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毒性是顺铂(cis-platin,DDP)的一个重要毒副反应。近年来随着水化利尿和高渗盐水等措施的应用,DDP用量明显提高,肾毒性虽有所减低但耳毒性却相应加重。大剂量DDP用法不当可导致完全失听,多数报道耳毒性的发生率在50%左右,而国产大剂量DDP治疗后耳毒性的发生率却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DDP治疗后耳毒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顺铂(Cisplatin DDP)是当前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但是它也有许多不良反应,常见的有重度消化道反应、耳毒性、肾脏毒性、骨髓抑制、末梢神经病、离子紊乱等,其中的肾脏毒性尤为突出,一直是限制DDP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现就DDP的肾损伤及其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顺铂为主方案联合化疗的疗效和毒性。多数患者属晚期、且系其他化疗方案失败者。肺癌、恶淋、睾丸肿瘤、骨肉瘤的有效率分别为32.4%、50%、75%、40%,一例恶黑无效。肾毒性发生率为25.7%,其中一半患者系同时应用了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或先锋霉素V。肾毒性与DDP累积量及以往曾用DDP无关。呕吐反应用中剂量灭吐灵、地塞米松联用后明显减少。血液三系均有轻微抑制,88—90%的病人血液毒性均在3—4周内消失。  相似文献   

4.
顺铂(DDP)是目前联合化疗的主要药物之一DDP肾毒性是剂量限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DDP肾毒性的防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DDP动、静脉一次投药量提高到100~150mg/m~2、腔内灌注一次投约量提高到100~180mg/m~2、而肾毒性不明显。但临床上仍时有DDP所致的急性肾衰发生,对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对发现的4例DDP所致急性肾衰死亡的原因进行厂分析,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均广泛研究铂络合物的抗癌作用,继于顺氯氨铂(DDP)后第二代的铂类抗癌药—碳铂(Carboplatin),最近报道它具有疗效优于DDP,且肾毒性极少。另本实验室也发现Ⅵ价铂二羟基丙二酸二氨铂和二羟二氯二异丙胺铂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抗瘤谱广,肾毒性小,疗效不亚于DDP。同时体外研究发现二羟二氯二异丙胺铂(CHIP)的抗  相似文献   

6.
顺铂肾毒性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京栋  田鸿生 《癌症》1992,11(6):481-482
顺铂(DDP)的肾毒性作用是影响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本文进行了初步动物试验观察,以提供初步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洛铂(LBP)和顺铂(DDP)对传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人肝细胞株(QSG-7701)和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BP和DDP对HUVECs、QSG-7701和HK-2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并测定HK-2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LBP和DDP对HK-2细胞脂质过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相同作用时间下,DDP组对HK-2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LBP组(P<0.05),而LBP组对HUVECs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LBP组和DDP组对QSG-7701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BP组和DDP组均使HK-2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但LBP组和D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和DDP均对肝、肾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LBP的肾细胞毒性较DDP低,LBP组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DP组,提示LBP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形成的能力;氧化性损伤可能是两者造成肾毒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洛铂(LBP)和顺铂(DDP)对传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人肝细胞株(QSG-7701)和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BP和DDP对HUVECs、QSG-7701和HK-2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并测定HK-2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LBP和DDP对HK-2细胞脂质过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相同作用时间下,DDP组对HK-2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LBP组(P〈0.05),而LBP组对HUVECs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LBP组和DDP组对QSG-7701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BP组和DDP组均使HK-2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但LBP组和D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和DDP均对肝、肾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LBP的肾细胞毒性较DDP低,LBP组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DP组,提示LBP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形成的能力;氧化性损伤可能是两者造成肾毒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新平 《中国肿瘤》1992,1(3):10-11
本组对200例接受顺铂(DDP)不同单次剂量、累积总量化疗的患者,通过尿量监测,降低了肾毒性发生率,且无1例因用顺铂导致肾衰发生。现将小结报道如下: 200例中有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睾丸肿瘤、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均以DDP为主联合化疗。中、大剂量60~180mg/M~2之间,小剂量分别为40mg,连用3天;20mg,连用5天;25mg,连用5天。尿量监测常规3~5天。本组将DDP单次剂量分为3组,尿量  相似文献   

