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102例患者分为化疗加门冬氨酸鸟氨酸护肝组与单纯化疗组,护肝组在化疗前1天及化疗中每日静滴7.5g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肝功能.结果 护肝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分别为10.8%和29.4%(X2=6.22,P<0.05),护肝化疗组无Ⅲ/Ⅳ度肝功能损害,经秩和检验证明两组肝功能损害程度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疗联合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可预防并减少化疗对肝脏的损害,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楤芪蜜丸对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中国药业》2005,14(6):75-7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功能的药物保护.方法:对比自制楤芪蜜丸组(治疗组)和常规化疗组(对照组)患者转氨酶最高值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每月检测1次血清转氨酶(ALT和AST),以转氨酶指数(TI)≥5作为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转氨酶最高值明显高于治疗组及治疗前基础值;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楤芪蜜丸对原发性肺结核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作用.方法 66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选患者采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1)护肝采用静脉滴注肌苷1.0g,维生素C 2.0g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1次/d,连用2周.治疗组(n=35)护肝采用GSH1.2g经静脉输入,2次/d,连用2周.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child-push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应,ALT,AST,TBIL,TBA和child-push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0d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T,ALB,出院时的死亡率和30d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GSH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慢性肺心病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4.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芳 《中国药房》2010,(28):2633-263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2例)仅予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明显,总有效率达95.3%,与对照组(7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190例经临床确诊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给予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照组(94例)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相关指标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较给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48.94%)(P=0.032),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显著改善发生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CD4 +/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及测定血液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同时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 +/CD8+、NK细胞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细胞高于治疗前,CD4+细胞和CD4 +/CD8+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肝功能,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杨飞 《抗感染药学》2005,2(2):84-84,9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35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8例),对照组(n=17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GSH治疗,对照组使用综合常规保肝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d-冬氨酸转氨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r-G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作为观察指标。结果:GSH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中有少部分患者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SH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葡醛内酯(肝泰乐)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GSH 30 mg/(kg·d)及葡醛内酯每次0.1~0.2 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葡醛内酯每次0.1~0.2 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周。分别比较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肝功能异常治疗后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肝功能异常患儿中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下降值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联合葡醛内酯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前扩容与预防经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扩容治疗组(Ⅰ组)和非术前扩容治疗组(Ⅱ组),每组4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各个时点(T=1h、3h、6h、12h)肝功能(丙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在缺血再灌注期内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各个时点( T=1 h、3h、6h、12h)的肝功能血清ALT、AST水平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MDA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各组血清ALT、AST及MDA水平在缺血再灌注期均呈增高趋势,且在再灌注6h时达高峰,但在12h时有显著回落趋势(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在缺血再灌注期内的ALT、AST及MDA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波动相对平稳,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扩容可有效保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期的肝功能,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肝功能损伤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阿拓莫兰预防抗肿瘤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改善和预防抗肿瘤药物对肝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回顾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诊断恶性肿瘤的60例患者,并且排除原发肝癌以及肝脏转移性癌。并将60例患者分为阿拓莫兰组、对照组以及治疗组3组。阿拓莫兰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正常,治疗组的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阿拓莫兰组在服用抗肿瘤药物结束后,用阿拓莫兰1.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7~14d后复查肝功能;对照组在服用抗肿瘤药物用肌苷0.4g、维生素C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7~14d后复查肝功能;治疗组患者不服用抗肿瘤药物,用阿拓莫兰1.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7~14d后复查肝功能。结果阿拓莫兰组ALT、AST以及ALP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使用阿拓莫兰前后ALT、AST以及GGT数据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拓莫兰在对抗肿瘤药物导致肝损害上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对胆道感染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胆道感染伴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胆道感染伴肝功能损害的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ATP 40mg,ivd,肌苷2.0g,维生素C 2.0g,qd,连用7d。