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翠华  陈瑞玲 《护理学报》2009,16(17):23-25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据报道,有近80%的输液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轻者造成患者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1].输液外渗所致损伤是长期困扰护理界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观察,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卢幻真 《现代护理》2001,7(2):51-52
静脉输液是临床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 ,常常会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给病人带来痛苦 ,若不及时恰当处理 ,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1] 。近年来 ,国内护理工作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液外渗 ,已分别进行了总结报道 ,但作较全面的综述则研究不多。为引起广大护理人员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的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仅供同道们在护理工作中作一参考。1 静脉外渗后能引起局部坏死的药物[2 ,3 ,4 ,5]1.1 抗肿瘤药 如丝裂霉素 (MMC) ,阿霉素 (ADM …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72-5173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护理问题,而老年患者更是输液外渗的高发人群。因静脉输液造成的血管损害,尤其是长期静脉输液致浅静脉永久性损害及再输液困难以致不能再输液[1],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笔者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分析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原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药物外渗率。[方法]由8名圈员组成,以“降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为主题,分析药物外渗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干预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由每周9.5件降低为每周5.75件。[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静脉输液药物的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癌肿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静脉输液外渗可以发生在外周及中心静脉,也可发生于任何种类的静脉通道装置,包括隧道及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泵,甚至骨内和硬膜外的  相似文献   

6.
27例高渗药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时,外渗外漏的现象常有发生,如不及时地观察和进行正确的处理,往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给患者带来痛苦。现将27例高渗药液外渗外漏所引起不同程度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作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渗漏性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外渗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效果,正确分析输液外渗的原因,给予正确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外渗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发生后若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小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患儿2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外渗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的给药途径。然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部位液体外渗,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防患外渗发生,结合我所多年的基础护理操作经验,现将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探讨国内外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静脉输液外渗损伤的概念、研究重要性、药物类型、危险因素及防护进展。结果 静脉输液外渗分为4级,临床常见可引起外渗药物包括阳离子溶液,高渗溶液,血管收缩剂及抗肿瘤药物;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患者、护理及其他因素;外渗对机体的损伤包括血管、局部组织、骨筋膜综合症;预防措施包括输入评估、质量控制、输出监控三个环节;发生后急救措施包括冷敷、热敷、中西医药物外敷、化疗药物特殊解毒剂等措施。结论:临床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损伤必须及时鉴别,并正确处理,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余洁芳 《护理研究》2013,27(10):958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临床上由于输液外渗造成病人严重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化疗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局部坏死及严重渗出造成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影响输液护理安全。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液循环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8.3%,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外敷,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在长期的化疗中,因反复静脉穿刺,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一旦渗漏可致局部组织坏死、功能受损和永久形态改变。据报道[1],经输液港输注的外渗发生率仅为0.3%~6.0%。静脉输液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生活影响大、活动易渗漏的风险,弥补了普通深静脉导管无法长期留置的不足,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但由于输液港置于皮下,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其后果不同于外表浅静脉化疗药物的外渗,可引起胸部及颈部组织炎症、坏死,甚至造成器官性功能障碍[2]。2015年1月7日1例右乳腺癌患者在使用静脉输液港行第7次化疗时,发生输液港导管与港体脱离的现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护理工作者,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在治疗抢救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何让小儿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静脉输液外渗更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喜辽妥治疗住院患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应,且安全、简便、省时、高效,患儿也舒适。  相似文献   

18.
对22例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发生输注外渗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注外渗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降低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输注外渗的发生率。本组10例为穿刺部位不正确,针头未进入储液槽;5例为针头选择过短,无法到达储液槽;5例为针头固定松脱;1例为穿刺隔损伤;1例为夹闭综合征,致导管断折。为了给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输液通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制度和流程,制定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强化健康教育,采取紧急综合处理方法可减少输注外渗的发生,或减轻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运作的系统培训,按照自愿原则自由组圈,确立“降低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主题,对活动开展前静脉输液外渗问题展开调查,讨论分析原因,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外周静脉外渗发生率低于活动前(P〈0.01),一次穿刺未成功率低于活动前(P〈0.01),留置针使用率高于活动前(P〈0.01);护士静脉输液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活动前(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静脉输液技能水平,降低了患者外周静脉外渗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外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20%甘露醇、10%氯化钠等)及化疗药物损伤血管;抢救中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输液渗漏,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化疗药物外渗对局部组织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