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进展缓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口干、眼干为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核素动态显像在SS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涎腺功能损伤程度分级与SS唇腺病理学分级、自身抗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99mTcO4涎腺动态显像对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coniFx810双探头SPECT仪对30名正常志愿者和34例临床确诊的SS患者进行99mTcO4-涎腺动态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生成双侧涎腺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摄取指数(UI)、排泌指数(EI)等功能参数,并将SS患者各项功能参数与唇黏膜病理学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S患者涎腺UI、EI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及颌下腺摄取功能指标与病理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1,-0.321;P值为0.01,0.008).腮腺EI值与病理分级无统计意义的相关性,Ⅱ~Ⅲ级EI值相近,颌下腺EI值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且与正常组有部分交叉.结论 99mTcO4-涎腺显像定量分析对SS诊断的灵敏度高,对病情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涎腺是最常受累的腺体,涎腺的客观检查对SS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涎腺即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大对腺体组成,受累后出现口干燥症、口腔溃疡、腮腺肿大、猖獗性龋齿等众多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新近发展起来的涎腺超声(salivary gland ultrasonography,SGU)以其  相似文献   

4.
王旭  王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440-1442
涎腺肿瘤 (salivary gland tumors) 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类肿瘤.该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形态结构复杂,变化较大.对于该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除良性肿瘤及部分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外,大多数涎腺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术后常常出现复发.近年来,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逐渐成为涎腺肿瘤,特别是涎腺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并已逐渐作为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疗法的一个重要补充.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近期研究文献,就涎腺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亚夫 《山东医药》2004,44(12):62-62
涎腺亦称唾液腺,由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遍布于上消化道及气管黏膜、口腔黏膜下的小唾液腺所组成。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占80%,颌下腺肿瘤占10%,舌下腺肿瘤占1%,小涎腺肿瘤占9%。涎腺肿瘤95%以上发生于腺上皮,如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等;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仅占5%以下,如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口腔颌面部的涎腺组织所处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104例老年人涎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涎腺肿瘤的患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4例老年涎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1988~2002年老年人涎腺常见肿瘤发病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04例老年涎腺肿瘤约占同期收治的所有涎腺肿瘤的1/3,良性肿瘤占多数(89例,85.6%),60~7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79例,76.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1);腮腺为肿瘤好发部位(69.2%);Warthin瘤占全组腮腺肿瘤的47.2%(34/72),良性肿瘤的54.8%(34/62)。结论 老年人腺肿瘤在发病特点上不同于中青年人,男性居多,Warthin瘤最常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大多数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占很大比例,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及各类涎腺肿瘤在大、小涎腺中的分布却少见报道.本文收集我科近十年来老年涎腺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临床资料,针对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不同病种与良、恶性肿瘤间的构成比进行分析,旨在提示目前老年人涎腺肿瘤的现状,为老年人常见涎腺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郭欣  吴志宇  陈春悠 《山东医药》2008,48(20):116-116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腺样囊性癌(ACC)及多形性腺瘤恶性变(MPA)均为常见涎腺癌,我们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4例涎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TERTm-RNA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现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学 DNA分析 (FCM)对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5 0例良性涎腺多形性腺瘤、18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和 10例正常涎腺石蜡包埋组织的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 ,分析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涎腺组织 DNA皆为二倍体 ;良性涎腺多形性腺瘤 DNA二倍体率为 84 % (42例 ) ,异倍体率 16 % (8例 ) ;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分别为 6 1% (11例 )、39% (7例 ) ,与良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FCM诊断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具有一定价值 ,其应用应与形态学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陈玲  万飞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3):166-168,F0004
涎腺腺样囊性癌(ACC)是涎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对头颈部肿瘤p16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pRB-cyclinD1通路,RB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鳞形细胞癌(SCC)上,其作用和意义已被证实[1]。但对  相似文献   

