室里聊天的老人们谈起社区服务站时都比较满意,从97年建立以来,将近9年的时间,卫生站的人和居民都成了老朋友。“如果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们还要跟单位请假带老人到医院看病,特别麻烦。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在卫生站打针、输液,一些常规的治疗在那里都可以做,而且我们的定点医保医院就是这里。”  相似文献   

3.
《医药与保健》2008,(6):35-35
陈大夫: 前不久.我的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猛然觉得肚子痛,痛得直叫唤。当我急忙将他背上到医院时,半路上.孩子的肚子痛竟奇迹般地好了。后来,孩子在家里又痛了几次.我便如法炮制,竟一次次都“背”好了。我不明白,孩子的肚子痛是怎么回事?为啥一“背”就好了?  相似文献   

4.
大爷今年60岁,平时身体健康,从没上医院看过大夫。从山区学校退休后,老人来京看儿子,儿子为了孝敬父亲,利用休息时间带老人来医院查体。先化验、透视,随后来到心电图室。李大爷一进门,看到室内的摆设,很紧张地说:“心电图是怎么回事?做心电图是不是要给我过电?”当班的张大夫热情地接待了李大爷,首先请老人坐下。接着说:“大爷,心电图就是用心电图机从身体表面的特定部位,将心脏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所以说,不用紧张,心电图检查不是过电,一点感觉都没有。”李大爷又说:“做心电图检查有什么用?”张大夫便娓娓讲来。心电图检查就是利用心…  相似文献   

5.
《健康大视野》2009,(22):114-114
看病 米勒先生到医院看病。他嗓子疼,大夫给他做了细致的检查。检查完毕,大夫说:“你的扁桃体发炎了,最好把它切除。”手术后不久米勒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6.
焱昌 《家庭医学》2005,(18):60-60
老王是某单位的技术骨干.这天.他到医院找大夫看病.诉说自己近半年来经常失眠,梦多易醒.头昏脑胀,情绪不稳定.食欲不佳、精力体力都不如以前.怀疑是否得了什么严重的病。大夫给他做了仔细的检童并询问了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后.告诉他.他并不是有何严重疾病.而是患了常见的神经衰弱。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的一天早上.值了一晚夜班的我正在写交班报告。这时。一位老人焦急地问我:“同志.请问有个叫陈建国的病人吗?”“陈建国?”我赶忙帮老人查了《住院病人一览表》。“大爷,我们科没有。请问他生什么病了?”“病人是我侄子.他出车祸受伤了。”“伤到哪里了?”“听说伤到很多地方。家里人都来医院了.我老糊涂了.也记不得他们的手机号。  相似文献   

8.
在乳山市午极镇.问起乡村医生于龙云.村民们众口一词:“那可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老人们叫他“二哥”或“二弟”.年轻人则亲切地呼他“二叔”或“二爷”。老于是午极镇的老人.也是一个倍受爱戴的名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2007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只知道他干了40年.是一个庄户人信得过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学》2005,(22):42-43
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年轻人.他说得了感冒正在家里休病假.但休了3天还是一直高烧不退,浑身酸痛.问大夫到底是怎么回事。听了他的描述.大夫给他做了检查后告诉他.其实他得的不是感冒而是流感。像这个年轻人一样把感冒和流感混为一谈的人很多。  相似文献   

10.
王老太的孙子肺炎刚好没几天.又因剧咳不止来到儿童医院。在急诊室。大夫问:“孩子吃了什么东西?”老太太脱口而出:“花生米”.但很快又改口说:“什么也没吃”。之后无论大夫怎么询问.老太太就是一句话:“什么也没吃。”两周之后。一直当作肺炎医治的孩子仍不见好转,大夫们急请耳鼻喉专家会诊。气管镜一查,真相大白:“支气管异物”。当大夫将一枚半截发黑的花生米夹出孩子口中时。王老太掉了眼泪。原来孙子在家吃花生米时突然摔到地上,异物进入支气管。王老太怕孩子父母责怪。对大夫说了慌.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2011,(1):37-37
柯大夫:我和我的一个女性朋友都不能怀上孩子。我的丈夫被诊断为“男性不育症”,她的诊断则是“不孕症”。我们都做了试管婴儿,但是她的费用比我的低好几千元,而且她去的还是一家大医院。难道治疗不孕和不育,价钱是不一样的吗?  相似文献   

