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秦艽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方法 通过小细胞团法优选细胞系并考察不同培养基、细胞种龄、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对秦艽悬浮细胞生长及龙胆苦苷积累的影响。结果 适于秦艽细胞悬浮培养条件为: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用15 d种龄的细胞接种,初始pH7、25 ℃,110 r/min,摇瓶培养。结论 通过摇瓶培养建立了良好的秦艽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不同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及龙胆苦苷积累的显著影响提示某些无机离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和磷源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不定根生长及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HPLC分析手段,通过改变培养基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和磷源浓度,研究其对丹参不定根生长和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量的影响。结果碳源、氮源、磷源对于不定根培养是必需的。以蔗糖为碳源,添加30g/L蔗糖,培养20d,不定根增殖倍数最高,60g/L蔗糖最适合丹参酮ⅡA合成,低质量浓度蔗糖更利于原儿茶醛合成。间歇添加蔗糖至培养25d,不定根增殖率是对照的2.3倍,丹参酮ⅡA量是对照的2.4倍。培养基NH4 和NO3-总浓度保持60mmol/L,NH4 /NO3-为1∶4、1∶4、1∶1时分别得到最大的不定根增殖倍数、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的量。改变培养基KH2PO4浓度时,丹参不定根生长均比对照组旺盛,但高浓度KH2PO4抑制了丹参酮ⅡA合成。结论本实验确定了丹参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佳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比例和磷源浓度,表明不同碳源、氮源和磷源对丹参不定根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合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秦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龙胆苦苷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龙胆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该工艺下的秦艽龙胆苦苷含量提取可达6.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宁夏产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分布状态. 方法 学采用HPLO测定宁夏不同产地栽培秦艽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 结果 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高于地上其他部位;部分秦艽的花、叶或茎所含的龙胆苦苷已接近或超过中国药典2%的要求. 结论 考虑对宁夏产栽培秦艽全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影响人工培养条件下桦褐孔菌菌丝体水解鞣质积累的因素。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和水解鞣质的量为指标,对不同碳源、氮源、pH以及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的菌丝体干质量和水解鞣质的量进行测定。结果最适合桦褐孔菌积累水解鞣质的碳、氮源是葡萄糖和蛋白胨,最佳pH是5.5。Cu2 在0.8mmol/L,Co2 在1.6mmol/L,Zn2 在1.6mmol/L,Mn2 在1mmol/L,NH4 在4mmol/L时都能明显地促进水解鞣质的合成。结论以葡萄糖和蛋白胨为碳、氮源,pH为5.5的培养基有利于桦褐孔菌水解鞣质的积累。Cu2 ,Co2 ,Zn2 ,Mn2 添加到上述培养基中是进一步提高培养产物水解鞣质积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藏不同产区长梗秦艽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的差异。方法收集西藏3个地区共8份长梗秦艽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 L/min,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龙胆苦苷回归方程为Y=1 050X+34.6,r=0.999 7,结果表明龙胆苦苷在61.063~977.0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马钱苷酸回归方程为Y=8 98.7X+47.9,r=0.999 9,结果表明马钱苷酸在11.563~185.0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龙胆苦苷含量均值依次为拉萨林芝昌都,马钱苷酸含量均值依次为拉萨昌都林芝;且西藏8个产地中只有昌都地区一个样地的长梗秦艽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的含量总和未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2.5%)。结论该方法快捷、有效,可用于长梗秦艽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年生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的生药学及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栽培和野生秦艽的生药学特征,生物碱定性及荧光观察进行理化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二药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均相似,但栽培秦艽外形更粗大,栽培秦艽龙胆苦苷的含量为4.87%,高于野生秦艽的2.80%。结论本次采集的宁夏六盘山区3年生栽培秦艽的外形及龙胆苦苷的含量均优于野生秦艽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9.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Fisch.的根[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是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由于受缩醛结构的影响,在药材中的量会受不同加工炮制条件的影响[2]。本实验考察了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量,为秦艽的加工炮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1仪器和材料Hitachi高效液相色谱仪,L—7420紫外检测器,L—7110型泵,N2000色谱工作站,水系溶剂微孔过滤膜(天津市科学技术公司产品开发部),101—1型鼓风干燥箱(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龙胆苦苷对过氧化氢(H_2O_2)所致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800μmol/L H_2O_2损伤细胞6 h建立模型;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龙胆苦苷10、20、40μmol/L作为干预剂量;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龙胆苦苷低、中、高剂量组,诱导成功后用微量法检测细胞内MDA含量变化,荧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运用Westem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Nrf2蛋白的表达,以及对细胞中Nrf2激活的分子机制进行硏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ROS水平增加(P 0. 05),Nrf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龙胆苦苷高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 0. 05),Nrf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 0. 05)。结论龙胆苦苷预处理可提高细胞存活率,促进Nrf2核转移,Nrf2的表达变化与P13K/AKT通路有关,可增强体内抗氧化性应激系统、清除氧自由基、降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肥料对秦艽(青海栽培)叶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尿素-磷肥混合肥料对秦艽(青海栽培)叶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水平尿素-磷肥混合肥料施肥的秦艽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2 v/v),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不同水平的尿素-磷肥混合肥料对秦艽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有影响。