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患者,男性,78岁。1997年行“左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即出现眼压高,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予人工晶体调位及激光虹膜击孔术,术后眼压恢复至正常。2002年发现左眼视物模糊,来我院检查发现左眼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未予特殊治疗。2006年感左眼异物感,确诊为“大泡性角膜病变”,入院时,右眼视力0.8,眼压13mm Hg;左眼视力0.06,眼压8mm Hg,左眼角膜上皮大泡,角膜水肿,增厚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女,65岁。15a前,因患双眼白内障于某医院在局麻下行双眼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术后视力:右眼:0.02+11DS=0.4,左眼:0.02+11DS=0.5。3a前,右眼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我院及其他医院诊断为右眼虹膜炎,经散瞳、激素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3.
B超诊断左眼视网膜猪囊虫病2例宁夏自治区医院B超室王慧媛例1男性,38岁,因左眼前有黑影移动,视力下降三个月来诊。眼科检查:左眼玻璃体混浊,眼底+7D可见乳头正常,鼻下方(8点处)见囊样肿物有彩光并且蠕动,余网膜呈灰白色隆起。B超检查:用Alokas...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女,于1997年4月20日感右眼视朦,伴红、痛、畏光、流泪,1周后视力急剧下降,遂于当年5月5日来我科就诊,以“角膜炎”收住院。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无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指数/一尺,左眼视力08/J10,右眼球结膜充血(+),角...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对比。方法比较146只眼Phaco+IOL及同期60只ECCE+IOL术后的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月、3个月,Phaco组视力明显优于ECCE组。视力〉0.5,1个月时分别为82%和76.5%,3个月时分别为84.3%和76%。视力≥1.0,1个月时分别为和51.5%和21%,3个月时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32例眼外伤性白内障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中男28例,女4例,男:女=7:1。右眼12例,左眼20例。年龄<10岁1例,11-20岁5例,21-30岁13例,31-40岁9例,41-50岁2例,51-60岁1例,>60岁1例。术前视力:<0.0529(90.63%),0.05~0.23例(9.3%)。术后视力:<0.055例(15.63%),0.05~0.27例(21.80%),≥0.3 2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42例(42眼)同时进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即三联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结果:视力,术前光感-0.1,术后0.01-1.0,眼压,术后37眼恢复正常,随访5-18个月仍正常,5眼术后1周眼压为3.25-3.86kPa,经局部降眼压药作用10天后恢复正常,随访8-24个月的正常,结膜滤过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PhacoemuLsification,简称Phaco)是白内障复明的理想手术 ,它的优越性已为眼科界所公认。在Phaco操作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其中后囊破裂是早期最常出现的并发症 [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例数35只眼中老年性白内障20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8只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7只眼。随访时间3~36个月 ,平均19个月。1.1.2后囊破裂部位中央破孔范围在1~4mm的13只眼 ,5~6.5mm的7只眼 ,颞下边缘破裂7只眼 ,鼻下边缘破裂4只眼 ,下方边缘破裂3…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选自白内障术后患者,共215例,233眼,其中男112例,女103例。随机分为眼盾组(150例,155眼)和纱布组(C组65例,78眼),其中,眼盾组又由患者自由选择手术地点而分为门诊组(A组57眼)和住院组(B组98眼),C组全部是住院患者。术前情况(见表1)。表1 术前患眼的基本情况眼 数左+右男女平均年龄平均视力白内障分类(眼)老年—外伤—其它全身情况(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其他A组25+32322564.83.0523241079B组4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氯灭痛滴眼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抗炎作用。方法:25例预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常规用药;治疗组除常规给药外,另手术前一天给予1%双氯灭痛滴眼4次,术前1h内加滴3次。结果;双氯灭痛治疗组瞳孔平均在娩核前及灌洗后均大于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眼。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4天,异物感伴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日怀疑”白内障术后反应”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具体剂量不详)治疗,注射时即感左眼胀痛难忍,6h后患者发现视物不见,急来我院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年。人院体检:全身情况正常。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2.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殖症是一种玻璃体的先天发育异常,临床比较少见。1992~1994年我科共收治3例,均被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4岁1例,5岁2例。右眼2例,左眼1例,均为单眼。因发现瞳孔变白10天~1年就诊。病儿均系足月顺产,无吸氧史,其母怀孕期间无患病及服特殊药物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为光感,3例晶体全混浊;眼球外斜2例,内斜1例,眼球震颤、浅前房1例。入院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在基础加局部麻醉下行白内障抽吸术。清除皮质后,见其后尚有白…  相似文献   

13.