12.
王骏 《健康博览》2008,(3):36-37
张某在一次洗澡中无意发现了右侧乳房上有一包块,便去医院检查。大夫看了看她所做的钼靶X线摄影照片,发现乳房上有一规则钙化影,建议她半年后复查。可忙于工作的她一年后因不适加剧才想起了医生的话,急忙赶往医院复查,可得到的检查结果是让人畏惧的癌变,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得不进行全乳切除术,这就她追悔不已。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一)他知道得比你多一个人在街上被车撞倒了,他被送到了医院.他的妻子立功0来探望他。她站在丈夫的病床边,问大夫道:“他病得很重吗?”“他怕已经死了。”医生说。“我没死,我还活着。”听到医生这样说话,她丈夫就转动自己的头说。“安静”,他妻子说,...  相似文献   

14.
《健康必读》2009,(7):22-25
他由于精湛的手术技术.在美国留学时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誊称号;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会长,院长.校长.欧英同学会会长等许多职务和称呼.然而他最喜欢的还是别人叫他“吴大夫”或“吴医生”;说到兴头上.他会孩子般地开心大笑;谈到心酸事.却是声音哽咽。这位老人.就是吴阶平院士。  相似文献   

15.
秦陇骄子眼疾克星──西安炎黄医院张志国大夫真不凑巧,访问张大夫那天,他的病人特别多。有河南的、山西的、新疆的,但更多是甘肃正宁一带的。一位带有陇东高原口音的花甲老人在一位身着西服、头戴工人帽的青年人陪同下风风火火地撞了进来,“你是张大夫吗?我是从甘肃...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生》2010,(3):37-38
柯大夫: 我父亲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前段时间听他说胳膊抬不起来,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说是肩周炎。医生要父亲不要老坐着,要加强锻炼。请问.做些什么运动有助于肩周炎的康复呢?  相似文献   

17.
朱萍 《健康博览》2007,(1):28-28
杨大爷得糖尿病有几年了,没怎么上心控制血糖,等发现看不清东西才去医院眼科就诊。大夫给他散瞳查了眼底,告诉他眼底有出血,糖尿病眼底病变已经到了Ⅲ期。由于同时患有白内障做不了荧光造影,就建议他先做白内障手术。大夫说术中会为他下一步的眼底治疗做准备,手术挺顺利,术后视力提高。遵照医嘱杨大爷术后一周回医院复查,做了荧光造影以后,大夫说需要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才能保证现有视力。术后第二周杨大爷就开始激光治疗了,两个月后激光治疗结束,杨大爷的视力保持的不错。即使做了激光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可能还会有变化,所以还需定期复查、治疗。  相似文献   

18.
《家庭医生》2008,(24):34-34
柯大夫:我有个亲戚最近因脑外伤入院了。他做了手术后,动不动就发脾气,暴躁不安。我们都知道,他受伤前不是这样的.这应该跟他的病情有关。对他的治疗我们该如何配合?  相似文献   

19.
养生之道甚多,勇于面对病魔应该是重要一环。我有一友,有一天突发胃痛,越痛越邪乎,急忙去定点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后,大夫与护士私语:“可能是胃癌。”没想到这话被他听见,顿时昏倒在地。在他去另一家大医院检查确诊时,我赶去送他。他由两个人一左一右架着走路.有气无力地对我说:“唉!我不行了,癌……”可是一确诊不是癌,他喜形于色,欢蹦乱跳地走回来。如今他仍健在,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有时我俩相遇,握手言笑,互道珍重。想起他“谈癌色变”.我不禁感慨丛生。  相似文献   

20.
王老太正在家里做家务.突然左眼视物模糊.老人心想估计是眼睛老花了.可过了一会儿。什么都看不见了。由于女儿不在家.老人直到第二天才到医院来.但是检查过后.医生已经无回天之术.老人的左眼瞎了.医生说这种病叫做“眼中风”.医学上称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如果抓住黄金90分钟.及时扩张血管.老人的视力是可以挽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