结论采用尿素-磷肥混合肥料(2025∶506比例)栽培秦艽其叶中龙胆苦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宁夏栽培秦艽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乙醇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结果龙胆苦苷含量为4.8%-11.9%,浸出物含量为29.6%-40.5%。结论宁夏栽培秦艽3-5年生与野生品比较龙胆苦苷与浸出物的含量基本一致,且均高于《中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甘肃产黄管秦艽进行薄层鉴别,测定不同地区黄管秦艽的龙胆苦苷含量,以评价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管秦艽中的龙胆苦苷进行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龙胆苦苷在23.5~70.5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1.12%,n=6)。结论 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强;HPLC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甘肃不同地区黄管秦艽龙胆苦苷的含量有差异,但均高于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本试验可为人工栽培秦艽、保护秦艽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镁对黄芩组织生长情况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改变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锌和镁的含量对黄芩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用UV-Vis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了继代培养所得愈伤组织中提取的总黄酮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Zn2+浓度0.045 mmol/L、Mg2+浓度2.25 mmol/L情况下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增大Zn2+浓度(0.045 mmol/L)并降低Mg2+浓度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合成;低浓度的Mg2+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的生物合成。结论通过调控微量元素锌和镁的量可以有效提高黄芩愈伤组织生长率并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生长条件。方法 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长鞭红景天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红景天苷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 MS培养基+BA 5.0 mg/L+2, 4-D 0.1 mg/L+蔗糖30 g/L为长鞭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结论 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利用长鞭红景天细胞大规模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基础,为缓解野生长鞭红景天资源的匮乏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培养方式、碳源、氮源对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的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基.方法 以B号山药试管苗为材料,运用一步培养法和两步培养法筛选最佳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源和碳源进行诱导培养,定期对微型块茎的诱导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两步培养法、60g/L的碳源(白砂糖或蔗糖)、[NO3-]/[NH4 ]为3:1、总氮量为30 mmol/L时有利于山药微型块茎的诱导形成.结论 首次建立了两步培养法诱导山药微型块茎形成的培养模式,筛选出了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为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形成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价阳离子对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细胞黏附、细胞侵袭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待细胞长到80%~90%汇合时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消化、传代。取生长良好的P3或P4代细胞按是否加入二价阳离子分为对照组(不加入二价阳离子)和实验组[加入二价阳离子:Ca2+(2.5、5.01、0.0 mmol·L-1)组和Zn2+(1.01、0.0 mmol·L-1)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各组黏附细胞进行计数。在570 nm波长的酶标仪下测定各组侵袭和转移细胞的OD值,以OD值代表细胞侵袭率和细胞转移率。结果 Ca2+对人SKOV3卵巢癌细胞黏附具有抑制作用,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Ca2+细胞黏附抑制率范围为10.2%~62.2%,各Ca2+浓度组人SKOV3卵巢癌细胞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n2+浓度在1.0 mmol·L-1时,黏附细胞略有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 mmol·L-1时,黏附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2+、Zn2+对人S...  相似文献   

18.
青海道地药材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青海道地药材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2v/v),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在0.54-5.40μg范围内龙胆苦苷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5.04%(RSD=3.67%),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0%和1.93%。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秦艽花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对四川省松潘地产3种秦艽中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海拔高度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BEH C18(2.1mm×50mm,1.7μm)色谱柱,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3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同时测定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浓度分别在9.9~157.8μg/ml和15.8~25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3%、99.7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deviation,RSD)分别为1.69、1.94。结论四川省松潘地区所产3种秦艽中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标准,且含量远远高于药典要求,其中(大叶)秦艽和粗茎秦艽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海拔高度呈高度的相关性;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昆明龙胆与滇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昆明龙胆与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确定昆明龙胆作为龙胆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方法:以龙胆苦苷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昆明龙胆、两个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实验材料中龙胆苦苷含量分别为:大理产滇龙胆为6.02%,寻甸产滇龙胆为3.85%,昆明龙胆为2.45%.结论:昆明龙胆可以作为龙胆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