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食管癌首次根治性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放射剂量为20 Gy、40 Gy、70 Gy时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及两组完成治疗情况.结果:干预组在放射剂量达20 Gy时发生3~4级放射性食管炎者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达40 Gy和70 Gy时,干预组3~4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以0~2级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干预组60例均按时完成放疗;对照组13例延迟了放疗进程,2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降低其损伤程度,帮助患者按时完成全程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肿瘤科住院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按放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按放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蜂蜜酸奶饮等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54.43%(43/79),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86.08% (68/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60°反馈评价在食管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并用360°反馈评价干预护士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程度,并且能够帮助护士有效获得反馈信息,完善自我,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食管癌放疗发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典型问题模块化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2016年4月起开始采用典型问题模块化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病人实施专项护理,将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实施后(2016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同类病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严重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和因放射性食管炎中断治疗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士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典型问题模块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放疗并发放射性食管炎病人的护理实践中,可显著降低该类病人的放射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和中断治疗的可能性,提高护士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CRT模式放疗治疗食管癌对预防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3D-CRT模式放疗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依从率,对比护理前、护理后患者食欲、疲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变化,记录患者皮炎、肺炎、食管炎、血液异常等并发症,对比护理后患者白细胞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食欲、疲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均出现皮炎、肺炎、食管炎、血液异常等并发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朱云霞  王薇   《护理与康复》2018,17(12):57-60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64例放疗过程中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欠佳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动机性访谈。干预后采用服药依从问卷、口服营养补充自我效能量表、服药相关信念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及相关信念;并通过体质指数及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采用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口服营养补充自我效能的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意愿维度、口服营养补充相关信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中期两组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及放疗后期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制食管炎合剂联用康复新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采用食管炎合剂与康复新口服辅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并减轻症状(P<0.01).结论 放射治疗的中后期采用自制食管炎合剂联用康复新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疗效确定、用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单用适形调强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1年、2年生存率,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放疗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新入院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院后均行放疗,观察组全程实施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照组按食管癌放疗护理常规进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放疗不同阶段营养指标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放疗至20Gy时,观察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放疗至40Gy、60Gy时观察组体重(BW)、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Hb,PA,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病人的营养指标,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放射治疗毒副作用。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和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发生放射性食管炎4例,放射性皮炎5例,对照组出现放射性食管炎7例,放射性皮炎9例。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对仪容仪表、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8)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n=27)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评价患者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呼吸功能训练依从性、早期肢体功能训练依从性、围手术期饮食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知情干预、家庭支持干预及行为干预为主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依从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刘敬莉  尤慧芳 《全科护理》2011,(16):1420-1421
[目的]观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疗程、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为90.6%,对照组为60.7%,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4.4%,对照组为53.6%,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 5);观察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在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缩短疗程,减少复发,而未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为其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就诊的94例DN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的存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透析后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感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低蛋白血症、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早期采取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优良率、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在精力、疼痛、睡眠、社交活动、躯体活动、情感六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美娟 《全科护理》2013,11(5):389-390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依从性、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满意度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能有效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依从性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住院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同时服用帕罗西汀20 mg,早餐后顿服,并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调查治疗依从性,于6个月随访时调查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时,试验组有1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3.13%;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2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0.
谭勇  彭晶晶  程朋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50-1052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比较二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疔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程度较轻,且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