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我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可能与我们沿海地区的水质和饮水习惯有密切关系。既往对这些胆道疾患,内科大多采取消炎利胆、解痉排石及其对症处理,疗程长,效果差,特别是胆石症患者,不少患者还是依赖手术治疗。如何采用非手术解除胆石症患者的痛苦,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讨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祖国医学认为,升清降浊既是脏腑的生理功能,又是临床的一种治疗法则。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认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充分说明升降功能维持生…  相似文献   

2.
便秘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基本病机为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治疗时使用下法有一定效果,但易致诸多的不良反应。依据肺降肝升,肺与大肠相表里等整体观念提出欲降先升理论。强调胃肠气机不畅是便秘之本,肝气郁滞是便秘之因,肺气不宣是便秘之基;即欲使大便畅通下行,必先宣通肺气,疏肝解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加用桔梗、杏仁、枳实、厚朴以起到下病治上、腑病治脏之功。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临床上分别长于滋阴和温阳的两名中医专家的人格体质特征,发现阴阳人格体质特征偏阳虚阴盛的医家擅长温阳,阴阳人格体质特征偏阴虚阳亢的医家擅长滋阴阴阳人格体质特征对中医临床医生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影响。虽然影响的程度、影响的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根据个体阴阳人格体质特征,有意识地选择师承专家,有导向地发展个人的中医学术思想,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杨泽  汪翔  石曼皓  洪玮  王学文  夏永良 《新中医》2023,55(11):217-220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其中的升降既包括构成人体生命精微物质的升降,也包括脏腑的升降。清阳出上窍作为气机升降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中“清阳”应当包括所有能够上荣于窍的正气,包括了属“阳”的功能方面的阳、气和属“阴”的形质方面的阴、血。气机升降紊乱的病机可分为虚实两端,不通与不荣,因此,要使清阳出上窍,应遵循“通以畅气机,荣以行升降”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阴中引阳,阳中引阴”针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经典理论之一,属于针灸治疗原则的范畴。该句的含义不仅包括前后选穴;巨刺、缪刺;阴病选阳经穴,阳病选阴经穴;远端选穴;阴阳平衡针法;调和气血等选穴方法和原则。还包涵强调在选穴方面要注重病因病机,并且对后世医家针刺手法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选穴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典型病例的形式,概括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茅 《河南中医》2003,23(6):59-60
1 方药介绍升降散是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的方 ,原方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一钱、广姜黄三分、生川大黄四钱 ,共七钱三分 ,病轻分四次服 ,病重分二次服 ,用黄酒盏、蜂蜜五钱 ,调均冷服 ,适应证“温病亦难气中之一也 ,表现三焦大热 ,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将升降散炼蜜为丸 ,名为太极丸。今医者多入汤剂煎服。蝉蜕 ,《本草纲目》言 :“治头风眩晕 ,皮肤风热作痒 ,破伤风及疔肿毒疮 ,大人失言 ,小儿噤风天吊 ,惊哭夜啼”。归肺、肝经 ,其功效疏风透麻 ,熄风止痉 ,有升散之功。白僵蚕 ,《寒温条辨》言 :“以清化之力 ,涤疵…  相似文献   

7.
阴阳属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是沿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道路发展的.在<易经>中就有表述.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是哲学范畴与医学范畴的巧妙统一,扩大了阴阳的适用范围,而且有新的发展、提高.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肝阳头痛的辨证论治、现代药理等论述王幼奇运用天麻清脑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经验。指出:虫蚁之品以搜逐血络中之瘀滞,最能祛除阻滞于络脉中的瘀血,使络脉通利、血行畅达。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阴阳之理探析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是以《内经》阴阳互根之理为根基的,常态意义上是指一切生命活动有赖于"阳"对"阴"的动用,病态上的"阳有余阴不足"实质是指人身精血正气耗损,真阴真阳俱不足,水火俱虚。朱丹溪的"养阴"思想和"滋阴降火法"实质也体现了对真阴真阳双方互根互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阴阳为太极之一体两面,阴阳是上承易道、下接万物的枢纽,是事物的基本构成元素;阴阳的关系为阴为体、阳为用,阳为主、阴阳协同。中医之中字即中庸之义,调整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升降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 :“气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 ,而变作矣。”又指出 :“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以后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间不断丰富和发展升降理论 ,真知灼见灿烂若群星 ,其中尤以汇通派大师张锡纯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