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癌及尖锐湿疣HPV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在女性生殖器肿瘤中占首要位置。宫颈癌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 [1 ] ,其促发因素很多 ,如性生活活跃及性交年龄过早 ,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细胞及恶性细胞中查到病毒 DNA序列 [2 ]。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服用口服避孕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史、免疫机制受损及有高危男性性伴侣等。对我院宫颈癌 5 9例及尖锐湿疣 2 5 1例进行 HPV检测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2 0 0 1年在我院妇科经细胞学涂片、组织切片确诊的宫颈癌 5 9例及尖锐湿疣 2 5 1例。其中宫颈癌年龄最大81岁 ,最小 2 7…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宫颈癌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作者对 32例宫颈癌患者中乳头状瘤病毒 16,18(HPV 16,1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 -Ⅱ )、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进行了观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本院求诊并行宫颈 4点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共 32例 ,平均年龄 4 5 .5 (2 9~ 78)岁。研究对象分 3组 :对照组 4 0例 ,包括正常宫颈 14例 (无慢性宫颈炎 ) ;宫颈不典型增生组 2 6例 ,其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2 0例 ,重度 6例 ;宫颈癌组 32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分期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第 4版[1] 诊…  相似文献   

3.
刘君丽  齐平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135-1135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约占已婚妇女的5 0 % ,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1 ] ,其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 - 型 (HSV- 2 )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密切关系。两种病毒均对干扰素 - α敏感 [2、3]。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 ,我们对门诊就诊的 16 8例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奥平栓 (干扰素 - α栓 )治疗 ,并对其中 12 0例患者进行随诊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确诊为宫颈糜烂患者 16 8例 ,均已婚 ,年龄 2 0~ 5 0岁 ,近期内未采用其它方法治疗 ,经宫颈刮片排除癌变 ,分泌物检…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趋势[1]。有资料[2]显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LA-PDT)疗法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疾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4]。本研究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4位因素[1]。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然而,并非所有的HPV感染必然导致宫颈病变甚至发展成宫颈癌。大部分宫颈HPV持续感染8~10个月能自行消退[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大量学者[3-4]研究的热点是就生物标志物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筛查程序中的应用价值。与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必要条件[1-2] .因此,及早检测出HPV 病毒的感染并及早治疗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HPV 检测的方法有PCR、杂交捕获法、原位杂交及斑点印记法等[3] .本研究采用HC-2 的方法检测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 感染的情况,并且探讨其在宫颈病变中筛查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基于基底角质层形成细胞的微小环状DNA病毒[1],是通过生殖器接触进行性传播的微生物,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的相关癌症[2]。全球每年约有50万例新诊断的宫颈癌和约30万例与宫颈癌相关的死亡[3]。高危型HPV(HR-HPV)感染可加剧宫颈癌和其他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低危型HPV(LR-HPV)感染与皮肤病变如皮疣有关,这种皮损本质上通常是良性的[4]。通过大量研究表明,HPV感染情况与地域存在一定相关性[5]。故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分析了1213例HPV不同分型样本在长春地区的感染及年龄分布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比较多种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 94例宫颈癌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并计量郎格罕细胞 (LC)数 (X1) [1] ,用原位杂交法测出HPV感染状况并分级 (X2 ) [2 ] ,将上述二项指标与患者的年龄 (X5) ,临床分期 (X3) ,病理分级 (X4 ) ,治疗方式(X6)共 6项因素 ,对存活期 (Y)的影响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般回归方程Y =177.344+1.6 6 8X1-18.799X2 -6 .46 0X3-2 1.988X4 ;标准回归方程Y= 0 .430X1-0 .2 5 1X2 -0 .2 0 6X3-0 .179X4 。结论①对宫颈癌预后有作用的主要因素有LC数 ,HPV感染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②LC对宫颈癌患者存活期影响最大呈正相关 ;HPV感染、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三者对预后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据统计,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会出现50多万例宫颈癌患者,其中有近26万例患者因宫颈癌而导致死亡[1-2]。目前临床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密切相关,其中16、18型HPV对女性生殖道持续性感染状态最为高危[3-4]。目前研究发现,阴道感染与HPV感染之间密切相关,它在生殖道HPV感染和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发生中都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5-7],而其中阴道内各种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菌群平衡失调对引发HPV感染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并分析行HPV分型检测且同时行阴道微生物检测的743名患者的检查结果,来分析HPV不同感染亚型与阴道内常见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HPV感染的预防、检测和诊疗方案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所有宫颈癌病例中约有70%的病例被发现感染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16和18,但单纯HPV DNA检测不能代表HPV致病能力的高低[1-3]。本文通过联合检测HPV DNA与HPV E6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检出率,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提供  相似文献   

