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0年4月,对16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14例,双侧2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年(32~46年)。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10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 :从 1996年 9月~2 0 0 3年 2月 ,对 14例 (2 0髋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 ,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 10例 ,单侧 4例。病人全是女性 ,平均年龄 45岁 (3 5~ 67岁 )。双侧全髋置换 6例 ,单侧 8例。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随访 6个月~ 6年 ,平均 4年 8个月 ;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 3 2 43分恢复到术后 1年的 90 15分。截止目前无 1例翻修。术后 6个月 ,患者均能下地行走 ,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病人 ,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 25例 2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经 13个月~6年, 平均 27个月随访, Harris评分 87分 (术前 46分 ), 优 5髋、良 19髋、中 4髋,优良率为 85. 7%。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继发假臼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0年4月,对9例14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继发假臼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双侧5例,单侧4例。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经6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3.93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9.21分。患者均能自行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继发假臼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手术中应充分考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3髋)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THA治疗。结果随访18~61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由术前35.6分恢复到术后90.2分。疼痛均得到缓解,关节屈伸、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未见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神经、血管、肌肉损伤。结论对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处理好髋臼及股骨近端的畸形,合理松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选择合适假体,THA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9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跛行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年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6分改善为88分,优9例,良4例,一般3例.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1999~2005年共有19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23髋施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髋臼过浅而采用特别小型人工髋臼,1例髋臼上缘缺损采用取下的股骨头修整成形螺钉固定后安装人工髋臼假体,其他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及关节假体。[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72个月,平均34.5个月。Harrris评分由术前34.9分(29~42分)转为术后84.8分(70~96分),髋关节疼痛消除。其中有1例患者稍有跛行,持手杖行走,其他18例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方法能恢复髋关节正常位置,增加稳定性和灵活性,使之成为无痛性关节,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全髋置换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方法和假体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65例(7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男19例,女46例;年龄33~64岁,平均42岁。按Crowe分型标准,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24例,Ⅳ型16例;术前Harris评分35~78分(平均42.7分),Ⅰ~Ⅱ型患者行常规全髋置换,Ⅲ型患者髋臼骨质缺损部植骨后行全髋置换,Ⅳ型患者股骨短缩截骨后使用特殊假体。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5.5年,术后Harris评分68~94分(平均84分),除2例CroweⅣ型患者术后患肢大腿内侧出现麻木(给予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后,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骨折、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CroweⅣ患者截骨处骨愈合均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脱位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大,应针对髋臼病变程度的不同及术前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采用不同的关节假体,配合术中的正确操作,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成人严重先天性髋脱位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成人严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3例CroweⅣ级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进行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在松解延长的基础上,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髋关节外展功能。术后评估肢体延长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0分,患肢长度平均延长3.1cm,有1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短期未出现假体失败现象。[结论]通过松解延长、重建关节功能、选择合适的假体,并注重对神经血管的保护,成人严重先天性髋脱位可以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15例19髋,其中男性2例2髋,女性13例17髋,年龄37~62岁,平均45.6岁。根据Crowe分类[1],型8髋,型6髋,型3髋,型2髋。结果随访时间为8个月~5年(平均2年9个月),术后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由术前47.6分恢复到术后86.2分,患髋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术中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原解剖位置重建髋臼、适当的植骨以及选择合适的假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hip,DDH)髋臼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方法。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4例26个髋;年龄41~68岁,平均52岁。按照Perner分型,其中Ⅰ度10髋应用普通髋臼假体置换,Ⅱ度9髋选用螺旋臼假体,Ⅲ度5髋及度Ⅳ2髋选用小号髋臼假体,真臼部位安置髋臼假体,均为生物型固定,无结构性植骨。结果随访0.5~3.5年,假体与骨床结合牢固,患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针对髋臼病变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型髋臼假体置换,配合术中的正确操作能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13例(15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1例12髋,平均随访时间2.6a,按Crowe分类,其中Ⅰ型6例7髋,Ⅱ型3例髋,Ⅲ型2例2髋,Ⅳ型2例3髋。其中髋臼侧用骨水泥型假体5例,非骨水泥型10例,股骨侧骨水泥型4例,非骨水泥型11例。结果 1例髋小转子劈裂骨折,1例术后深静脉栓塞,随访期未见有感染,异位骨化,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例,术后2.6a为88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份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手术中应特别考虑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以及双侧肢体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类型与后尿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重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6.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跛行。未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患侧肢体较术前延长2~5 cm。术后5个月,患者均可下床活动且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疼痛评分术前为15~25(18.5±3.5)分,术后为33~42(3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18(15.4±2.3)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37~45(40.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髋活动度术前为65°~120°(81.5°±10.1°),术后为92°~135°(11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对13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22~51岁)。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分,根据Gruen股骨分区法和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对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作影像学分析。结果 13例(18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3分(0~3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7.3分(54~94分),疗效优6髋,良10髋,可2髋,优良率为88.9%。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5.4°(0°~105°)提高至术后平均192.6°(78°~22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11.1%(2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27髋)DDH行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观察术后双下肢等长否、有无关节异响、假体位置。结果20例术后均无感染、假体碎裂发生,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现象,1例出现关节异响。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等长。术后平均VAS评分由术前5.78分降至1.02分,术后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0.25分上升为90.76分。结论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能收到很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34例(3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Crowe Ⅰ型28例(31髋)、Crowe Ⅱ型6例(6髋).其中女性29例(32髋),男性5例(5髋),患者平均年龄45岁(26~57岁).患者在术后6周、3个月、1年,及此后每年1次进行随访,接受放射学及临床评价.术前患者Harris评分平均35分,髋关节屈曲101°,外展24°,内收15°,术前12例患者双下肢等长.结果 34例患者中,3例(3髋)患者术中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34髋)行表面置换.31例表面置换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2~33个月).患者术后最后一次随访平均为94分(82~1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髋关节屈曲改善至133°,外展48°,内收26°.术后23例患者双下肢等长.患者股骨及髋臼假体周围均未见透亮线,髋臼假体的平均外展角为43°(40°~53°),股骨假体柄干角平均为139°(130°~145°).结论 本组患者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良好的手术技术和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掌握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患者34例38髋进行手术疗效分析,其中男6例6髋,女28例32髋;年龄37~62岁,平均48.5岁。按Crowe分型,Ⅰ型15例17髋,Ⅱ型10例12髋,Ⅲ型5例5髋,Ⅳ型4例4髋。以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通过观察X线检查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8~72个月)。Harris评分:术前为(49.5±7.6)分,术后为(87.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下肢长度差由术前的0.5~5.0 cm(平均2.5 cm)恢复至术后的0.0~1.5cm(平均0.25 cm)。随访期内无神经损伤、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8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 8例 ,30髋。结果 Harris评分 ,术前平均 44分 ,术后平均 93分 ,优良率 94%。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4髋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48.2岁。术前进行详细影像学分析,患肢短缩平均(4.68±0.95)cm,术中通过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均采用生物型假体,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和放射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19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11个月~6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20±19.51)分,术后(88.70±9.34)分(P0.05),下肢延长平均(4.46±0.94)cm。1例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对症治疗6个月后完全恢复,另有一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后脱位,予以牵引固定3周后功能恢复。结论通过对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的分析,证实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