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成熟度问卷、职业价值观问卷和情绪智力问卷对1393名大学生施测。结果①在职业成熟度的态度维度,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t=-7.902,P0.05;F=2.572,P0.05),男生高于女生,理科高于文科;在职业成熟度的2个维度,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4.182,3.718;P0.05),四年级高于一、二、三年级;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通过情绪智力对职业成熟度产生影响。结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大学生情绪智力在职业价值观影响职业成熟度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创业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和创业能力评价问卷对某学院3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校企合作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创业能力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t=2.56,2.32;P0.05)。创业能力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人际交往、职业自我、主动性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力分别为18.6%、8.5%、2.6%。学生干部、参与并组织社团的学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学生(F=3.78,10.77;P0.001);在大城市生活的学生创业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地方生活的学生(F=3.31,P0.05);母亲为硕士以上教育水平的学生创业能力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水平的学生(F=4.60,P0.01)。结论: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创业能力发展较好,职业成熟度正向预测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移情能力与考试作弊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问卷和移情问卷,对4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在性别(t=-4.877,P<0.00)和家庭所在地(t=-3.092,P<0.01)两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移情与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呈显著正相关(r=0.206,P<0.001);③不同移情能力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差异(F=9.357,P<0.001);④移情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移情能力对考试作弊行为有预测的作用,高校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移情能力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对33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总分在性别(t=3.34,P0.05)、独生子女(t=3.21,P0.05)、专业[F(2,327)=12.32,P0.01]3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总分在性别(t=4.62,P0.01)、独生子女(t=2.87,P0.05)、专业[F(2,327)=18.10,P0.01]、生源地[F(2,327)=4.40,P0.05]4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2,P0.01)。结论: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个体求职行为表现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598名唐山理工类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职生职业成熟度总分均分超出理论中值;②男生职业目标得分高于女生、职业价值得分低于女生(t=3.854,-2.712;P<0.01);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得分存在差异(F=16.202,5.691,2.572,3.161;P<0.05);不同专业学生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亲友依赖存在差异(F=14.550,5.870,4.474;P<0.05);独生子女职业自主低于非独生子女(t--3.539,P<0.001);不同家庭收入学生职业自信存在差异(F=3.194,P<0.05).结论 唐山高职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职业成熟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求助、压力感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问卷、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年级、恋爱状况的大学生心理求助存在显著差异(t=2.73,P<0.01;F=4.74,P<0.01);②不同年级、性别、性格的大学生压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2.68,P<0.01;t=2.45,P<0.05;F=7.205,P<0.01);③大学生的心理求助和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194,P<0.01)。结论心理压力大的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较强。在人际关系、就业方面压力大的学生倾向于心理求助,而经济、学习上的压力不易对大学生的心理求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83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内控性与医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2,P<0.01);②有势力他人因子、机遇与医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18,-0.296;P<0.01);③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对职业成熟度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β=0.285,P<0.01;β=-0.156,P<0.05;β=-0.222,P<0.01)。结论①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其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相关;②通过改变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倾向,可能会促进其职业成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医护专科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于2187名医护专科新生。结果①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第一类学生筛选率为24.14%,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1.87%;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t=-4.07,P<0.001);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②男女生在EPQ问卷的精神质P(t=9.05,3.92;P<0.001)、内-外倾E(t=-2.30,-5.18;P<0.001)、神经质N(t=11.29,5.19;P<0.001)3个分量表上分数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5.72,P<0.001);③UPI评定的三类学生在EPQ问卷的P(F=107.23,P<0.001)、E(F=164.28,P<0.001)、N(F=601.92,P<0.001)、L(F=129.56,P<0.001)分量表上的差异均极其显著。结论个性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以及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和职业成熟度问卷对397名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②职业目标探索、职业规划探索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974,2.204;P<0.05);③职业决策困难和职业目标探索在专业与兴趣的一致性上存在显著差异(F=3.121,P<0.05;F=8.713,P<0.01);④职业决策困难、职业自我探索、职业规划探索在是否接受过职业指导上存在显著差异(t=3.950,P<0.01;t=2.550,P<0,05;t=5.022,P<0.01);⑤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决策困难密切相关,以职业成熟度的6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职业决策困难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依次为职业参照、职业目标、职业自主.结论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受到性剐、专业与兴趣的一致性、是否接受职业指导的影响;职业成熟度越高,职业决策能力也越高;职业成熟度中的职业参照、职业目标、职业自主对于职业决策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辽宁省333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采用相关、多元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水平较低(t=18.46,P<0.01);②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9,P<0.01);③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中求职经历、自身条件、职业期望3个维度对其社会公平感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t=-3.262,P<0.001;t=-3.111,P<0.01;t=-2.393,P<0.05)。