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者 ,小便滴沥涩痛。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 :“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临床淋证有石淋、膏淋、劳淋、气淋、血淋、热淋之分。然其病因 ,医家多认为热积膀胱。《丹溪心法·淋》云 :“淋有五 ,皆属于热” ,《景岳全书·淋浊》亦云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但淋之发生也有因肾虚而触发者 ,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所说“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 ,数而且涩 ,则淋沥不宣 ,故谓之为淋。”故淋之论治 ,在循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复兴 ,系云南名中医 ,临证 30余年 ,学验俱丰 ,笔者有幸侍诊 ,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前列腺炎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前列腺炎属祖国医学“尿浊”、“淋证”、“腰痛”等范畴。《诸病源候论》云 :“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 ,数而且涩 ,则淋沥不宣 ,故谓之为淋。”《景岳全书·淋浊》篇说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又有淋久不止 ,及痛涩皆去。而膏药不已 ,淋如白浊者 ,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前列腺炎有急慢之别 ,急者关键是湿热下注 ,慢者关健…  相似文献   

3.
答:妊娠期泌尿系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多属中医淋证范畴。淋证分类虽繁,但从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其病机以“肾阴亏虚、膀胱蕴热”为多见。此乃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小便涩,数而涩则小便淋沥不畅,故而成淋。此与巢氏《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亦相吻合。其治疗每以清热、通淋、补肾。而此期淋证治疗用药,又须针对其特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淋证忌补”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证的治疗,古有忌补之说。如《丹溪心法·淋》说:“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五版《中医内科学·淋证章》认为,“淋证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必有所禁忌。这一论断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勿庸质疑,本文的质疑是关于“实热淋证”是否忌补。淋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犹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它综合代表了现代医学“尿道炎”、  相似文献   

5.
钟新渊治疗肾盂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渊主任中医师潜心钻研肾盂肾炎病,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现初步整理于后,以供同道参考。 1 重在病因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来看,应该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淋证”、“腰痛”等范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曰:“热在下焦者,则溺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丹溪心法》中说:“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  相似文献   

6.
钟明平 《光明中医》2002,17(4):52-54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 ,中医有很多记述但无此病名。《医学入门》 :“小便涩痛 ,欲去不去 ,滴滴不断。”《外台秘要》 :“其状膀胱小便皆满 ,尿涩常有余沥是也。”多由慢性前列腺炎发展而来。前列腺炎与中医的“膏淋”、“劳淋”有相似之处。前列腺肥大与中医的癃闭相同的临床表现。慢性前列腺炎 ,属中医所说的下焦湿热证 ,如小便淋漓涩痛 ,或排尿时刺痛 ,但平时表现为肾虚的症候 ,尿后有脂膏样白色液体滴出 ,阳痿、早泄、腰痛、小腹隐痛、头昏、目眩等。常不引起病人的重视 ,甚至认为是一种衰老的自然现象 ,直到排尿发生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7.
尿路结石与肾虚热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石淋”、“血淋”范畴。对于本病的认识,众多医者多以湿热立论,治从清利。巢元方则首先在热的基础上提出了肾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曰:“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巢氏的这种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病机分析,对治疗尿路结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 肾虚热乘为发病基础1.1 主要病位 石淋乃五淋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明确提出淋证的病位在肾和膀胱,“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同时,又根据石淋的特点,指出其病位主要在肾,是“肾客砂石”。现代医学也…  相似文献   

8.
我们运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采用解毒活血——补肾扶正的方法治疗肾盂肾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临床实践证明:解毒活血——补肾扶正对于肾盂肾炎的治疗,不仅在急性期可以迅速控制其尿道刺激症状,在慢性期可以防止发作,而且对于恢复肾功能也有一定的疗效,兹将我们对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及有关治疗机理作以探讨: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淋症”范畴、《外台秘要》有:……肾虚而膀胱热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上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故谓之淋”等记载,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入侵,则使足太阳膀胱经受邪,正邪相争于表,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外邪入里化热,由经入府,故湿与热邪结于膀胱而影响膀胱的气化  相似文献   

9.
钟明平 《光明中医》2003,18(2):28-29
淋菌性尿道炎是由革兰阴性的淋病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的性传播疾病。中医没有此病名 ,以淋证辨证治疗。淋之名 ,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 :“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诸病源候论》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热淋者 ,三焦有热 ,气搏于肾 ,流入于胞而淋也 ,其小便赤涩。”患者突发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尿道口溢脓 ,脓液呈黄色或黄绿色。中药治疗淋菌性尿道炎的方法很多。根据淋证辩证论治法则 ,经临床筛选应用《局方》八正散加减治疗淋菌性尿道炎收到了很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  相似文献   

10.
淋病证治     
现代医学认为,淋病最常见的是急性淋菌尿道炎。一般感染后的发病潜伏期为3~5日,初期病症,是尿道红肿、发痒和灼样刺痛。同时,尿道口有稀薄的分泌物还伴有尿急,尿痛,尿频,甚而排尿困难,嗣后,则出现脓性分泌物,一般该症状可维持2~3周,可继发急性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而涩,则淋沥不宜。”淋症初起,多属湿热渗结膀胱,日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若湿热下注膀胱,下阴不洁,秽浊之邪  相似文献   

