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受试对象从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临床表现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的改善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鞣花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特女贞甙(SPN)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3H-TdR掺入法,以核素掺入量为测定指标;(2)3H-TdR标记靶细胞释放法,以杀伤率和抑制率为测定指标。结果:SPN能与亚适量刀豆球蛋白A(ConA)协同提高正常鼠脾T淋巴细胞的转化;SPN对正常鼠脾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无明显作用(P>0.05),但能显著提高由环磷酰胺抑制的NK杀伤功能(P<0.01),减轻由地塞米松引起的NK活性低下作用(P<0.01)。结论:SPN为中药女贞子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水溶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磷酸(0.01 mol/L)∶磷酸二氢钾(0.01 mol/L)∶甲醇(0.05∶20∶20∶6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 ℃.结果鞣花酸在5.36~171.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为1.41% (n=9).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鞣花酸(EA)对转染并稳定表达Cx32的HeLa细胞中缝隙连接(GJ)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观察EA对GJ功能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EA对细胞膜上Cx32表达的影响。结果:EA4、8、16μmol/L分别使细胞荧光渗透率显著增强6.04%、12.50%和20.33%(P0.01),使细胞膜Cx32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23.66%、46.09%和92.18%(P0.01)。结论:EA可通过增强胞膜Cx32的表达,增强细胞GJ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Zo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用CH3OH-EtOAc-KH2PO4/H3PO4(0.05 mol/L)(体积比34∶2∶64)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鞣花酸在0.3184~7.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RSD为1.13%。结论本方法精确可靠,可作为石榴皮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膳食补充不同剂量锌对老龄大鼠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喂饲锌含量不同的饲料,构建老龄期大鼠补锌模型;6W后测定血清锌、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活性。【结果】实验组老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和血清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NK细胞活性随着血清锌含量的增加活性增强并呈正相关(r=0.764,P〈0.01)。【结论】膳食补锌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老龄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鞣花酸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不同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分别以160、320和480 mg·kg-1鞣花酸灌胃,连续15 d。末次灌胃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其余组小鼠均灌胃50%乙醇12 mL·kg-1,禁食不禁水,16 h后各组小鼠眼球取血,处死,取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计算各组小鼠肝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G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GSH活性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480 mg·kg-1剂量时作用最为明显;鞣花酸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其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桕树皮中的鞣花酸衍生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95%乙醇提取,浸膏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滤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鞣花酸衍生物,分别为: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 Ⅰ),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Ⅱ),3,3′-二甲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α-D-arabinfuranoside Ⅲ),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 IV),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de V),3-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 Ⅵ),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Ⅶ),鞣花酸(ellagic acidⅧ)。结论 化合物Ⅰ-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选用4因素3水平正交表L9(34),以薄层扫描法测定鞣花酸含量,考察4个因素(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3个水平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8倍量、回流提取60min、提取2次;结论:溶剂类型对鞣花酸的提取率影响最大,本研究确定的鞣花酸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石榴皮中鞣花酸的含量: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酸乙酯∶磷酸二氢钾/磷酸(0.05mol/L)(32∶2∶66)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石榴皮中鞣花酸的线性范围为1.018 8~1 273.44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1.0%,RSD为1.15%。经测定喀什市酸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最高。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测定,为药材基原选择与石榴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索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肝癌生物学活性的相关分子.方法 鞣花酸体外孵育肝癌HepG-2细胞,采用细胞形态学、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Hoechst33258染色分析细胞的增殖与凋亡;Westera-blotting分析基因表达.结果 鞣花酸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鞣花酸抑制肿瘤相关基因CtBP、Stathmin和COX-2的表达,随鞣花酸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鞣花酸通过抑制CtBP、Stathmin和COX-2的表达发挥抗肝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然提取物鞣花酸(EA)联合奥拉帕尼(OLA)对体外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阴性对照0.1%DMSO组、单药EA组、OLA组及EA+OLA联合组,采用MTT法检测各个药物组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利用联合指数CI值、金氏公式q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检测,探讨其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4例,健康者43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CD8 等T细胞亚群及NK细胞、B细胞,定量分析CD4 、CD8 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恶性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D3 、CD4 、CD8 、B细胞和Th2型细胞因子(IL-4)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免疫偏移的原因,检测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反映患者的免疫水平,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鞣花酸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分别以160、320及480 mg·kg-1鞣花酸连续灌胃14d。模型组与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 CCl4,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植物油,16 h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基转移(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酸(AST)水平,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实验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中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对CC1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480 mg·kg-1剂量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羊开口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 A;10~15 min,5%~12% A;15~50 min,12% 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 ℃。结果 没食子酸、鞣花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0.950 μg(r=0.999 9)、0.123~1.839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5%、97.20%,RSD分别为2.54%、2.16%。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羊开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芪灵胶囊对小鼠脾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灵胶囊对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标记靶细胞释放法,以杀伤率和抑制率为测定指标;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血清干扰素(IFN)效价为测定指标。 结果:芪灵胶囊体外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正常和环磷酰胺(CY)抑制的小鼠脾NK活性;对CY抑制模型鼠体内给药后可明显提高NK杀伤活性(P<0.01)及血清IFN水平(P<0.01), 对正常鼠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芪灵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NK抵抗CY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IFN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小鼠肝癌细胞凋亡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在体内对H22肝癌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对Bc1-2、Bax的表达及凋亡细胞进行检酗,MTT比色法检测脾细胞NK杀伤活性。结果 实验发现MLT治疗组、预防组及5-Fu组Bcl-2和Bax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Bax/Bcl-2比例在MLT预防组最大。NK杀伤活性在MLT治疗组、预防组较其它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MLT在体内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可使NK杀伤活性增高,推测Bcl-2、Bax和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了褪黑素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给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分析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4、IL—6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A病人CD_(25)~+和CD_(19)~+细胞水平升高(分别为P<0.01、P<0.05);CD_8~+/CD_(28)~- 细胞减少(P<0.01);CD_3~+和CD_4~+细胞兄明显变化(P>0.05);IL—4和IL—6水平增高(P<0.01)。提示RA病人淋巴细胞亚群和IL—4、IL—6水平变化与其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