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手册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人发放健康宣教手册。1年后通过问卷调查,对2组患者的INR检测结果的达标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NR检测达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手册的应用,可以加强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和抗凝治疗的了解,使患者建立起长期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于2017年12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将实施前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将实施后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50例,行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INR控制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药物治疗、合理饮食、生活习惯、INR监测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相关INR监测控制水平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增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INR的控制水平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10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后科室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按照执行进度表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得分、抗凝知识得分、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INR达标率及定期监测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实施抗凝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当天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抗凝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定期监测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抗凝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按时复查依从性、抗凝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及按时复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依从性及按时复查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治疗和康复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应用抗凝药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短信健康教育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短信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短信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信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短信健康教育组患者比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施短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系统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按时复诊情况、患者INR监测和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抗凝相关知识掌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PCI术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应的家属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属,每组42例。观察组对患者和家属一起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常规护理。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复诊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服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PCI术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知识掌握度,发挥家属作用,提高社会支持力度,进而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4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1—8月收治老年患者46例为对照组,将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老年患者4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诊依从性、国际化标准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检测次数及患者INR检测结果在目标值范围率(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诊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例患者INR检测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INR检测结果在目标值范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复诊依从性,改善凝血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经过6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性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CE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服药的依从性,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方法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80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文字式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视频结合图文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视频结合图文式的健康教育方法能优化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教育效果,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9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实施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特点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2组进行健康评估,心理测评,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均值、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住院费用降低(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心理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对一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每周进行1次集体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及干预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均较基线值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代谢指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上述代谢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出院12个月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有利于延缓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程兰  何静 《全科护理》2014,(16):1448-1450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食管癌术后病人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法定时评估病人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处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内疼痛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镇痛可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1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及口头或书面出院指导;随访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10d后实施电话跟踪随访。进行延续健康指导。出院后1年比较患者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按剂量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组在这5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血、血栓栓塞、心内膜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话跟踪随访可以满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蒋学军  张学龙  陈杰山  韩燕颜 《全科护理》2013,11(19):1733-17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高危冠心病病人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高危冠心病病人60例为对照组,选取高危冠心病病人60例为观察组,均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 3.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冠心病病人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院外早期抗凝监测的依从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抗凝监测依从性问卷、华法林抗凝治疗认知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1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6个月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早期抗凝监测依从性得分为(2.73±0.84)分,63.5%的患者依从性好,36.5%的患者依从性差;监测依从性与华法林抗凝认知情况、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和就业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患者抗凝监测依从性尚待提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华法林抗凝相关知识的宣教,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客观社会支持较差以及抗凝认知不足的在岗患者,以提高其对术后华法林抗凝监测的重视,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李碧兰  石蓉 《华西医学》2014,(11):2128-2131
目的总结风湿心脏瓣膜病伴糖尿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糖的监测方法,预防术后因血糖异常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瓣膜置换伴发糖尿病的患者资料,随机抽取术后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嘱术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则予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使血糖达标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0)。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严密监测血糖,应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做好胰岛素运用、相关并发症、心理及饮食的护理,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56例冠心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 h 非血管并发症(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lt;0.05);两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舒适度、预防及减少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信群发平台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辅助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社区10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每周发送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34例,一般13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分别为24,16,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4,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10.33±1.56)分,高于对照组的(7.8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3,P<0.05)。观察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治疗目的和目标、心力衰竭基本知识、基本药物使用方法、饮食控制与运动控制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别为45(90.0%),42(84.0%),40(80.0%),41(82.0%),40(80.0%),42(84.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64.0%),28(56.0%),30(60.0%),32(64.0%),30(60.0%),3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42,9.333,4.762,4.120,4.762,7.143;P<0.05)。结论短信群发平台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