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病历报告。患者(先证者),男,6岁,汉族。因发现双眼视物不清4年就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否认外伤及毒物接触史。右眼视力指数/80cm,左眼视力0.1,散瞳后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12。双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正常,虹膜纹理清,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居中,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晶体皮质透明,晶体核呈致密的白色混浊,其直径约4mm。玻璃体透明,双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4.
先天性白内障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可以为家族性的或散发的;可以伴发或不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012%-0.060%,国内为0.05%。先天性白内障具有鲜明的临床和基因特异性,临床上可表现为形态各异的晶状体混浊。 相似文献
5.
先证者,女9岁,因自幼视物不清于2000年11月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OD HM/20 cm,OS FC/50 cm;双外眼正常,双眼球呈钟摆型眼球震颤;双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可;右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后部绕核板层呈树枝及雪花样混浊,核亦呈灰白色混浊;左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绕核板呈雪花样灰白色混浊;眼底朦胧不清;眼压,OD 16 mmHg,OS 18 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先天性绕核性白内障(双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一种带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其群体发病率约005%,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38%[1],由于视功能受到影响,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既往由于手术不及时,术后屈光矫正不适当,往往形成重度弱视及眼球震颤。因此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配合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是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的关键。本文回顾分析1996~1999年为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情况(30例54只眼),现将结果作如下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54只眼。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月~44岁,其中5月… 相似文献
7.
8.
9.
先天性白内障四家系报告东电中心医院眼科(110015)宁宏1988年6月至1994年4月我们收治了有明确家族遗传史的先天性白内障5人,并对其四家系39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患,19岁。家系调查如下。例2女患,7岁。家系调查如下。例3... 相似文献
10.
12.
核性颗粒性白内障 (又称Coppock白内障 )是遗传性白内障的一种 ,表现为晶状体核内点状混浊而影响视力。我院于 2 0 0 0年 3月发现一罕见庞大家系 ,4代 12 8人中 38人发病 ,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晶体核内点状混浊 ,而晶状体皮质透明 ,其中 7例 14眼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2月间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 (图 1) :例 1 先证者 (Ⅳ5)女 ,7岁 ,因双眼自幼视力欠佳 ,于2 0 0 0年 3月 15日来我院就诊。无眼痛、畏光、夜盲史及其他病史。母亲孕期健康 ,妊 1孕 1,足月顺产 ,父母非近亲结婚 ,全身检查无异常 …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一家系阎子玲王丽霞孙瑞芳(乌兰察布盟医院012000)我科于1996年收治张文俊弟兄二人同患先天性白内障住院手术。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45岁,自幼双眼视物模糊,近几年渐加重,且不能通路。于1996年12月9日,以“双眼先... 相似文献
14.
15.
1 案例报告某女 ,5 5岁。某年 10月 15日因纠纷被人用雨伞顶部击伤右眼。伤后右眼当即视物不清 ,遂到当地医院检查 :右眼畏光流泪 ,眼睑轻度瘀血、水肿 ,视力 :0 .15。经过积极治疗 ,视力反而逐渐下降。于同年 12月 1日复查 :右眼视力 :0 .0 2 ,角膜近中央区见一 2mm× 3mm的灰白色混浊区 ,边界模糊 ,Placido板检查角膜弯曲度 :见映在伤者角膜上的影像为以混浊区为圆心基本规则的同心圆 ,但每相邻圆周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反映出其角膜圆锥化倾向 ,瞳孔3mm ,光反应灵敏 ,位中形圆 ,前房适中 ,眼底轻度模糊。次年 1月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76眼)先天性白内障分成四组,施行白内障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8例(76眼)中除7例(14眼)因年龄小不能配合视力检查外,其余62眼矫正视力≥0.3者38眼,脱残率67.2%,且各年龄组比较,脱残率有显著性差异(x^2=6.54、4.27,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虹膜后粘连,人工晶全瞳孔夹持,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可导致儿童不可逆的视觉损伤,应尽早行白内障摘除术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及早诊治并发症,并进行积极的光学矫正及弱视训练。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报告黑龙江省肇源县医院五官科(166500)刘国荣,崔立青,王殿举我院遇到一家系先天性白内障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患,8岁。生后双眼视力不佳,近来视物模糊并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收入院治疗。患者姐姐、母...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36例(5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保持后囊膜完整,术后3个月有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可用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单眼白内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双眼白内障患儿三岁时Ⅱ期植入人工晶体.进行为期一年至三年的随访,分析判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弱视训练对巩固后期治疗的重要性.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并发症少.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致盲原因主要是形觉剥夺,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以及术后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内特别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暴露于X线,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均可使晶状体发生浑浊.也有一些病例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