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5例。结果术后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正常,结石排净率87%(13/1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性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的优点,是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频 《中国医药科学》2012,(12):240-241
目的分析研究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最大可能保肾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上尿路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先行患侧经皮肾穿刺造瘘解除梗阻,再根据情况择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或开放手术取石及肾切除手术。结果除肾切除患者外,积水肾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全部患者症状缓解,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患者,应先行积水肾经皮肾穿刺造瘘,再根据结石大小、部位、梗阻程度及肾功能情况,择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或开放手术取石,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俊彪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108-1109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1次碎石成功27例(90.0%),手术时间平均(40.4±1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4±9.6)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1.2)d;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术后无脓毒血症、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例失败者中1例输尿管严重扭曲伴狭窄,改开放手术;另2例因结石过大,部分较大碎石回漂至肾盂,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周后复查血肌酐50—158μmol/L,1个月后随访结石排净率100%。结论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急诊处理方案。方法观察本院收治的47例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予急诊处理。结果双侧或一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成功32例(68.1%),经皮肾造瘘术8例(17.0%),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7例(14.9%)。无尿毒症和死亡病例。结论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急诊处理应首选膀胱镜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插管失败者选择经皮肾造瘘术,不愿选择经皮肾造瘘或造瘘失败者再选择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相似文献   

5.
李安国  张悦  李国成  李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34-213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由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27例患者均迅速解除梗阻,术后当日尿液增多,辅助治疗后血肌酐下降至82~285μmol/L,肾功能有效恢复.结论: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需要尽早解除梗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能迅速解除梗阻,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期微创手术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02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期气压弹道碎石术和/(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所有102例双侧上尿路结石,行一期微创手术治愈93例,1例术中出血明显,经夹闭肾造瘘管、应用止血药不缓解,给予急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8例术后有结石残留,其中6例二期局麻下经肾造瘘口取石,2例体外碎石;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术后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微创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利于肾功能恢复的优点,适合大多数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方法对43例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处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 43例术后无死亡,平均肌酐从术前的712.4μmol/L降至186.2μmol/L,结石复发9例。所有患者经术前、术后护理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结论有效的护理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不全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解除梗阻的几种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68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或插管、开放手术处理并比较其并发症。结果:41例肾功能完全恢复,23例肾功能有明显改善,4例肾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无效,各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危害以经皮穿刺肾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轻或对肾功能危害小。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解除肾功能衰竭患者梗阻,以腔内手术及经皮穿刺肾造瘘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上尿路尿酸结石所致的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或置管、经皮肾镜下碎石外科微创方法治疗上尿路尿酸结石急 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上尿路梗阻得以及时解除,肾功能得以最大恢复,避免了传统的开放手术。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或置管、经皮肾镜下碎石是治疗上尿路尿酸结石所致的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波  刘文泓  卢振权 《中国医药》2009,4(3):214-21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爵、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86例接受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取石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86例患者中有72例Ⅰ期取石,13例Ⅱ期取石,1例Ⅲ期取石。单通道取石78例,双通道取石8例,平均手术时间106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7d,平均住院15d。1例因术中肾皮质撕裂伤大出血,术中紧急输血改开放手术;1例术中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改行逆行输尿管镜检查后留置;9例肾盏内有小结石残留,经体外震波碎石后治愈。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阮厚鑫  廖贵益 《安徽医药》2013,17(8):1329-1330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I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56例I期先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引流术,Ⅱ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 I期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取净率92.9%,I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Ⅱ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取净率89.1%。术中出现发热、寒战5例,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大出血、脓肿播散及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75例(89.3%)患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5例(6.0%)术后发生肾萎缩,3例(3.6%)肾盂肾炎,1例(1.2%)因感染无法控制行肾切除术。结论腔内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脓肾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可较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肾微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下经皮肾造瘘治疗盆腔肿瘤或盆腔转移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21例肿瘤浸润所致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超声下经皮肾造瘘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术后患者尿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均经皮肾造瘘成功。术后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复查,肌酐2~5d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安全、微创,可作为无法手术的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肾病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狭窄内切开、留置双J管等微创外科技术急诊治疗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随访 1~ 12个月 ,追踪测定BUN、SCr。结果  4 3例病人均成功地解除输尿管梗阻并留置双J管 ,其中 37例经尿道逆行上镜手术 ,6例改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顺行入镜手术 ,无腔内手术失败改开放手术的病例。手术时间 15~ 180min ,平均 75min。 4 2例疗效满意 ,1例死亡。结论 微创外科技术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病变 ,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要重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采用B超定位法经皮肾穿刺造瘘,建立16F经皮肾通道,使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灌注泵冲洗进行手术。结果造瘘后手术时间15~110min,平均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ml,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8.3%。平均住院7d。结论微创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良好的选择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因恶性肿瘤导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予以逆行输尿管D-J管置入或经皮肾造瘘术,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行D-J管置入或经皮肾造瘘术,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15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逆行输尿管D-J管置入和经皮肾造瘘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安全、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比较肾穿刺造瘘术后择期经肾造瘘碎石取石术,与一期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先行肾造瘘术后再择期行PCNL疗效优于一期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且并发症少。结论对于复杂肾结石尤其是合并感染或肾功能不全者选行肾造瘘引流再行碎石取石术安全可靠,而且对初开展腔镜碎石取石者可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7.
宁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63-1064
微创经皮肾穿刺术(PCNL)是从腰背部皮肤到肾集合系统建立手术通道,放置内镜进入肾盏和肾盂内,对肾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手术方法,尤其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共同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法,具有创伤轻、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5年起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30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诊治的11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对其发生病因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进行急救措施(具体包括:皮肾穿刺造瘘术、输尿管插管术、输尿管切开术以及肾造瘘术等)的临床效果。结果泌尿系统结石导致梗阻的患者有73例,占61.9%;16例是由肿瘤压迫输尿管或者侵润局部组织,占13.6%;15例患者是由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统结核导致的梗阻,占12.7%。经过积极的治疗,89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有效率75.4%,7例患者在1周内死亡。对这109例梗阻性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输尿管插管,有65例患者的梗阻现象成功解除,而且引流通畅,通过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现象消失,肾功能有所缓解。通过皮肾穿刺造瘘术的24例患者,梗阻现象均明显缓解,经过治疗后的7d,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明显降低。结论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多见的原因即为泌尿系结石,其次为恶性肿瘤,再次为结核,之后为前列腺增生。在对其进行治疗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梗阻现象,主要方法为输尿管插管引流术。如插管失败后,可选择经皮穿刺造瘘术等各种微创手术,如仍失败,最终考虑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超、腹部平片(KUB)、CT等检查明确诊断,采取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解除梗阻,全部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血尿素氮(BUN)、肌酐(Cr)恢复正常或明显降低。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早解除梗阻,做好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配合,是挽救肾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取石、钬激光碎石或将结石推入。肾盂,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32例(62侧)。所有患者输尿管镜检查术前未曾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肾盂引流管。结果3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直视下取碎石成功,碎石成功率93.7%。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被推入肾盂,行ESWL治疗后11个月,结石排净。术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100%。结论输尿管镜下取石、钬激光碎石治疗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衰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的手术方式,可作为上尿路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