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2C6+离子诱导TNFα基因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Polyfect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pEgr-TNFα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研究该重组质粒经12C6+离子作用后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的蛋白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TNFα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pEgr-TNFα后在SMMC-7721细胞中TNFα的蛋白表达量为2.06 ng/ml,2 Gy 12C6+离子照射后,表达量增高为2.11 ng/ml,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RNA转录水平也明显增高,2 Gy 12 C6+离子照射后增高更明显.结论12 C6+离子联合重组质粒pEgr-TNFα,在被转染的SMMC-7721细胞中表达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可被辐射诱导激活的表达载体pEgr-sTRAIL,研究其体外瞬时转染联合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辐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SOEing PCR法克隆可溶性TRAIL基因,测序正确后连入pcDNA3.1-Egr质粒,构建pEgr-sTRAIL表达载体;采用GeneCompanionTM聚阳离子转染试剂体外瞬时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12C^6+照射后,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 mRNA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存活。结果成功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sTRAIL;瞬时转染联合^12C^6+离子照射可在mRNA水平上诱导sTRAIL表达增强;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转染pEgr-sTRAIL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结论^12C^6+离子可诱导重组质粒pEgr-sTRAIL在被转染的HeLa细胞中表达增高,体外基因-^12C^6+离子联合治疗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离子束照射对人淋巴细胞基因转录谱的改变。方法 人淋巴细胞Peng-EBV分别经0.1、0.5和2 Gy 56Fe17+12C6+重离子束照射后,提取各实验组细胞总RNA,利用Agilent人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基因转录谱的检测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Peng-EBV细胞系经56Fe17+12C6+重离子束照射后,0.1、0.5和2.0 Gy剂量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01、199和229个。3个剂量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4个,其中,GPSM1、TSPYL5、WFDC2、LAD1等基因在两种离子束各剂量组呈现特征性差异表达。0.1和0.5 Gy剂量组涉及主要基因功能包括细胞粘连、胞外基质构建等,参与的显著性Pathway通路分别为3和6条,主要为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2 Gy剂量组主要基因功能包括细胞黏连、Rho蛋白信号转导调节等,参与的显著性Pathway通路3条,主要为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56Fe17+12C6+重离子束可诱导人淋巴细胞基因转录谱的改变,且不同剂量重离子可诱发不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效应。方法 用^60Coγ射线和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2C^6 (平均LET为36.70keV/μm),不同剂量照射离体人血,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计算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结果 在0-6 Gy剂量范围内,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在4.19~1.78之间,平均为2.56。结论 重离子束^12C^6 比^60Coγ射线有更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2C6+离子束照射对人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 将人淋巴细胞Peng-EBV按照射剂量分为0.1、0.5和2.0 Gy组,未照射为对照组。使用12C6+离子束进行照射,吸收剂量率为0.3~0.5 Gy/min。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受照淋巴细胞的蛋白质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及通路分析。结果 在4组样品中共鉴定到5 158种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0.1 Gy组差异蛋白质有91种,0.5 Gy组有191种差异蛋白质,2.0 Gy组有68种差异蛋白质;3组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11种,其中,7种蛋白质表达上调,4种下调。对3个剂量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主要与生物代谢及其调节过程、蛋白结合以及催化反应过程等有关,纤维黏连蛋白-1(FN1)和热休克蛋白1B(HSPA1B)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性节点。结论 不同剂量重离子照射诱导人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的机制不同,而且SZT2、FN1、HSPA1B蛋白质可能在重离子照射的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重离子诱发辐射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12C6+离子束局部照射小鼠后的存活及血象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 放射线(X射线、γ射线、带电粒子)治疗是一种较为成熟而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然而, 放射治疗存在的最大弱势就是“敌我”不分, 即正常组织和病灶同时被杀伤。因此, 在放射治疗中, 病灶接受剂量即被杀伤程度要严格受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值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重离子^12C^6 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存活的影响,以研究人肝癌细胞对不同LET重离子的辐射敏感性。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研究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 70keV/μm的细胞存活率为10%(Ds=0.1)和1%(Ds=0.01)时的吸收剂量分别为2.94Gy和5.88Gy;30keV/μm的Ds=0.1和Ds=0.01分别为4.00Gy和8.00Gy。结论 70keV/μm比30keV/μm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更大的细胞杀死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56Fe17+12C6+重离子束与60Co 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56Fe17+12C6+重离子束和60Co γ射线分别照射人淋巴细胞系Peng-EBV,吸收剂量均为0、0.5和2.0 Gy,56Fe17+重离子束剂量率为0.26~0.55 Gy/min,12C6+重离子束剂量率为0.30~0.50 Gy/min,γ射线照射剂量率为0.75 Gy/min。研究不同射线对染色体细胞畸变率、“双+环”畸变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12C6+56Fe17+重离子与60Co γ射线照射后细胞畸变率与0 Gy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322.97,P<0.05)。“双+环”畸变率与0 Gy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05.37,P<0.05)。其中,12C6+重离子束诱导的细胞畸变率和“双+环”畸变率最高,其次是56Fe17+重离子束,而且二者均高于60Co γ射线。56Fe17+12C6+离子束与60Co γ射线均能诱导人淋巴细胞发生明显的G2期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0.17,P<0.05),12C6+重离子、γ射线及56Fe17+重离子诱导的G2期阻滞程度依次降低。56Fe17+12C6+离子束与60Co γ射线均能促进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0.87,P<0.05),12C6+重离子、γ射线及56Fe17+重离子诱导的早期凋亡率依次降低。结论 56Fe17+12C6+离子束与60Co γ射线均能诱导人淋巴细胞发生明显的染色体畸变、G2期阻滞及细胞凋亡。12C6+离子束诱导的染色体畸变、周期阻滞和凋亡程度最高。56Fe17+12C6+离子束与γ射线的生物学效应与LET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建立重离子束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 效应曲线。