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感冒清热口服液中葛根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感冒清热口服液中葛根素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packVP-ODS柱(15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24:7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20μl。结果:在进样量0.5μg~4μg范围内,葛根素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48895170.86C+4178.18;r=0.99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0.5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感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芳  刘志辉  张芹 《中国药业》2008,17(21):44-45
目的确定感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60%,水沉时药液量:加水量为1:1。结论该试验结果可靠,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清热感冒口服液的抗炎、解热和镇咳作用。方法:在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百、白、破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模型,以及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模型上观察小儿清热感冒口服液口服给药对实验动物的抗炎、解热和镇咳作用。结果:小儿清热感冒口服液可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脚肿胀,降低干酵母致大鼠和百、白、破三联疫苗致家兔的体温升高,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导的豚鼠咳嗽。结论:小儿清热感冒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较好可能与其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镇咳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智  尹爽 《黑龙江医药》2007,20(1):35-36
目的:优化清热止咳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HPLC法测定正交试验的评价指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条件对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清热止咳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结论:研究实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且生产耗时短,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6.
孙萌  周长征 《齐鲁药事》2013,(12):708-709,724
目的制备感冒清热泡腾颗粒。方法采用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分别制粒后混合做成泡腾颗粒。结果 3g泡腾颗粒中柠檬酸占6.10%,碳酸氢钠占7.32%。结论此法简单方便,适合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以葛根素转移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6h;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为:油与β-CD比例为1∶6,恒温40℃搅拌包合1h;煎煮最佳工艺为: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荆防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法和水煮法对荆防感冒口服液进行制备,并在薄层色谱法下对方中的防风、黄芩及柴胡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色谱分析.结果:防风、黄芩和柴胡的斑点清晰且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黄芩苷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2%,RSD为1.12%.结论:在制备荆防感冒口服液时,制备工艺合理且科学,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优选金莲清热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出膏率和总黄酮收率为考察指标 ,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浓缩比例、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 5个试验因素 ,采用 L18(37)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 ,采取综合评分的方法 ,筛选金莲清热口服液水提醇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是加水量为 8倍和 6倍 ,提取时间为 2 h和 1h,浓缩比例为清膏量 (ml)∶原生药量 (g) =1∶ 1.5 ,醇沉浓度为 80 % ,沉淀时间为 2 4 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感冒清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5种澄清工艺对感冒清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水浸出物的重量和外观澄清度,并对最佳工艺的作用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壳聚糖沉淀法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水浸出物的重量较低,外观澄清,效果较佳;壳聚糖用量为5%、溶液pH 5的条件下,澄清效果较好,残留量也较低。结论:壳聚糖沉淀法为感冒清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1.
王伟兰  孙艳  孙惠娟 《中国药业》2007,16(23):19-20
目的建立柴芍六君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柴胡、陈皮、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测定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定性方法能检出柴胡、陈皮、甘草,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04~1.04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0,9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柴芍六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马宜明 《中国药师》2008,11(2):155-157
目的:制定感冒清热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柴胡、葛根、防风、苦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颗粒中的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产后康口服液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12倍水,提取2次,时间2h,70%醇沉浓度为最佳工艺。结论:该优选工艺易于重复,所得制剂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蝉口服液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其对某些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方法采用液体试管法测定金蝉口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蝉口服液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其对这5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0.25,1.0,1.0,0.25 mL.mL 1。结论金蝉口服液制备简单,疗效确切,对儿科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丹参饮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水提物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含量,运用正交设计法对丹参饮口服液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丹参饮口服液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按5倍量处方比例称取粗碎药材,浸泡0.5 h,加入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采用该水提工艺提取,水提取物中丹参素钠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李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08-510
目的:探讨控制肾气归口服液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淫羊藿、黄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分离度好,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3082-1.8490μg(r=0.99997),平均回收率98.1%,残余标准差(RSD)1.77%(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皮疾灵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CL法对处方中金银花、板兰根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在TCL色谱中检出金银花、板兰根;绿原酸在0.0098~0.049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8.95%, RSD为0.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皮疾灵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产后康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秋萍  朱子寒 《中国药事》2009,23(4):362-364
目的建立产后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川芎、益母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流动相:甲醇-5%醋酸(25∶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nm。结果阿魏酸线性范围在0.167~1.668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69%(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产后康口服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