结论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社会公平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应通过减少就业压力来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索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求职行为问卷》、《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求职意向量表》、《求职态度量表》和《求职主体规范量表》,测试1014名毕业生的求职态度、主体规范、求职自我效能感、求职意向和求职行为,然后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控制了性别、专业、家庭经济地位、家庭居住地和平均绩点后,求职态度能正向预测求职意向(β=0.25,p0.001)和求职努力(β=0.13,P0.001);主体规范能正向预测求职意向(β=0.9,P0.01)和求职努力(β=0.14,P0.001);求职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求职努力(β=0.11,P0.001),但对求职意向没有预测作用(β=0.05,P0.5);②求职意向是主体规范与求职努力的部分中介变量,是求职态度与求职努力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求职自我效能感、求职态度、主体规范和求职意向促进积极的求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雇佣身份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辅导员满意度问卷和离职倾向问卷对371名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编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聘用制辅导员(t=2.52,P〈0.05);在编辅导员的离职倾向显著低于聘用制辅导员(t=-2.69,P〈0.01);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488,P〈0.01),雇佣身份在两者的关系之中起调节作用。结论雇佣身份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并在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探索影响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北京某大学1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1.26,P〉0.05);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t=3.17,P〈0.0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宜人性(r=0.215,P〈0.01)、神经质(r=0.387,P〈0.01)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变量对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15,P〈0.01)。结论主观职业障碍不存在性别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个体面对求职会感受到更多的障碍和心理压力,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浙江省6所高校的20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①职业倦怠3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平均分(情绪衰竭2.23±0.78,玩世不恭2.06±0.67,成就感低落2.44±0.66,-x=3);②情绪衰竭因子得分在各变量不同水平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玩世不恭因子得分在年龄(F=6.304,P0.01)、工作年限(F=6.841,P0.01)、学历(F=9.427,P0.01)、职称(F=3.730,P0.01)、婚姻状况(t=2.304,P0.05)、工资(t=3.424,P0.05)不同水平上差异显著;④成就感低落因子得分在工作年限(F=6.194,P0.01)、职称(F=3.871,P0.01)、工资水平(F=8.950,P0.01)和婚姻状况(t=2.632,P0.05)各水平间差异显著;⑤职业倦怠3因子得分在性别间均不存在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不严重;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收入、婚姻状况等对辅导员职业倦怠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焦虑、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的差异;验证4个变量之间的假设模型。方法以1331名高校教师为被试,发放问卷测量,用SPSS 11.5分析数据、AM OS 7.0验证假设模型。结果①不同受教育程度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差异(F=2.864,P<0.05);②不同性别(t=2.066,P<0.05)、年龄(F=6.417,P<0.001)、职称(F=5.289,P<0.01)和任课科目(F=4.339,P<0.05)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受教育程度(F=4.058,P<0.01)和任课科目(F=6.846,p<0.01)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④不同性别(t=6.212,P<0.01)、婚姻状况(F=4.557,P<0.01)和职称(F=0.422,P<0.01)的高校教师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⑤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焦虑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⑥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假设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众对心理咨询的基本认识及态度,探讨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的改善。方法自行编制心理咨询态度调查问卷,对扬州1159名群众进行调查。选取19名扬州大学本科生,根据是否接受心理咨询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自编问卷前后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调查中,74.2%的人认同"当今社会不少人需要心理咨询"(2χ=942.696,P=0.000);62.7%否认"心理问题是否解决完全取决于咨询师"(χ2=667.435,P=0.000);42.8%认为心理咨询给人神秘感觉(χ2=587.69,P=0.000);②男女在开放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3.168,P=0.002);咨询师与非咨询师在求助信任(t=3.953,P=0.000)、容忍度(t=3.961,P=0.000)和开放度(t=7.078,P=0.000)3项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而国内与国外在求助信任(t=-0.498,P=0.619)、容忍度(t=-0.133,P=0.894)、需求度(t=-1.66,P=0.098)、开放度(t=-1.325,P=0.186)上均无显著差异;③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求助信任(t=1.16,P=0.262)、容忍度(t=0.16,P=0.875)上由不显著差异转为显著差异(t=2.622,P=0.018;t=2.488,P=0.048)。结论男性与女性、咨询师与非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存在很大的不同;心理咨询干预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有一定效果,尤其在求助信任、容忍度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并探讨国防生职业满意度、职业焦虑和职业承诺的特点与关系。方法使用状态性焦虑量表(SAT)、明尼苏达职业满意度量表(M SQ)、职业承诺量表(CCQ)对北京师范大学在读182名国防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国防生职业承诺表现出规范承诺高于情感承诺,情感承诺高于代价承诺的特点(F=7.266,P〈0.001);②国防生焦虑(F=12.411,P〈0.001)、职业满意度(F=9.737,P〈0.001)、情感承诺(F=12.680,P〈0.001)、规范承诺(F=9.159,P〈0.001)年级差异显著,且呈"V"字型变化;③国防生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对职业满意度(F=8.100,P〈0.001)、情感承诺(F=11.771,P〈0.001)、规范承诺(F=8.998,P〈0.001)、焦虑(F=6.686,P〈0.001)有显著影响;④焦虑、职业满意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彼此显著相关。结论国防生职业相关心理变量与年级、政策了解承诺有关;焦虑水平、职业满意度、职业承诺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和社会人群吸烟行为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提出控制吸烟行为的心理学建议。方法采用自编吸烟行为问卷,筛查出男性大学生(37例)、焦虑障碍患者(56例)、社会人群中的规律吸烟者(43例),并对选择的所有样本以不安全感自评量表(SRF IS)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①男大学生规律吸烟率为14.68%、焦虑障碍组规律吸烟率34.78%、社会人群组的吸烟率44.33%;②非吸烟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人际安全(因子II)得分有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12.54、20.62;P=0.000),吸烟组则仅在总分上有差异(F值为66.13,P=0.000);③配对t检验显示:大学生组中,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与他人有关系的人际安全(因子II)(t=-3.42,P〈0.01)和爱与被爱(因子III)(t=-3.25,P〈0.01)2个因子比较有差异,其他2个因子无明显差异;焦虑障碍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t=-3.43,P〈0.01)、因子II人际安全(t=-3.39,P〈0.01)有明显差异,社会人群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和个人成就安全(因子IV)有明显差异(P〈0.01);④在三吸烟组总分两两比较时,焦虑障碍组较大学生组(t=-4.14,P〈0.01)和社会人群组(t=-4.11,P〈0.01)比较有明显差异,而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与社会人群存在不同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大学生的控制烟草行为应注意提高其自身的群体认同感,焦虑障碍患者则要强调学习和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其内心的焦虑,而对社会人群的教育除了强调吸烟的危害性之外,更要注意提高对于个人成就感的认识、增强和提高自身成就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