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耕牛钩端螺旋体带菌和排菌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来源不同地区的牛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分离培养,PCR产物凝胶电泳阳性率11%,PCR产物Southern-blot阳性率13%,分离培养阳性率3.1%。不同地区牛尿标本PCR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果表明,我国某些地区的耕牛钩端螺旋体排菌率非常高,其中以七日热和澳洲群为主。说明耕牛是这些地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PCR和培养分离结果的比较显示,PCR是构体病传染源调查的一种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耕牛钩端螺旋体排菌状况研究傅桂明1张东其2赵芝雅1龚震宇1梁中兴3时曼华3耕牛是浙江省重要家畜。为了解其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的宿主和传染源作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常规分离培养方法,开展牛尿中的钩体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在钩体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耕牛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耕牛自然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菌群状况,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4个县部分耕牛血清进行显微镜凝集试验。结果共采集耕牛血清样本206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16.02%。此次共检出12个群钩体血清抗体,分群阳性率以黄疸出血群最高,为6.80%,其次为犬群、七日热群均为3.40%。耕牛血清标本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以黄疸出血群、犬群、七日热群最高,均为1:53.70。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耕牛自然感染率及GMT均较低,但感染的主要菌群毒力强,一旦流行条件成熟,其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经破损皮肤进入人体,污染水或食物亦可经消化道粘膜引起感染。上高县是钩体病疫区,曾暴发了几次大的流行,2005年列为国家监测点,2006—2009年,笔者对该县钩体病宿主动物进行了带菌情况监测,并对300名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7年我县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爆发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钩体宿主动物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采用切尔斯基培养基,使用时加入5-氟脲嘧啶025mg/ml。12 13群15型钩体标准血清:由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提供。13 培养与检测:固定鼠尸,采用背式解剖法,以无菌操作取鼠双肾组织约米粒大两颗分别接种于两管切尔斯基培养基,置28℃生化培养箱培养四周,每周镜检一次,发现阳性者及时移种,待生长良好后,采用凝溶试验,用已知标准血清鉴定菌型。2 结果与讨论表1 …  相似文献   

6.
周口地区1972~1976年由于洪水造成钩体病两次流行,为此我们对有关宿主动物作了带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状况,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2001-2008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全省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1 40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11/10万~1.15/10万,年均发病率为0.42/10万;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病例38例,病死率为2.75%,病例以散发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江西省的赣州市、宜春市和上饶市,3市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4.59%;7-8月为钩体病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71.9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44%;发病年龄集中在10~59岁,占全部病例的91.74%;男女性别之比约为2∶1;2002-2007年钩体病监测发现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32.61%)和澳洲群(15.94%)。结论2001-2008年江西省钩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7-8月为高发季节,与早晚季水稻"双抢"有关,也与职业人群相符,表现为稻田型流行特征;主要传染源及流行菌群分别为野外鼠和黄疸出血群钩体。  相似文献   

8.
龙游县2003年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带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龙游县是我省钩体病危害严重的疫区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钩体流行菌群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8月对龙游县溪口进行宿主动物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建德市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为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orthof培养基和暗视野显微镜(DGM)观察有无钩端螺旋体生长,并做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从77只青蛙标本中分离到钩体菌3株,阳性率为3.90%,均为黄疸出血群。结论:青蛙是我市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宿主,黄疸出血群是宿主动物感染的主要菌群,与1989年监测资料,未发生菌群更迭现象。虽然连续12年无病例发生,仍需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10.
198 7年 8月初 ,因台风洪水原因 ,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暴发性流行 ,共有 2 0 0多人发病 ,并有数例死亡 ,严重危害仙居县人民身体健康。因此 ,为预防与控制钩体病发生 ,从 1987年就开始寻找钩体病传染源 ,开展了钩体宿主动物调查 ,其中鼠类是我们调查的主要宿主动物之一 ,经过 14年连续监测 ,发现鼠类具有一定的带菌规律。1 材料与方法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培养基 ,使用时加入 5 -氟脲嘧啶 0 .2 5mg/ml。 13群 15型钩体标准诊断血清 ,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培养及检测方法 :固定鼠尸 ,背式解剖 ,无菌取鼠肾组织约米…  相似文献   

