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治未病”重在脾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通篇《伤寒论》体现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从“未病重防、保护脾胃,欲病防作、补养脾胃,既病防变、顾护脾胃,病痉防变、调养脾胃”四个方面探讨了仲景“治未病”重在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说起“治未病”,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医学的“治未病”并不仅仅限于是一种预防思想,它更是一种治疗思想,而且是从较高的理论水平上研究提高疗效、更好保护机体的卓越的治疗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治未病”的涵义和“治未病”思想对外感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作如下论述。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一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内经》,其后,《难经》、《金匮要略》亦有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其含义主要有三层: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痊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后遗症.“治未病”思想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等实践中.尤其在儿科的预防保健方面,《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传承并发扬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对儿科临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治未病”思想之所以对儿科临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是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论述了《内经》“治未病”的含义及“治未病”与温病“伏邪”说的关系,并指出了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的缺陷,提出“治未病”应用于温病“伏邪”说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李亚珍  戴菲  杨霞 《吉林医学》2009,30(24):3225-3225
“治未病”思想发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它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范于未然。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倡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涵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中医的预防养生。医学之父,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始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理论,《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理论之一。“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矣”。关于“治未病”现分两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把“亚健康”分为“未生”、“未成”“未发”三个层次。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地把“未病”、“欲病”、“已病”区分开来。对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11.
毛婷婷 《当代医学》2009,15(4):13-15
“治未病”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体现出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时至今日,“治未病”得到了现代医家的广泛认同。笔者就其近年来从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出“治未病”理论研究丰富,而临床研究欠缺,且主要针对慢性病,而对于急性外感病的研究有待于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曲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4):I0001-I0001
中医药学十分重视“治未病”,且把善于诊治未病的医生称为“圣人”。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论述采用汉语言特有的诗性化的隐喻能力生动地揭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从《内经》始,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中医药学创立了非常完整和系统的关于“未病”的辨证论治和辨证养生理论及方法,而在这一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中,内心的“恬淡虚无”以及保持内心“恬淡虚无”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在中医药学看来,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恬淡虚无”,  相似文献   

13.
中医重脾胃的学术思想,至金元李东垣已自成系统理论,追溯其源,将重脾胃的学术思想具体运用于临证,当首推东汉张仲景,这在《金匮要略》中已不难看出。拙文试就《金匮》中重脾胄学术思想及其体现择例简介如下。 一。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虽是仲景在论如何治未病时,以肝为例所述,但一语道出了肝病治脾的重要性。因为人体五脏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生克”关系,在病理上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初探廖云龙(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南昌330006)关键词治未病理论与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仲景“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即强调人在未病之先,就应...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及临床实践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它贯串于《伤寒杂病论》全书。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 ,证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并认为历代医家的评注和大量医疗实践充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结合新近研究成果 ,阐释了“肝病传脾 ,当先实脾”及“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等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事实证明 ,一千多年前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 ,至今仍有极高的科研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治未病 ,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防患于未然。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 ,其“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说法 ,就是这个意思。《内经》对治未病含义有二 :(1)未病之前 ,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忄詹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就是要求人们加强养身摄生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2 )已病之后 ,防止疾病的传变。已患病了就要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杜绝疾病蔓延传变 ,即所谓“上工救其萌芽”。然而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的“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及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架构,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相契合:“治未病”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与现代预防医学“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上医治未病”的“养生”之道,也在现代预防医学“如何延长生命时限、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谈中医学“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治未病”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实,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系统的“治未病”思想。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皇帝内经》大声呼吁“治未病”,并且有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浅谈“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治未病”帅在芬(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治未病治疗法则探讨《金匮》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篇,从整体观点出发,根据脏腑之间,有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而提出“治未病”的论点。所谓“治未病”,即未病前...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