11.
<正>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1]。目前普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变的重要因素,但HPV感染并非是宫颈癌发生的唯一因素,除了HPV感染外,生殖系统病原体引起的宫颈慢性炎症也是诱发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2]。为此,本研究将探讨生殖道常见病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的关系,旨在为降低HPV感染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的5314例患者,对其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741例患者进行TCT,HPV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三联筛查的741例患者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39%(137/155)、97.43%(76/78)、100%(4/4),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感染HPV16型的患者为67例,占81.7%,宫颈癌患者全部感染了HPV16型,病理诊断为低度病变的患者感染HPV16型的患者为9例,占6.5%。在三联检查TCT为AUCUS的患者中,无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发生高度宫颈癌前病变的比率为2.30%(2/82),而感染高危型HPV患者发生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比率为36.87%(80/21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中HPV16型病毒的感染与其他类型的高危型HPV病毒相比,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世界妇女第2高发肿瘤,每年新发病例493000人,并导致274000人死亡。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尤其是HPV16型,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病毒早期,E7基因是导致宫颈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和永生化的重要因素,其编码的E7蛋白通过与pRb结合,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及DNA修复,从而使细胞不稳定性增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人乳头瘤病毒为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极易感染人类表皮及粘膜鳞状上皮,其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表皮导致的增生性病变被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导致的增生性病变被称为"乳头瘤"[1]。人乳头瘤病毒16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病毒类型,可长期潜伏于细胞内部,当机体免疫功能及抵抗力降低时,此类潜伏的人乳头瘤病毒16便逐渐恢复活性,引发宫颈癌。大量研究[2-3]证实,宫颈癌是由宫颈癌前病变不断进展形成的,期间主要经历宫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HPV 16型[1]。我们通过检测本院696例妇女宫颈黏液标本HPV DNA,了解本地区HPV的感染特征,为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支持。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疑似HPV感染患者696例,年龄18~78岁,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1].1974年ZurHausen首次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感染与宫颈肿瘤密切相关,1983年Durst和Zur Hausen发现HPV DNA高危亚型病毒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为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多项研究已经证明,高危型HPV DNA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2].现已经发现100多种HPV DNA,能够检测的高危型病毒有15种、低危型病毒6种[3-4];特别是16和18型HPV DNA感染主要引起宫颈癌[5],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检测宫颈HPV DNA感染及其分型的最佳检验方法.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及HSV、CMV的关系。方法 对81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进行HPV16 /18和HPV6 /11原位杂交,同时对98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用DNA扩增法检测HPV、HSV和CMV。结果 病毒DNA原位杂交信号的分布与HE染色中挖空细胞的分布一致。HPV16 /18与不同宫颈病变组织原位杂交阳性率平均为5 1 .1% ,HPV6 /11的则为6 4 .7%。HPV16 /18、HPV6 /11、HSV、CMV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 1%、4 %、2 3%、0 %。结论 HPV感染具有特定的组织学部位,HSV可协同HPV16 /18恶性转化宫颈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正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CC)是一种原发于宫颈的少见而独特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临床罕见,发病率低,有文献报道仅为0.31%-2%[1]。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0-30%[2]。我院收治1例SCNCC,报道如下。1临床病例患者女性,39岁,已婚,主诉因"接触性出血1年"入院。妇科检查(三合诊):外阴发育未见明显异  相似文献   

19.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目前已分离出 70多个亚型 [1 ,2 ] ,不同类型的 HPV感染后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当感染 HPV5、6型时 ,可引起皮肤增生不良性疣状病变如寻常疣等 ;引起下生殖道病变的 HPV有 6、11、16、18、30、31、33~ 35、39、4 0、4 2~ 4 5、5 1~ 5 8等 2 4个亚型 [3] 。其中HPV6、11型主要见于尖锐湿疣 ,一般不引起非典型增生等改变 ;HPV16、18型则常见于湿疣癌变 ,宫颈 CIN和宫颈癌中 ,占宫颈癌变病因的 70 %~ 10 0 % ;HPV31、33、35等型在重度 CIN和少数宫颈癌中亦可查见 ,但并非全都如此…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宫颈癌发病率占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0万[1-2]。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通过早期筛查可发现早期宫颈病变,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传统筛查方法以液基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为主,但两种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局限性[3]。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是近年出现的宫颈病变检出新方法,在同一细胞中检测到p16和Ki-67共表达,可作为细胞周期失调的标记物,强烈提示宫颈高级别病变[4-5]。在结果判读上,染色满足一个细胞胞质呈棕色(p16),同时胞核呈红色(Ki-67),即结果为阳性,无需考虑细胞形态。由此可见,染色结果是诊断的唯一依据,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