硅油填充术后白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行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晶体植入及取出硅油。结果:经6~20个月随访,23例(23只眼),术后视力≥0.1(60.87%)≥0.39眼(39.13%),术中后囊破裂8只眼,结论:硅油填充术后的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同时取出硅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治疗顽固性玻璃体出血2例万蔚莉(南昌铁路医院,南昌330003)1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左眼前黑影飞动伴视物模糊1年,8天前突感左眼视物不见,在当地医院以“玻璃体出血(左)”治疗无效。转我院检查:右眼视力1.2,左眼前指数。左眼前节段正常...  相似文献   

15.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测定CD34^+Thy—1+细胞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确切评估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PBSC)水平的变化,及时指导临床选择最佳采血时机。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化疗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动员时外周血CD34+Thy-1+细胞含量的变化,同时用体外集落培养方法评价外周血祖细胞(PBPCs)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动员后循环血中CD34+Thy-1+细胞、CD34+细胞和克隆形成细胞(CFC)含量分别增高48.6倍、50.0倍和53.1倍,高峰时间在化疗后第12~14天(注射G-CSF的第6~8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Thy-1+细胞、CD34+细胞的比例分别增高13.8倍和10.5倍;动员的早期阶段,CD34+细胞中Thy-1+细胞比例最高。结论:联合应用化疗和G-CSF对PBPCs,尤其对早期干/祖细胞具有显著动员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Thy-1+细胞可及时指导临床准时采集PBSC。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氯灭痛滴眼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抗炎作用。方法:25例(26眼)预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眼)和对照组(12眼),对照组术前常规用药;治疗组除常规给药外,另手术前一天给予1%双氯灭痛滴眼4次,术前1h内加滴3次。结果:双氯灭痛治疗组瞳孔平均直径在娩核前(841±041mm)及灌洗后(784±059mm)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783±061mm和708±073mm)(P<001),术后角膜水肿评分均值(107±048)低于对照眼(175±087)(P<005)。结论:01%双氯灭痛滴眼剂对白内障术中缩瞳反应及术后炎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眼压性浅前房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内皮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1],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本院自1996年7月至1998年8月共进行28例34例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11...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的观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310006)童素莲钱晓娃马莉方素珍现代晶体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理想的方法,要求术前瞳孔散到6-8mm,并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1]。散瞳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师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术中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无晶体及人工晶体植人眼的视网膜脱离,术前常因瞳孔不易散大、晶体囊膜残存、眼底检查困难,手术复杂。成功率低,预后较差。我院近三年共收治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例无晶体及人工晶体植人眼视网膜脱离。男15例,女5例;年龄12~82岁,平均44岁。右眼12例,左眼8例。术前矫正视力:手动一指数,10只眼;0.02-0.1,9只眼;0.2,1只眼。 2.白内障性质老年性白内障12只眼,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20.
复方托品酰胺是眼底散瞳的首选药物。青光眼、高血压患者禁用。点眼后引起眼压升高,实属少见,笔者遇到1例,应接受教训,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88岁,住院号313841。主因左眼胀3~4年,流泪1周余,在门诊查眼底,使用散瞳剂为复方托品酰胺2小时后开始眼痛,流泪加重,第2天复诊,查: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正常,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前房混浊。视力右眼0-15,左眼手动/眼前。瞳孔:左眼瞳孔中度散大,光反射消失。眼压:右眼5.5/8=1.37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