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立萱  万海燕 《浙江医学》1997,19(3):132-133
对65例疑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50.8%,认为只要严格掌握心绞痛特点,诊断符合率较高;老年人常有无症状性,老年人常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造影所见正常,可能与冠状动脉时间痉挛有关,也可能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后自发性溶解有关;X综合征与小冠状动脉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并发症主要有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和导管扭结,并对并发症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择期冠状动脉造影9 196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u MY  Gao RL  Chen JL  Yang YJ  Qin XW  Qiao SB  Yao M  Yao KB  Liu HB  Wu YJ  Yuan JQ  Chen J  Wu Y  You SJ  Xu B  Chen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91-95
目的:探讨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介入治疗中心1987年10月-2000年12月间9196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类型、发生率及其年度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关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919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手术相关病死率为0.02%。其中非致死性Q波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造影剂严重过敏反应、周围血管并发症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0.01%、0.13%、0.29%、0.04%、0.35%、0.08%。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无1例需要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至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后明显降低。与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心力衰竭。结论:随着经验积累,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本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董鹏  李镝  靳维华  曲涛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2-1603
目的研究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与5F共用型造影导管的区别。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54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不同分为4F导管组(n=143)和5F导管组(n=21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痉挛和闭塞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平均X线透视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打折率及痉挛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常用的5F造影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无明显差异;采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延长,且导管打折率增加,但痉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桥患者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患者病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收集131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心肌桥的患者,对其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47例,狭窄位于前降支近段34例(72.3%);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痉挛28例,痉挛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处)21例(75.0%)。心肌桥狭窄组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于单纯心肌桥组和心肌桥痉挛组(P<0.05),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心肌桥的这类特殊人群中。131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等不同程度类似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而且Noble分级程度越高,症状越明显,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则表现更典型。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心肌桥可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症状,症状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亦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有关。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既往认为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近年来认为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所致。本研究对32例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探讨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8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有一过性ST段抬高的患者58 例,对其中32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29例,女3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1 0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记录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桡动脉痉挛94例(9.4%),男性43例(6.7%),女性51例(15%),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管或导管拔出困难4例(0.4%);低血压15例(1.5%),严重心律失常11例(1.1%),其中室颤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穿刺部位血肿16例(1.6%),前臂张力性血肿5例(0.5%);桡动脉闭塞10例(0.1%)。结论:桡动脉内反复导管操作易发生痉挛。桡动脉造影极少有严重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熟练的操作技术、严密的术中监测和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背景 目前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炎性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痉挛之间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痉挛与MPV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显影正常但有胸痛的患者345例,静脉注射麦角新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根据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结果分为两组,痉挛组(60例)和无痉挛组(28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体质指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单核细胞计数(MO)、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MPV、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 痉挛组患者男性、吸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PMN、MO高于非痉挛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体质指数、WBC、LY、MPV、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PMN、MO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炎性反应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吸烟、PMN、MO异常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MPV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住院患者120例,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作进一步介入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117例成功穿刺桡动脉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2例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而改行其他途径,1例因锁骨下动脉迂曲改行股动脉途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7.5%;造影成功率99.1%。29例成功植入支架。造影导丝通过不畅而换用亲水导丝成功12例。前臂轻中度血肿6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正> 在17世纪就有人提出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Spasm简称CS)概念,但直至1959年Prinz-metel提出变异型心绞痛为CS所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1971年远藤真弘等人对变异型心绞痛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的病例,在造影中可出现冠状动脉自然痉挛。并且在自然痉挛消失即刻检查,还存在75%程度的痉挛。1973年Olirer偶然在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中见到冠状动脉因痉挛而完全梗阻,给硝酸甘油后在心绞痛缓解的同时冠脉痉挛也消失了,因此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注意。一、与CS发作有关的因素 1.与植物神经的关系:冠状动脉痉挛多在夜  相似文献   

10.
舒进田  赵芳  李煜  关金玲 《甘肃医药》2013,(12):924-92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中常见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66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中出现20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周围血管并发症6例(桡动脉痉挛5例,前臂血肿1例),冠脉痉挛4例,慢复流或无复流3例,冠脉夹层1例,血管迷走反应4例,出血并发症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结论:对于冠脉造影及PCI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规范化处理,可以控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95年5月至2005年10月436例AM 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36例中青年AM I冠脉造影正常者为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该组多无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史,大量吸烟者居多。结论:在冠脉造影正常的青年AM I中,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血栓自溶亦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迎  孙福成  季福绥  许锋  何青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377-379,382
目的研究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对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3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其中1例一过性V1~V3导联ST段抬高2mm,2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1~2mm。冠状动脉痉挛的血管包括右冠状动脉3例,左前降支3例,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1例;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为50%~99%;4例为正常冠脉患者,2例为轻中度冠脉病变基础上出现的冠脉痉挛,1例为已行支架植入治疗的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冠脉痉挛患者。7例患者均完成了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可为正常冠脉或在冠脉病变基础上发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即使坚持服用抗痉挛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发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过敏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Kounis syndrome,Kounis综合征)病例,研究过敏性冠状动脉痉挛的可能致敏原及环境暴露因素,报道新的过敏原。方法通过对新病例的报道和1991年首例Kounis综合征报道后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探讨其发病特点和病理生理机制。结果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草药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Kounis综合征发作,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中草药诱发心血管事件;突然中止妊娠所致体内雌激素水平骤变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结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警惕其冠状动脉痉挛与过敏的相关性;中草药及人工突然终止妊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明 《黑龙江医学》2005,29(7):489-49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特点。方法2000-08~2004-10间,435例AMI患者中36例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正常,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35例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造常者为36例,占8.2%。分析其特点:该组患者中多年龄较年轻,无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大量吸烟者居多为特征。结论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并非少见,提示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血栓自溶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17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未异常者,行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用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有无冠状动脉痉挛。结果 9例临床有拟诊冠状动脉痉挛依据者,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阳性;8例X线综合征试验阴性。结论 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敏感性高,安全性好,但也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患者,查阅入选患者心脏远程监护记录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计算静息性心肌缺血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及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1.3%,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58.3%(P<0.05)。冠状动脉痉挛在所有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中所占比例≥73.3%,非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所占比例≤26.7%(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鉴别诊断导致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两种机制;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中冠状动脉痉挛所占的比重大;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的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比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的连续监测对于静息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本组68例患者行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相同例数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在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耐受性等方面做一对比。结果本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任何痛苦,且对检查过程无任何感知和记忆。结论无痛冠状动脉造影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心理,降低因迷走神经兴奋及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相关症状,防止冠状动脉造影中外周动彬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证和复查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4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桡动脉插管成功420例,成功率为92.5%;其中161例病人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12例,桡动脉痉挛7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3例,前臂肿胀1例,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CAG和PCI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术后体位不受限制,活动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女性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352例住院女性患者及年龄匹配的350例住院男性患者接受经桡动脉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过程、冠脉造影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女性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消毒铺巾至穿刺成功平均时间为12.5±6.1min,年龄>65岁的女性患者穿刺成功率为8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造影结果冠脉正常者为178例,PCI率为19.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桡动脉痉挛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但穿刺难度及并发症较男性患者稍大。  相似文献   

20.
有些冠状动脉疾病(如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冠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等)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正常。有资料显示临床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有10%~30%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近年来随着血管内超声(IVUS)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进展。现就这一问题总结了几种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疾病,目的是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