11.
顾鸣佳 《光明中医》2012,27(6):1080-1081
1 概念及相关治法 复发性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中的劳淋范畴,淋证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閟",指出了淋证小便淋沥不畅甚或闭阻不通之病症.唐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证候》中对淋证病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种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淋证病机分析,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主要依据.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化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见病,治疗颇难。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前贤有“闷绝欲死”、“不急治杀人”之论。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试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作一浅探。一、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患者年事已高,脾肾气虚,湿热痰浊内停,而见尿次增多,尤以夜尿多,甚则失禁或遗尿。迁延日久,伤阴耗气,痰凝瘀阻,致膀胱气化失司,出现尿液点滴而下,甚至发生癃闭。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云:“膀胱不利为癃。”若湿热甚者更见小便淋漓涩痛;若伤血络则见尿血;失治或误治,癃闭日久,尿液不得外泄,则毒邪攻心,可见反应迟钝、寡言、多扰,嗜睡等精神症状。因此,本病以肾虚为本,并与肺气的肃降通调,肝气的升发疏泄,膀胱气化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多发病,我院从1976年4月至80年5月共观察了70例,疗效尚为满意,兹总结如下: 一、病因和病机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统称为泌尿系感染。此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癃闭、湿热下注、淋浊(五淋中湿淋、血淋、膏淋)、遗溺、肾虚腰痛等范畴。《巢氏病源》认为“肾虚、膀胱热”可致淋病。《金匮》认为“热在下焦”。总之古代医家认为淋证所发,皆属肾虚而膀胱生热,或因膀胱蕴热,湿热郁久,湿毒热邪蕴于下焦则为淋。发病因素:①外感风寒,邪郁化热;②毒  相似文献   

14.
热淋为临床常见,《丹溪心法·淋》篇论为:"淋有五,皆属干热"。《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载:"淋之初病,则无不热剧,无客辨矣"。热淋以膀胱湿热型为多见,多因过食辛甘、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因外阴不洁,秽浊之物侵人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又因女性的生理特点,尿道短的特点,故最易感染。热淋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它以起病急,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赤黄,灼热刺痛,急迫不爽,舌尖红,脉数为主证。热淋的尿出灼热刺痛,尿色鲜红,脉数而有力.实属热甚,这种热淋又称血淋,故前人亦有血淋为"热淋之甚"的说法。热淋多因肾虚,膀…  相似文献   

15.
淋证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淋閟”,即《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的“淋秘”,其同时记载:“其病中热胀,……小便黄赤,甚则淋。”这种湿热致淋的病机认识是论述慢性肾盂肾炎的理论渊源。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热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说明淋证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为主症,也对本病的症状表现和病因病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藏经》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肥大一病,属祖国医学“癃闭”,“胞痹”等范畴。《类证治裁》说:“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而合称为“癃闭”。“癃闭”之因,多责之肾阳虚所致。盖肾司二便,开窍于二阴,肾阳虚则膀胱气化失司,小便潴留,湿毒久羁。气滞血瘀阻闭阴窍之故。余治此症,每以温肾化瘀,解毒通窍法而获良效。现举二例如下: 例1.李××,男,68岁。1984年7月12日诊。尿频,坠胀,欲解不得,伴少气懒言,神疲畏寒,双下肢浮肿,痞满纳呆半年余,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等,均属祖国医学石淋的范畴。笔者拟就石淋病之临床证治作以浅议,以飨同道。1 历代医家对石淋的认识淋,是淋漓不断、不爽,通行不畅之意。如《巢氏病源》上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为之淋。”对诸淋中的石淋亦有记载和描述,如孙思邈之《千金方》载:“石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证治要诀》  相似文献   

18.
<正> 淋病,属中医热淋、膏淋及狐疝,子痈、■闭等范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淋病取得了点滴经验,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治疗观察的病例均为使用过青霉素、壮观霉素、磺胺、中药等。使病情延期不愈,笔者应用中药通淋散(自拟方)治疗本病。组方原则《巢氏病源》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故谓之淋。”古人认为房室劳伤,肾虚火动,煎熬水液,水浊如膏,为之膏淋。相当现代医学急性淋病。中医病机示:淋而久之,脾虚气陷,小便余沥不尽,为慢性淋病。《内经》:“膀胱者,  相似文献   

19.
<正> 西医临床上将女性患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诊为尿道综合征,此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反复发作的病人往往有解剖上的异常。 上述表现中医认为属淋证范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淋,小便涩痛,淋沥不爽。《顾松园医境》: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金匮要略》:淋之为痛,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以上诸家皆以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等特征作为临床病证,其病因病机《医学入门》曰:淋皆属热,间有冷者,外因当风取凉,昌暑,湿热部滞,胞内痿痹,神不应用;内因七情心肾气郁,小肠膀胱不利,或忿怒房劳、忍溺、酒肉湿热,下流膀胱,涉肝经,挺孔郁结。这些因素导致的淋证大都属于实证。《灵枢经》曰:肾至二阴,然水虚衰,而沸热客其部分,二阴郁结,则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感染,属中医学淋证和癃闭的范畴。古代医家认为“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不但描述形象,同时也叙述了本病的病理。总的来看,本病的发生,其内在因素为肾虚和膀胱蕴热,湿热郁久可以生毒,或复感毒热外邪,湿毒热邪蕴于下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