方法 用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 2 C6 + (平均LET为 36 70keV μm) ,不同吸收剂量、不同吸收剂量率照射离体人血 ,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结果 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 ,淋巴细胞微核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拟合的最佳方程为Y =6 6 5 0 9×D0 .85。结论 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Voevodskaya等用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首次在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于肝、肾、脾等组织中检测到一氧化氮(NO)。并认为NO的产生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升高有关。随后大量研究资料证实X或γ射线可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升高并产生大量NO,并且iNOS活性在照射3~4h后升高明显。但是,有关重离子能否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的报道较少。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用^12C^6+重离子整体照射小鼠4h后,诱导小鼠肝组织中iNOS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转染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寻求改善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新途径。方法将Smac基因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株,G418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癌细胞Smac基因表达。X射线照射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癌细胞体外生长活性;透射电镜、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癌细胞凋亡及比率;Westernblot、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水平。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所获宫颈癌亚克隆细胞HeLaSmac的Smac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eLa(P<0.01)。8GyX射线照射后,HeLaSmac细胞生长活性较HeLa细胞减弱10.19%(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HeLaSmac细胞发生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为16.4%,显著高于对照组HeLa细胞(凋亡率为6.2%,P<0.01)。与HeLa细胞比较,HeLaSmac细胞内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活性水平提高3.42倍(P<0.01)。结论稳定转染外源性Smac基因使其在宫颈癌细胞株中过表达,能提高癌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增强放疗对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有望成为改善宫颈癌放疗效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PC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检测天冬酰胺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来观察其对PC3细胞的凋亡诱导途径,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对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到清晰的“DNA梯度”,流式细胞仪检测^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PC3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Caspase-3活性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Bcl-2的表达随^125I粒子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与Bcl-2表达有关,与Caspase-3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13.
辐射小鼠骨髓CD34+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后C57小鼠骨髓中CD34^ 细胞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Annexin V-FITCy试剂盒检测骨髓细胞的凋亡;细胞固定后PI染色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①CD34^ 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随照射剂量的加大而降低,在5.5Gy照射后14d内小鼠CD34^ 细胞的减少表现为持续性;②小鼠照射后6h骨髓细胞凋亡率最高,以5.5Gy照射组最为明显;③5.5Gy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紊乱。结论 γ射线损伤骨髓中的干祖细胞,造成骨髓中干祖细胞的数量减少,其途径之一是诱导骨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抑癌基因p53( 野生型p53) 对照射后人胃癌细胞系(BGC823) 的G1 期阻滞和凋亡的控制作用。方法 3 种具有不同p53 状态的人胃癌细胞系,即转染人野生型p53 基因的BGC823wtp53 细胞、转染人突变型p53 基因的BGC823mutp53 细胞和转染无p53 基因的空载质粒的BGC823vect 细胞,用流式细胞计分析细胞,4Gy 照射后0、8 和24 小时后各细胞时相分布和凋亡的反应。结果 照射4Gy 后8 小时和24 小时后的BGC823wtp53 细胞出现强烈的G1 期阻滞(分别占原细胞总数的67-9% 和61-1 %) ,而BGC823mutp53 、BGC823vect 细胞几乎没有G1 期阻滞;照射4Gy 后8 小时和24 小时后的BGC823wtp53 细胞出现明显的预示凋亡的亚G1 峰,凋亡细胞比例分别达13-0 % 和15-3 % ;而BGC823mutp53 和BGC823vect 细胞几乎没有出现亚G1 峰和凋亡细胞比例都为零。结论 野生型p53 基因具有促进照射后肿瘤细胞的G1 期阻滞和凋亡作用,而p53 变异和缺失则减低了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25I粒子(初始剂量率2.77cGy/h)和^60Coγ射线(吸收剂量率2.215Gy/min)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进行0、0.5、1、1.5、2、4、6和8Gy照射,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和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和细胞存活率的情况;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125I粒子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比^60Coγ射线组更加明显地受到抑制(P〈0.05)。^125I粒子照射PC3细胞D0值为2.243,Dq为0.87,N为1.618,SF2为0.5。^60Co照射组PC3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D0值为2.824,Dq为1.08,N为1.587,SF2为0.7。^60Co和125I粒子的RBE比值为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组4Gy照射细胞24h后均出现G2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照射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使PC3细胞阻滞于G2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协同^60Coγ射线放射治疗对人宫颈癌细胞系的体内外联合杀伤作用,以及HSV-TK/GCV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分别以HSV-TK/GCV、^60Coγ射线放射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和裸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比较治疗效果;利用增敏效应比值(E/O)、克隆形成实验评价体内外HSV-TK/GCV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自杀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45.8%,单纯放疗的抑制率为42.4%,而基因治疗与放疗联用的抑制率为87.5%,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治疗组对射线敏感性较单独治疗组明显增加,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P〈0.05);在体内实验中,单纯基因治疗与放疗对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瘤率分别为39.5%和35.8%,而基因治疗放疗联用的抑瘤率达到87.9%,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敏效应比值(E/O)为3.2(〉1.4),提示HSV-TK/GCV对放疗具有增敏作用。结论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二者联合治疗可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