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选取护理专业63名学生,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照组选取医学技术专业60名学生,未开设本课程。以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测试开设前后两组学生的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课程结束后CAI总分及其勇气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有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医学本科生关怀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选修《关怀与照护》课程的114名医学本科生,以关怀特征量表(CAS)测试开设课程前后学生的关怀特征。[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本科新生CAS总分高于开课前得分(P0.05),条目7,11,12,14,15得分开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有助于培养医学本科新生的关怀特征,尤其理解关怀的精神力量、深入理解他人、具备良好的关怀技能及技巧、全面考虑情境因素、注重帮助他人成长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868-187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对于护理关怀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北京某高校护理学院二、三、四年级15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分高于其他维度,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分高于三、四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9,P〈0.05)。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同、对护理课程的兴趣(社会心理方面、专业技术方面、正确的情感投入)均呈现正相关(P〈0.05)。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对关怀行为的认知单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应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教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于护理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关怀的内涵,提高护理本科生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关怀照护的本质及内涵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42  
融人文关怀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是病人健康所需。通过分析关怀照护的本质及内涵,区分护理关怀行为和非关怀行为,提出在临床护理中要把人文精神表现出来,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付诸于行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怀技巧》课程的设计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课程前评估、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关怀教育,并采用关怀能力问卷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课程实施前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得分为(193.80±18.11)分,其中理解和耐心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课程实施后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得分为(206.29±19.23)分,关怀能力总分及理解和鼓励维度得分高于课程实施前(P〈O.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相比国外常模较低,而且在各个维度发展不平衡,《关怀技巧》课程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6.
护理专业开设《关怀理念》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一级学科,如何艺术地将护理的科学性完美地展示出来,是每一个护理人员所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的目标.关怀理念的体现将为护理工作注入灵魂.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1].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必修课,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是迫切需要的[2].本研究探讨了在护理专业中开设《关怀理念》课程的实践及效果,以期为其他院校开设此课程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怀照护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临床康复辅助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精神科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1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实施为期8 W的关怀照护行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两组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自编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调查表等作为评价工具.结果 护士的关怀照护行和患者的满意度以及NOSIE量表评分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士通过学习人性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性关怀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关怀照护行为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怀照护行为在烦躁病人中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关怀照护概念》的课程之后 ,颇有体会 ,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谈了护理专业的本质———关怀照护。为此 ,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不断的改进 ,为烦躁病人提供了心理慰籍与支持、满足病人身体舒适与安全的需求。通过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加强学习 ,树立关怀护理理念学习讨论如何通过清晰、完整的思考去体悟护理专业的本质———关怀照护。有一位 34岁的男性病人 ,因双侧听神经瘤伽玛刀术后 3年余 ,近一年来下肢肌力下降 ,颈项部及肩部剧烈疼痛 ,经全面检查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瘤病伴双耳失聪。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叙事教学对学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5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叙事教学。教学实施前后,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关怀能力,并在叙事教学结束后调查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叙事教学实施后,学生的勇气维度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关怀能力总分和其他维度得分与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3%的学生认为叙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论叙事教学对学生关怀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护理专业课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汪婷  庄前玲  朱芬芬 《全科护理》2023,(23):3192-3195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与在线学习投入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教师关怀行为量表和远程学习投入量表对江苏省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769名护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总分为(67.60±10.57)分,在线学习投入总分为(55.62±9.06)分,高职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总分与在线学习投入总分呈正相关(r=0.669,P<0.01)。结论:高职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和在线学习投入水平较高,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教师关怀行为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对护理高职生的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方法在高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在课堂内外开设故事分享会、影视剧赏析、情境模拟、关爱活动。课程前后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课程后,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课程前(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增强了护理高职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孝经》的"课程思政"在中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532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试验组,2016级489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开展基于《孝经》的老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年护理知识及老年照护从业意愿。结果在课程学习后,试验组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年护理知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照护从业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孝经》的"课程思政"在中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提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方法 2014年2-3月,便利抽样选择某市9所三级医院共344名住院患者,采用《关怀照护行为评价表》调查其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结果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评价总分均分为(3.50±0.50)分。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行为的评分为(3.52±0.49)分,对其专业照顾行为的评分为(3.46±0.54)分。男性,大学或以上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行为的评分低于女性,高中、初中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均P0.05)。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及专业照顾行为的评分低于外科住院患者(均P0.05)。结论某市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较高。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个体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怀体验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名2012级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干预组接受融入关怀体验的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项目得分和护理技能考核总分情况;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干预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勇气维度外,干预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以及耐心、理解两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融入关怀体验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对改善护理专业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和服务意愿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便利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共336人,在课程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和"护理服务意愿评估表"的调查。结果课程学习前,护生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程学习后,护生隔离、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学习前,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意愿的得分高于学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误解,后期仍应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人文课程《护理学导论》中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某校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2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实验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理论考核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及人文关怀感知3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结论:体验式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其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收效甚佳的,值得在护理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中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于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7级护理本科生10个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试验组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人文关怀品质、人文关怀意识,以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对某中医院校217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关怀能力总分为(175.54±15.43)分,低于国外水平.影响学生对患者实施关怀行为的因素包括患者态度(42.40%)、护理工作量(24.88%)、工作环境(12.44%)等.学生获得关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讲座(94.47%)、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87.56%)、书籍和杂志(87.10%)、网络资源(85.25%)、电视或电影(82.95%).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偏低,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护生的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关怀维度测量表(caring di mensions inventory,CDI)对4个年级210名护生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CDI测量结果总分为(74.43±13.61)分,属于中等程度,且随着年级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得分最高的5项依次为:真诚对待患者,把患者视为整体的人,为患者保密,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指导患者有关自我照顾的事宜;得分最低的5项依次为:与患者分享你的个人问题,探究患者的生活方式,与患者同座,保持患者家属的知情,把患者需要放在首位。护生每学期参加社会活动次数、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同、对护理课程的兴趣等因素与关怀行为的认知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应对护生加强整体护理内涵及护理观念的教育,且重视学校、社会、家庭和临床的共同参与。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社会活动的次数、促进学生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同及提升学生对护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等措施来提高护生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学课程对本科生叙事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12月,以某高校大学三年级96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开展叙事护理学课程,共18学时。教学前后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结果学生叙事能力的关注倾听维度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叙事能力总分及理解回应、反思再现维度得分与教学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教学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访谈结果包括学生学习感受和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其中感受包括叙事护理能力提高、人文关怀认识加深、重新感悟生命。结论叙事护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关注倾听能力,对叙事能力其他方面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