11.
上高县是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的老疫区,1966~1973年间曾发生多起暴发流行,随后疫情虽一度有所下降,但从1987年起又明显上升,近10年来发病率波动在58.66/10万~289.89/10万,成为我县主要传染病之一。为系统了解其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建德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菌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建德县自1958年发现疫情以来,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疫情波及到全县43个乡镇中的41个乡镇,成为建德县主要的传染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防治,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疫情又有所回升,同时发病及流行菌型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于1989年8月至10月,对本县钩体宿主动物及其钩体感染情况,发病及流行菌型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宿主动物及其带菌调查根据本县钩体流行特点及以往的调查结果,选择鼠和蛙为本次调查对象。在发病较多的千鹤乡、马目乡、杨村桥镇等地,由专业人员夜间去田间、水沟边捕蛙。用鼠夹法进行室内外捕鼠。1.2 培养和菌型鉴定将捕获的蛙鼠无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的密度、分布和鼠种构成及带菌率,为进一步做好钩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11个监测点中开展鼠情调查,同时使用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鼠带菌率,以探究在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式下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结果四川省鼠密度为3.93%,使用分离培养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共有7个监测点的样本中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鼠带菌率为3.34%。其中,四川短尾鼩构成比高达76.79%,带菌率为3.15%,黑线姬鼠构成比为4.92%,带菌率为18.71%,其余鼠种中未检出钩端螺旋体。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21.13%,部分地区人群抗体水平与当地鼠带菌率差异较大。结论使用灵敏度更高的方法复检后发现,主要宿主动物仍携带钩端螺旋体,短尾鼩亦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建议引入新方法作为辅助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应关注群体抗体水平,重视人群缺乏免疫屏障的情况,合理选择监测地点,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江西省钩端螺旋体(钩体)患者及动物宿主中分离的钩体菌株型别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利用核酸内切酶Not Ⅰ对提取的钩体菌株染色体DNA进行酶切,通过PFGE将DNA片段分离.获得的PFGE图像采用分析软件BioNumerics 4.0进行处理并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以相似度>75%为标准,将获各钩体PFGE图谱与中国15群15型钩体参考标准株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江西省不同地区(的139株钩体可分为46个PFGE型,优势型为LepNot Ⅰ.0071、LepNotⅠ.0072和LepNotⅠ.0043型,分别占所有钩体菌株的28.06%、15.11%和7.19%.139株钩体分离株中,84.89%(118/139)菌株的PFGE图谱与6群6型中国钩体参考标准株基本相符,其中32.37%(45/139)钩体菌株属于黄疸出血群赖型,15.83%(22/139)和15.11%(21/139)钩体菌株分别属于澳洲群澳洲型和爪哇群爪哇型.结论 PFGE是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钩体分型方法 .黄疸出血群赖型是江西省人群及动物中优势血清型,澳洲群澳洲型和爪哇群爪哇型位于其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诺氟沙星抗菌药物对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菌株抑制和杀菌的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两种不同方式培养的钩体菌,在低倍或高倍镜下观察抑菌及杀菌情况。结果 用两种不同方式培养钩体菌,药物浓度在0.032~0.064mg/ml剂量下有抑制和杀菌的作用。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钩体菌对诺氟沙星有较好抑杀效果,能否替代青霉素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华容县是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重点流行区之一。1993年发生爆发流行,发病3344例,病死23例,年发病率高达277.7/10万。1994年以后,发病主要以散发为主,年发病率在45.7/10万以下。为了解爆发8a后病原学和血清学方面的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4~5月进行了一次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汕头地区1959年以来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作一综合分析。6412伤病人及宿主生物的检材中分离得钩体263株,菌群鉴定233株,分属七个群,即:黄疸出血群、爪哇群、犬热群、致热群、波摩那群、巴达维亚群和豕群。从病人分离到的主要是犬热群。宿主动物中,猪主要是波摩那和犬热群,鼠以爪哇群为主。1280份人抗体阳性的血清,共有十三个血清群,其中波、犬、沃、秋、流、黄血清群占86.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查清钩体病流行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按卫生部《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标准诊断,用钩体标准菌株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对所有疑似病人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共发398例,集中在8月上旬,以青壮年农民为主,患区发病率为556.42/10万,流冒伤寒型占93.22%,黄疽出血型和秋季热型相应抗体阳性检出率高。结论 为黄疽出血型、秋季热型为主的混合流行,流行形式为“稻田型”。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国家乙类传染病.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常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