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丽军  刘丽萍 《河北中医》2011,33(2):264-264,279,F0003
芪芎健肾颗粒是由黄芪、山茱萸、山药、川芎、泽泻等组成的中药制剂(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药剂室,冀药制字Z20050835),具有益肾健脾、活血消肿功效,用于脾肾气虚所致的水肿、尿少、乏力、腰痛等症,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糖肾宁颗粒中7味药的多息定性鉴别方法。方法根据待检特征成分,将处方中黄芪、金樱子、川芎、黄蜀葵花、大黄、葛根、倒扣草等分为3组,采用薄层色谱(TLC)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TLC能明显鉴别7味中药,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TLC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糖肾宁颗粒的质量,且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3.
风湿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风湿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处方中的鸡血藤、秦艽、地黄三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风湿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金苘肾石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苘肾石颗粒中的金钱草、萹蓄、厚朴、泽泻、枳壳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是一个鉴别复方制剂金苘肾石颗粒的可行方法.为金苘肾石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蒿芩清胆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确立蒿芩清胆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参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一部附录VIB)试验的方法对蒿芩清胆颗粒中的青蒿、半夏、甘草、陈皮、青黛、竹茹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而阴性样品则无斑点.结论:蒿芩清胆颗粒中6味中药的薄层定性鉴别研究方法,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清晰,空白组无干扰,易分析,增强了色谱的分离度、重复性和可鉴别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控制益胃宁冲剂的内在质量,保证药效,方法:建立了薄层色谱法(TLC)鉴别该成药中白术和黄芩,白术;点样于硅胶G板,以环已烷;醋酸乙酸(17:3)为展开剂,晾干后喷以硫酸:乙醇(1:1)溶液为显色剂,置紫外灯(365nm)观察;黄芩:点样于聚酰胺-6薄膜上,以36%乙酸为展开剂,吹干溶剂后置紫外灯(365nm)观察。结果:白术、黄芩的供试品色谱与其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均出现相同荧光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干扰少,为益胃宁冲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解毒泻火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连翘、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连翘和大青叶。结论该定性检测方法省时、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降脂宁颗粒中山楂、荷叶、决明子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薄层板选用硅胶G板,采用合适的溶剂展开后,在紫外仪下,根据特征峰的位置检测相应药物是否存在。结果:山楂特征成分熊果酸、荷叶和决明子薄层图谱均在相应位置与降脂宁颗粒薄层图谱呈现同样的特征点。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各峰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可用于降脂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白利萍  黄青  李有才  刘亚萍 《光明中医》2011,26(7):1358-1359
目的探讨骨风宁片中黄芪;紫丹参;红花;续断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间分离良好,空白实验表明阴性样品对药材的鉴别没有干挠,专署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炎康颗粒中当归及川芎和延胡索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结果经研究的薄层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宫炎康颗中当归及川芎和延胡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红参、三七、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通脉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b1的总量。结果:本品TLC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HPLC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0.058 8~0.588 0,0.487 9~4.879,0.104 9~1.049,0.308 3~3.083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6,0.999 6,0.999 7,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4%(RSD 1.8%),95.42%(RSD 2.0%),98.99%(RSD 1.8%),102.13%(RSD 1.8%)。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宝宝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白芍、黄芪、桂枝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建立复方柄花颗粒质量标准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为处方中的棒柄花、虎杖、黄芪制定了定性鉴别方法。结果:在TLC网谱中可检出棒柄花、虎杖、黄芪的特征斑点,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柄花颗粒的定性鉴别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丹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鉴别补阳还五丹中的大黄、川芎、黄芪、赤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了四味中药简便、灵敏、可靠的TLC鉴别法。结论:方法可用于补阳还五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和川芎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nosil C_(18)柱(460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34∶66)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此方法线性为0.35~7.0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肝炎宁颗粒薄层层析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肝炎宁颗粒的质量标准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佛手、黄芪、五味子。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当归、佛手、黄芪、五味子。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保肝降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保肝降脂颗粒中丹参、香附、片姜黄进行定性鉴别;通过HPLC同时测定保肝降脂颗粒中绿原酸和丹酚酸B含量,流动相乙腈(A)-0.5%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10%A;10~20 min,10%~15%A;20~30 min,15%~20%A;30~53 min,20%~30%A;53~60 min,30%~10%A),绿原酸、丹酚酸B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86 nm。结果:建立的丹参、香附、片姜黄TLC鉴别方法中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8~0.571 5,0.326~3.26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6%(RSD 2.00%),100.50%(RSD 1.59%)。结论:建立的方法定性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度高,适用于保肝降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灵杞黄斑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肉苁蓉、枸杞子、灵芝、当归、川芎和丹参等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 灵杞黄斑颗粒中肉苁蓉、枸杞子、灵芝、当归、川芎和丹参的薄层色谱上具有鉴别特征,色谱斑点清晰,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鉴别方法 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灵杞黄斑颗粒的定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天然药物中筛选促进大脑皮质神经元轴突增长的药物。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得到不同部位的人参、刺五加、黄芪提取液。从大鼠胚胎(SD大鼠,妊娠17 d)的大脑皮质分离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应用磷酸化神经丝H(pNF-H)抗体(轴突的标记)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a&2b)抗体(树突的标记)进行免疫染色;采用显微摄影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长度。结果:人参醇提液1 mg.L-1可促进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轴突增长(P<0.05);刺五加水提取液1 mg.L-1在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轴突增长方面有效(P<0.05);从刺五加水提取液中再次分得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分,其中1 mg.L-1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显示出促进轴突增长的作用(P<0.05)。结论:人参的醇提取液和刺五加的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可能具有潜在的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孝萍  任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02-1003
为控制小柴胡冲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方剂中的柴胡、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其方法简单,结果无干扰,可作为该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