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SH 1.8g,连用7d,同时监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肝功能恢复良好,黄疸消退更早,酶谱恢复正常,显效率分别为72.0%(18/25)和40.0%(10/25),总有效率分别为92.0%(23/25)和64.0%(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治疗胆道感染伴肝功能损害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戎建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25-3726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GSH)对他汀类药物致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基础护肝治疗(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2g/次,1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66、1.98、2.13,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值12例(14.6%)、〉3倍正常值上限0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28.1%)、3例(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72,5.304,均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减少他汀类药物致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轻度肝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化疗后有轻度肝损伤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肌苷0.6g,维生素C 2.0g,维生素B6 0.2g加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另以硫普罗宁0.2g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同时分别监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总胆汁酸(TBA)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良好的治疗效应,使转氨酶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短期临床研究资料提示硫普罗宁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轻度肝损伤,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保持化疗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肝功能影响,并对其引起肝损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间确诊为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0例,统计分析化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结果:共收集1度肝损伤患者31例,2度和3度肝损伤患者共9例。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ALT、AST、TBIL指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肝损伤持续时间>4周的患者ALT、AST肝功能指标高于持续时间<4周的患者(P<0.05);年龄、性别、合并肝胆基础疾病、携带乙肝病毒、肿瘤类型等相关因素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性肝损伤以轻度损伤为主,肝损伤持续时间越长,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年龄、性别、合并肝胆基础疾病、携带乙肝病毒、肿瘤类型等因素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晓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299-130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组)、柴胡疏肝散组(B组)和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生化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超检查下病情分度.结果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ALT、AST、GGT、TBIL、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组临床症候评分、ALT、AST、TBIL、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对TC、TG 的作用,B、C组效果相当,均优于A组(均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马长林  韩怡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42-2743
目的:观察凯西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不用其他褪黄、降酶及抗病毒药物。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凯西莱200rag/d+胸腺肽20mg/d;对照组则给予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LT、AST)、白蛋白(Atb)、球蛋白(G1b)、胆红素(rrBil、DBil)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ALT、AST、A11)、Glb、TBil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凯西莱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腹腔化疗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2种药物静脉滴注,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25%和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和78.12%(P〈0.05);观察组CA125水平下降有效率为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8%(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移植、脱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关节肌肉痛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腹腔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祁州漏芦(以下简称"漏芦")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KM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联苯双酯(100 mg/kg)组、漏芦乙醇粗提物(200 mg/kg)组、漏芦正丁醇提取物(200 mg/kg)组和漏芦水提取物(200 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300 mg/kg对乙酰氨基酚(APAP)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肝匀浆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肝线粒体Na+-K+-ATP酶(Na+-K+-ATPase)、Ca2+-Mg2+-ATP酶(Ca2+-Mg2+-ATPas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增强,ALB含量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减弱,GSH含量减少;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漏芦乙醇粗提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芦正丁醇提取物组小鼠血清ALT、AST、ALP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芦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GPx、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芦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P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实施RFA治疗,B组5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S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变化.结果 两组完全损毁率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FA联合GSH治疗肝癌可促进病灶清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田青  毕清  赵明利 《中国医药》2012,7(5):588-590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151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Ⅰ~Ⅳ度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使用甘草酸单铵100 ml/d(甘草酸单铵组,50例),异甘草酸镁100 mg/d(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50例),异甘草酸镁200 mg/d(异甘草酸镁200 mg/d组,51例)静脉滴注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1个疗程(1周)后检测3组ALT、AST和总胆红素(TBil)值,评价3组的疗效.结果 ①治疗1个疗程后,甘草酸单铵组、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200 mg/d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69.6% (32/46)、80.9% (38/47)和90.1%(46/51),AS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5.5% (37/49)、85.7% (42/49)和93.7% (45/48),TBil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7.7%( 14/18)、79.1% (19/24)和92.0%( 23/25).肝功能3个指标恢复正常率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1个疗程后,甘草酸单铵组、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异甘草酸镁200 mg/d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35/50)、90.0%(45/50)和98.0% (50/51),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100 mg/d与200 mg/d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均有效,高剂量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