11.
按蚊属的斯旦亚属(Subgenus Stetho-myia)中的孔比按蚊(Anopheles kompiEdward)和泥勃按蚊(Anopheles nimbusTheobald)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态上很相似,只有微小的区别。但2种蚊虫的涎腺多线染色体则有显著的区别。本文详细叙述了孔比按蚊的多线染色体。涎腺染色体的制备,采用Franch(196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接种感染和经口感染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的头压片和涎腺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比较,选定以涎腺阳性率作为比较不同蚊种和蚊株媒介效能的一个指标。其优点为阳性率高,荧光亮度强,结果清晰易判断,无非特异荧光。采用冻麻状态解剖后,1人1小时可解剖20~30只蚊虫的涎腺,成功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肺涎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一组原发性肺涎腺肿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原发性肺涎腺肿瘤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与26例原发性肺腺癌组织芯片标记结果对照.结果:肿瘤大体类型:1例发生于气管,11例发生于近段较大支气管.其中1例为支气管腔内息肉状生长,未侵及支气管软骨;8例肿瘤部分呈息...  相似文献   

14.
万飞  刘来奎  王三锡  陈盛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6):432-432,F0004
涎腺杂交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未纳入新版WHO(2005年)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但国外文献作为一种肿瘤己有报道和描述[1]。本文通过1例发生于下颌磨牙后区小涎腺杂交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肿瘤组织细胞起源。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男,60岁,左下磨牙区牙龈肿物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100 A1,2,4,6,B,K8.12,KL1,Vimentin,GFAP和NSE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S100蛋白新亚型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正常涎腺23例和腺样囊性癌26例常规40 g·L-1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并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将腺样囊性癌中的瘤细胞分为luminal tumor cells(LTCs)和nonluminal tumor cells(NLTCs),也即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前者主要呈S-100A、K8.12和KL1强阳性;后者主要表达S-100B,GFAP,NSE和vimentin.结论 S-100蛋白新亚型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结果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是,前者中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无或很少表达S-100新亚型,这是与良性肿瘤的鉴别点之一.此外,LTCs较NLTCs分化成熟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mRNA及其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e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1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ES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P〈0.01),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侵犯神经无明显差异。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ESM-1分子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及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 0例良性、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OX- 2与survivin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腮腺组织COX-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 %、10 0 %、0 ,其荧光指数(FI)分别为1.79±0 .12、3.0 1±0 .4 0、0 .82±0 .0 5。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6 %、10 0 %、0 ,FI分别为1.0 6±0 .5 9、1.85±0 .16、0 .5 6±0 .0 8。各组间COX- 2与survivin表达量有明显差异(P均<0 .0 1)。在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OX- 2与survivin的协同表达率为10 0 %。结论 COX- 2与survivin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维吾尔族患涎腺恶性肿瘤1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11例及涎腺非肿瘤组织10例的p185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及变化,探讨抑癌基因p16(表达产物为p16蛋白)、原癌基因C-erbB-2)表达产物为p185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涎腺肿瘤患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间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涎腺恶性肿瘤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本研究得出:(1)免疫组化法检测p185及p16蛋白的表达,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涎腺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p185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B超诊断涎腺良性肥大2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军生 《山东医药》2002,42(1):41-41
涎腺良性肥大是非炎症导致的无痛性面部肿胀性疾病,以腮腺多见.近年来,我们采用B超诊断本病患者23例,现将其B超特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4 例; 年龄18~59岁,平均34.6±8.2岁.临床表现皆有不同程度的腺体肿大,除16 例伴患处轻微酸胀感外,多无自觉症状.其中局部非对称性肿大15例,触及无痛性软性肿块8例.其病因多为过量饮酒、甲状腺肿大(桥本氏病)并涎腺肿大、糖尿病、过度肥胖.  相似文献   

20.
于涛  张斌  孙长伏  王璐  黄汉 《山东医药》2009,49(42):44-45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SACC及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HIF-1α、VEGF及CD105,计算MVD.结果 SAC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7.8%(22/46)、VEGF为65.2%(30/46)、MVD为(31.50±4.87)条/HP,正常涎腺组织均为阴性,两者相比,P均<0.05;HIF-1α、VEGF的表达及MVD值与SACC临床病理分型、TNM分期有关(P均<0.05),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2,P<0.01)、与MVD呈正相关(r=0.431,P<0.01).结论 SACC组织中HIF-1α、VEGF、MVD表达上调,可作为判断SA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