10.
陈黎  韩振海 《肿瘤》1990,10(6):253-254
顺铂(DDP)是目前世界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之一。但是,由于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和肾、耳神经毒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八十年代初国外开始研究第二代铂络化合物——碳铂(Carboplatin CBDCA),经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该药抗瘤谱广,对多数肿瘤的抗肿瘤活性与顺铂相似,且尚未发现类似顺铂对肾和高频区听力的损伤。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较轻.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仍为可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用化疗药物之一,Cis-diamminedich-loride platinum Ⅱ(DDP)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42—47℃加温也己证实引起肾实质不同程度的局灶性坏死。为评价42.5℃高温对DDP 肾毒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免疫浊度测定法测定了肾脏局部加温(42.5°和46.5℃,35min)和DDP(8mg/kg)给药后1—180天的尿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并做了组织学检查和死亡率比较。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顺铂(DDP)导致的人胚肾HEK29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K293细胞,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大蒜素和DDP对HEK293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大蒜素预处理对DDP诱发细胞毒性的影响。进一步将HEK293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DDP和大蒜素)、DDP组(20 mg/L)、大蒜素组(2 mg/L)、大蒜素(4 mg/L)+DDP(20 mg/L)组,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DP导致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 < 0.01)。大蒜素预处理后,对DDP(20 mg/L)所致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改善(P < 0.01)。与DDP组相比,大蒜素能显著抑制DDP所致细胞内MDA含量的升高以及SOD活力和GSH含量的下降(P < 0.01)。结论:大蒜素可拮抗DDP所致HEK293细胞氧化损伤,对顺铂肾毒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顺铂(DDP)是肿瘤肝动脉化疗中倾向于首选的化疗药物。DDP化疗的常见毒性反应是恶心、呕吐、肾毒性等,诱发呃逆则属罕见。文献中仅范士怀报告过两例。目前尚未见DDP肝动脉化疗诱发顽固性呃逆的报道。现报告Ⅰ例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B超发现右肝占位(6.6cm×5.0cm)1周后于1993年12月2日入院。1993年12月9日在全麻下行右肝癌局部切除及肝动脉门静脉安置理植式药泵(DDS)。术后2周经DDS行肝脏灌注化疗:DDP20mg,肝动脉推注,隔日1次;5-Ful.0g,门静脉滴注,隔日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顺铂(DDP)致人胚肾HEK293细胞损伤及对DDP杀伤人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K293细胞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DDP组和DDP+EGCG组,DDP组和DDP+EGCG组同时建立DDP损伤模型,MTT法检测EGCG和/或DDP对HEK293细胞和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EGCG对HEK293细胞的IC50值为61.6 mg/L。当EGCG浓度<40 mg/L时,对DDP诱导的HEK293细胞损伤没有显著性影响,EGCG浓度≥40 mg/L时,可显著性增强DDP对HEK293细胞的损伤作用。EGCG对A549细胞的IC50值为33.6 mg/L。当EGCG浓度≥32 mg/L时,可显著增强DDP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EGCG对DDP所致HEK293细胞损伤无保护作用,但EGCG对癌细胞毒性作用大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且当EGCG与DDP同时使用时可以加重A549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卵巢癌早期诊断率低,患者就诊时往往已为中晚期,全身化疗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我们以国产拓扑替康(TPT)联合顺铂(DDP)治疗22例卵巢癌患者,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8月16日~2005年10月22日,鞍山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应用TPT联合DDP治疗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22  相似文献   

16.
顺铂 (DDP)是治疗 NSCL C的重要药物之一 ,因其较大的肾毒性 ,严重限制了铂类的剂量强度 ,影响疗效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卡铂 (CBP)和 DDP 对NSCL C的疗效相似 ,而毒副作用不同 ,我们从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采用DDP剂量的 2 /3和 CBP剂量的 2 /3联合应用代替经典 MVP(MMC+ VDS+DDP)方案中的 DDP ,显著提高了NSCL C的近期化疗效果 ,而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X线胸片、胸部 CT和病理证实为 NSCL C,总计 46例 ,为 期~ 期不愿或失去手术机会的初治患者 …  相似文献   

17.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晓洁  寿涛  陈庆  周博 《中国癌症杂志》2009,19(12):929-932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顺铂(DDP)和卡铂(CBP)的毒性较大,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洛铂(LBP)是第3代新型铂类抗癌药,国外研究表明LBP与DDP的抗癌活性相似,但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较轻,且可能对部分DDP耐药的肿瘤患者有效。本研究观察国产LBP联合长春瑞滨(诺维本,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初治患者,临床分期Ⅲ8~Ⅳ期,随机分为NL组(NVB+LBP)和即组(NVB+DDP);NL组LBP 30mg/m^2静滴,第1天,NVB 25mg/m^2,陕速静滴,第1,8天;NP组顺铂(DDP)30mg/m^2静滴,第2~4天,NVB25mg/m^2快速静滴,第1,8N,2组均21~28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位生存时间。结果:NL组34例中,CR1例,PR 13例,NC15例,PD5例,有效率(RR)41.2%,疾病控制率(DCR)85.3%;NP组RR43.3%,DCR 83.3%(X^2=0.05,P〉0.05);中位生存时间NL组8.6个月,XP组8.9个月(P〉0.05)。NL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X^2=4.69,P〈0.05)及恶性、呕吐较XP组为轻(X^2=7.43,P〈0.01),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国产LBP联合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DDP联合NV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顺铂(DDP)所致肾毒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动态检测50例NSCLC患者接受DDP化疗(75 mg/m2)87个周期的血清尿素氮(BUN)、肌苷(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 C)以及尿β2-微球蛋白,筛选出有价值的早期诊断顺铂肾功能损害的指标。结果 化疗早期(第1天至第5天)患者Cystatin C出现异常增高的周期数明显多于其他指标(P<0.001);血清BUN、Cr异常增高的周期数在化疗后期(第10天或第15天)明显增多;血清BUN和Cr异常的患者,化疗早期均有Cystatin C异常增高(P<0.05)。结论 测定血清Cystatin C对NSCLC患者接受DDP化疗肾毒性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顺铂(DDP)所致肾毒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动态榆测50例NSCLC患者接受DDP化疗(75mg/m2)87个周期的血清尿素氮(BUN)、肌苷(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 C)以及尿β-微球蛋白,筛选出有价值的早期诊断DDP肾功能损害的指标.结果 化疗早期(第1天至第5天)患者Cystatin C出现异常增高的周期数明显多于其他指标(P<0.001);血清BUN、Cr异常增高的周期数在化疗后期(第10天或第15天)明显增多;血清BUN和Cr异常的患者,化疗早期均有(Cystatin C异常增高(P<0.05).结论 测定血清Cystatin C对NSCLC患者接受DDP化疗.肾毒性的早期诊断具有蕈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环已二胺硫酸铂(SHP)对大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抗瘤作用。家犬毒性试验说明SHP引起中毒反应的靶器官是胃肠道、肝、骨髓、睪丸、肾等。中毒反应是可恢复的,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肾脏毒性和骨髓抑制均明显轻于DDP。因此,认为它是较理想的铂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